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用于上消化道黏膜肿瘤的诊断效果并评价内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上消化道黏膜肿瘤患者35例,分别应用超声和CT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在明确患者病症后,采用微创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完全康复,未见复发患者;并且实验结果中,超声诊断方案较CT诊断方案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用于上消化道黏膜肿瘤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单纯应用CT诊断方案的效果更好。而微创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超声内镜 内镜下微创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癌采用剥离术(ESD)与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行ESD治疗,42例行EMR治疗,计算两组完整切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SD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43例(93.5%),EMR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29例(69.0%),ESD组黏膜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EMR组(P<0.05)。迟发型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在ESD组发生2例次(4.8%),在EMR组发生18例次(39.1%),ES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MR组(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采用ESD术治疗效果优于EMD术,前一种术式黏膜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了低。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巴雷特食管腺癌(Barrett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BEA)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评价内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其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确诊早期BEA,并行ESD治疗的13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巴雷特食管:长段1例,短段和超短段(短于1 cm)各6例;全周型2例,舌型11例。10例位于食管胃结合部右前方(12~2点钟方位),0-Ⅱ型(浅表平坦型)12例,13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整块切除率100%(13/13),治愈性切除率为92%(12/13),无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高分化9例;黏膜癌10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3.3~29.3个月,未见复发者。结论13例早期BEA患者中,男性、非长段和舌状巴雷特食管患者为主,病灶多位于食管胃结合部的右前方,以浅表平坦型为主,病理多为高分化腺癌,多局限于黏膜层,ESD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巴雷特食管 腺癌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病理特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比较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和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对于早期胃癌治疗效果,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行EMR术,另外80例行ESD术。比较EMR组与ESD组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局部复发率、手术时间、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结果EMR组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低于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的局部复发率高于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的手术时间较ESD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os)。结论与EMR相比,ESD具有更好的切除效果,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是治疗早期胃癌的较好选择。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LST患者4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ESD组16例给予ESD治疗,EMR组28例给予EMR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ESD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组、完整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复发率明显低于EMR组,均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若LST病灶>2mm可选择ESD,虽然手术时间较长,却能更彻底的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显微鼓膜修复术治疗鼓膜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鼓膜穿孔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取显微鼓膜修复术,观察组采取耳鼓膜修复术,分析并对比两组的鼓膜穿孔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P

  • 标签: 鼓膜穿孔 耳内镜 显微镜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晚期食管癌、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食管支架术,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结果本组9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经术后护理,结果令人满意。结论在内食管支架术后实施优质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食管癌 内镜 食管支架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在鼻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机进行治疗的鼻出血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鼻进行诊断治疗,对于出血部位明确的患者,采取烧灼方式进行治疗;对于出血较为严重的患者,采取丁卡因和肾上腺素的棉片进行擦拭,控制其出血,之后使用明胶海绵或者是碘仿纱条进行填塞止血。结果49例出血部位明确的患者中,有46例在鼻采取1次灼烧或者是1次局部性填塞治疗后均治愈,其中3例在1次灼烧或者是1次局部性填塞治疗后的第2天再次出现活动性出血现象,再次采取了鼻灼烧或者是填塞之后治愈。3例患者出血部位不明,均在鼻采取棉片控制出血后再行填塞而治愈。随访期间均没有出现复发病例。结论鼻检查可以准确的找到患者的鼻出血部位,同时能够在鼻的直视,对患者进行灼烧、局部填塞以及激光凝固等多种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从而提高鼻出血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鼻内镜 鼻出血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起源于胃黏膜上的赘生物,而且具备多发性以及家族性的特点,通过发现就能够进行切除。因为技术发展,要使用息肉摘除的办法进行,使用高频电切以及电阻治疗技术是当前治疗的主要办法。与外科手术比较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以让患者减少痛苦,降低损伤,获得比较好的疗效,所以手术之前要进行比较周密的准备,要掌握比较熟练的技巧,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才能够进行成功的治疗,现在将使用高频电切手术进行护理的报告如下。

  • 标签: 胃息肉 高频电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异位胰腺胃镜以及超声胃镜的现象。通过研究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三年中所有的异位胰腺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病时的反应、胃部在内及超声的现象。根据57位病人的资料,其中异位的位置在胃窦部的有52位患者,在胃角处有4名患者,只有一位患者患病位置在十二指肠处。而有49名患者胃镜检查时发现隆起顶部有脐样处开口。采用超声检查异位时,有50位患者的异位隆起边界不清晰,其中48名患者超声检查都是不均匀混合回声,6名患者有低回声及等回声病灶。还有6名患者异位病变处于黏膜层,47名患者病变位置为黏膜下层,2名患者病变位置为累及肌层,还有2名患者处于突破肌层。所以检查异位胰腺病例时,基本没有任何可以明显看出来的症状,只能结合胃镜检查及超声才能确诊病状。

  • 标签: 胃镜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异位胰腺
  • 简介:摘要腹壁疝的修补技术处于动态发展中,目前有确切证据的腹壁疝修补术仍是腹腔腹腔补片植入术(IPOM)和开放Sublay修补术,组织结构分离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IPOM和Sublay修补术治疗巨大腹壁疝的适应证。笔者认为:Sublay修补术理论上结合了开放Sublay修补术和腹腔IPOM的优点,但该手术方式具有医源性破坏肌腱间隔的正常力学结构等缺点,需严格规范适应证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疝,腹部 切口疝 修补术 内镜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 肌后补片植入术 组织结构分离术
  • 简介:摘要随着居民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和消化诊疗技术的发展普及,结直肠黏膜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病理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使其诊疗难度依旧较大。切除术因微创、标本完整和费用低等优点而广受关注和认可,目前被用于病变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消化道SMT的切除方式主要有圈套切除术、黏膜挖除术、经黏膜隧道肿瘤切除术和全层切除术等,本文即对结直肠SMT的这4种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肠内窥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的疗效,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不同部位、大小、形态以及组织学不同的息肉,采取恰当的息肉切除方法。观察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01例中使用高频电凝电切63例,局部注射配合钛夹的高频电凝电切18例,氩离子凝固术20例,大肠息肉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最多,其次是升结肠,101例患者经电凝切除后临床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选择切除方法,切除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手段。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的优点。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下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内胃肠息肉摘除术中实施围手术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9年 5月至 2019 年 9月 60 例来我院接受胃肠息肉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30 例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SAS、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3.33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胃肠息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息肉 内径 围手术期护理 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