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我院于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变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其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比较,并跟踪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比也较少,组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可以加快患者的骨质愈合,失血量也较少,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并应用。
简介:目的探索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10例。常规组使用单纯的重建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研究组复位时使用克氏针临时辅助固定后,再使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四个方面。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粉碎性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时,复位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可以有效地维持锁骨的生理弧度,再使用重建钢板内固定,从而使得手术步骤简化,达到快速固定骨折的效果。
简介:眼内病毒感染多由疱疹病毒家族导致。在免疫功能正常者中,以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较为常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及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两者均发生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后期。其他非AIDS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亦可发生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本文结合文献分别对上述眼内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叙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测定219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结果以血清PCT>0.1ng/ml为阳性标准,讨论PCT与感染性疾病的关联性。结论PCT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特异性较高,还可较好地区分全身性感染、局部感染,细菌与非细菌性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120例,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并按照患者病情不同,分别给予简单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钛板螺钉内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功能满意113例、功能认可者5例及功能不满意者2例,手术治疗的满意率为94.16%,不满意率为1.67%。随访前,桡骨尺偏角平均为(28.4±3.2)°,治疗后平均尺偏角为(20.3±2.3)°;治疗前,平均掌倾角为(15.3±3.4)°,治疗后患者平均掌倾角为(8.3±2.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方法治疗,对于最大限度恢复桡骨及尺骨关节面凭证、尺偏角、相对长度及掌倾角均有重要的意义,而术后进行适当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能使患者腕关节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