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MR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5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FSE—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均有失状位和横断位成像,14例患者做了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8例患者做了T1WI—SPIR增强检查;结果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较多,尤以胸段及胸腹段脊柱多见,腰段次之、颈段少见,常为多椎体变扁,呈鱼椎状,轻重程度不一,椎体附件无受累,骨折灶旁无软组织肿块,老年人多见;脊柱转移瘤性骨折较少,多为腰段,颈、胸及骶尾椎段受侵无明显差异,椎体形态明显不规则改变并常累及附件,但不侵犯椎间盘,中年多见。脊柱骨折的诊断从影像学检查为首选,传统的X线平片,CT扫描通常可以明确诊断,但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骨折性质的鉴别诊断、早期椎体形态轻轻微改变性骨析的诊断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MRI像技术以其没有电离辐射,主要依靠不同组织的T1、T2和质子数目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特点,能够提供关于脊术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椎体形态无明显改变的早期轻微骨折信号进行分析。笔者总结56例无明显外伤诱因脊柱骨折患者的MRI成像不同序列信号改变,旨在提高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实施的综合疼痛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纳入我院98例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含基础药物治疗和一般性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内容涵盖疼痛评估、心理支持、物理疗法及康复指导等。研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测评(SF-36)以及运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等工具,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以此判断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为7-10天的患者比例为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并且住院时间超过14天的患者比例在实验组中仅为12.3%,远低于对照组的22.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无并发症的患者比例高达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在疼痛评分上,实验组患者的低疼痛评分(0-3分)占比为71.4%,远高于对照组的40.8%,p<0.05。结论:经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管理效果显著提升,康复进程加快,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诊治前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患者116例,男72例,女44例。按照Gustilo骨折分型:Ⅱ型12例,ⅢA型2例,ⅢB型19例,ⅢC型83例;机器绞伤77例,重物压砸伤27例,车祸伤12例;治疗过程中截肢组20例,保肢组96例。采集同一个感染部位的三个层面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均采用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扩散法。结果临床特征:Ⅲ型骨折并发感染共104例,且以ⅢC型为主。男女发病率为1.6∶1,机器绞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病原菌分布:共分离出25种1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4%,革兰阳性球菌占19.6%。排名前五位分离菌占64.4%,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偏高(>60%),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63.6%;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敏感率均为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0.0%~20.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庆大霉素、利福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截肢耐药性总体高于保肢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显示:首选敏感性抗菌药物85.3%;首选耐药性抗菌药物11.2%,其中截肢组10.3%,保肢组0.9%。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前臂开放性骨折感染主要病原菌,碳青酶稀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日趋严重。对于大部分前臂开放性骨折患者,喹诺酮类药物经验性治疗效果较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提高疗效。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封闭负压引流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2013年 11月~ 2016年 5月收治的 10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实施封闭负压引流手术对患者创面的影响及护理措施。结果: 106例患者在 1~ 4次封闭负压引流后感染症状消去,无外露骨,血液循环畅通,细菌培养阴性,无骨髓炎症发生。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应用于开放性骨折,能有效控制患者创面感染现象,有利于新生肉芽组织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感染并皮瓣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双植双引法”即跟骨病灶清除取髂骨成形植骨克氏针固定加取腓肠肌皮瓣植皮加内用负压引流球引流外加VSD装置引流,1周后取下VSD装置并拨负压引流球。结果创面愈合,跟骨植骨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双植双引法”(植骨植皮内外引流)治疗跟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感染并皮瓣缺损是有效的。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到来,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越来越高。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质疏松症直接相关,在骨质疏松症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数量不断增多,相应地骨折后再骨折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指初次骨折后,由于骨骼的密度及质量没有改善,骨骼受到低能量外力作用再次发生新的骨折。再骨折发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骨折愈合、康复训练、自理能力、心理预期及依从性等临床指标均有很多危害,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防治再骨折管理逐渐成为国内国外关注的热点。目前,在这一防治领域,临床医生、社区医生都存在认识程度不足、临床管理存在短板的问题,如再骨折防治管理规范不明确、各级各类医生分工不明确、提高患者依从性措施不明确。对此围绕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后再骨折、再骨折防治管理等特点,提出和阐述再骨折防治管理核心要点,需明确防治管理的相应内容、固定团队、专有数据库或专有台账等,为进一步完善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临床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relatedfractures)的再次骨折发生率、出院后是否坚持服药与再次骨折的关系,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482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情况,将再次骨折的患者根据是否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比其再次骨折发生率及两次骨折间隔时间长短的差异,说明骨质疏松预防用药的重要性。结果1再次骨折率为11.2%,其中第一次骨折出院后坚持服药仍骨折的患者占5.5%,未坚持服药发生骨折的患者占12.9%,(P=0.032)。2第一次骨折至第二次骨折之间平均间隔时间为23.89个月,其中第一次骨折后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第二次骨折的间隔时间为36.50±1.64月,第一次骨折后不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第二次骨折的间隔时间为22.31±4.60月,(P=0.000)。结论出院后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预防再次骨折有一定的作用,第一次骨折后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间隔时间比不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间隔时间要长。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