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和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外科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采取这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病例,其中手术治疗(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为观察组,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侧肢体活动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侧肢体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及患侧肢体活动度明显优于保守治疗,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伏九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CAT评分、血液免疫学指标、IL-8、TNF-α等指标的变化,评估其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和健康状况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三伏天”、“三九天”加用穴位敷贴及穴位注射。结果两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且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伏九贴联合穴位注射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下调免疫因子等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施以舒利迭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7年03月收治的126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对应的治疗方案分别为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舒利迭治疗;最终对稳定期慢阻肺疗效以及肺功能变化差异施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69.84%)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变化优于对照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施以舒利迭治疗,对于肺功能改善效果的良好可以做出保证,从而优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手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对患者使用PFNA进行治疗,在完成相应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6.02±15.23)min、闭合复位患者的平均失血量为(81.21±22.52)ml;切开复位患者的平均失血量为(258.24±31.14)mL、骨折复位良好的患者有90(75.00%)例,26(21.67%)例患者恢复较好,4(3.33%)例患者恢复较差,无1例患者出现骨不连情况,骨不连发生率为0.00%。结论对于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手术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均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腕关节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5±0.5周,40例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80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9例,随机予以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人工关节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假体选择对治疗的过程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但骨水泥组的进程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环境温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遵化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UAP患者,按照入院时气温分为两组在本地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3.1℃)入选的78例UAP患者为高温组,在本地最冷月份(12月,平均气温-2.8℃)入选的82例UAP患者为低温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CD62p、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表达水平,计算表达率(%)。结果与低温组相比,高温组的UAP患者的CD62p(9.8±1.4%比14.5±6.2%)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表达率(16.2±2.1%比48.5±5.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环境温度对UAP患者血小板活化有明显影响,低温组明显高于高温组,因此,应注意环境温度变化,必要时可调整UAP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FN(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与DHS(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DHS方法治疗,即给予患者动力髋螺钉;观察组给予患者PFN方法治疗,即给予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PFN较DHS两种方法比较而言,PFN在手术过程中操作简便、对患者的伤害较少,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大小方面都比较显著,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噻托溴胺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对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噻托溴胺+阿斯美)和对照组(噻托溴胺),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及急性加重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由(225±42.5米)增加到(377±41.6米),CAT评分由(23.8±6.2)降至(13.2±3.8),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性加重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78±1.62VS2.13±2.14,P=0.03)。结论将噻托嗅胺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应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的改善,减少急性加重方面具有协同效应,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