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接收的60例行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的患者而言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改善医患关系,实现医患高效沟通,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方法以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其中34例是参照组,34例是研究组,参照组应用保守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后腰痛评分,研究组明显更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并发症发病率,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有效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且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选取时间:2023.1~2023.12;随机分组;护理模式:常规手术室护理(参照组),优化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中补液量以及护理前后的SAS、SDS和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用时更短,术中补液量明显更少(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针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开展优化手术室护理,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还能够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研究效果。方法:选择医院骨科自2022.01-2024.01所接收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探讨对象,以随机抽取数字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将两个组别的手术效果与接受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开展比较。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通过肌力分级标准表、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表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恢复、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有促进作用,心理压力也可起到缓解作用,以此缓解其焦虑程度,远期疗效也明显,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间于我院接收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各32例。参考组采取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研究组采取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观察两组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参考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均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手术后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操作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方法:根据筛选标准选择我院2021-2023年时期内收治的行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手术患儿,共依照标准选择30例进行本次研究,患儿根据护理操作方法的选择划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经护理发生并发症案例数目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护理未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预防效果提升明显(P<0.05)。结论:在手术期间,精细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果、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并加速恢复的核心环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为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收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对治疗前后的评分显著差于观察组的评分,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高度与后凸 Cobb 角均无差异( P>0.05 );治疗结束后,两组脊柱骨折患者椎体高度与后凸 Cobb 角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出现恶化,而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恢复效果显著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后凸 Cobb 角与椎体高度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 (P<0.05)。结论: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支撑畸形和塌陷骨质,可以强化术后脊柱的硬度,更好的改善健康状态和伤残指数,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安全性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以抽签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参照组应用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方案,试验组为安全性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每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VAS得分、Cobb角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比参照组低(P<0.05)。在并发症方面,各组未见明显区别(P>0.05)。结论:安全性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不会增加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并且手术时间更短,预后效果更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脊柱稳定性、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脊柱稳定性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脊柱稳定性,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椎体高度、Prolo评分、ODI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明显提高老年人的脊柱功能及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PVP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PVP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在X光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至椎体病变部位,注入骨水泥。术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 疼痛缓解:在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治疗前相比,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2. 恢复情况: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日常生活,无须长期卧床。大部分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内已恢复行走能力。3. 并发症:本组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恢复行走能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V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在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在2021年9月-2023年8月间收治的50例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组,各有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使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降低了疼痛程度,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前患者根性疼痛持续时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4.1期间本院纳入的150例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患者,根据术前下肢根性疼痛持续时间,分为参照组(<6个月)及研究组(>6个月),每组患者75例,观察疗效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参照组手术后疗效(98.67%)高于研究组(89.33%),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患者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参照组疼痛程度较轻微,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性疼痛持续时间小于6个月的患者术后疗效较优,且术后疼痛较轻微,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