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周围不同部位骨折致膝关节僵直特点分析及早期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股骨远端,胫骨远端和髌骨远端骨折导致膝关节僵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60例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有2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设为1组。2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设为2组。20例髌骨骨折患者,设为3组。结果经过研究发现,采取康复治疗前,三组患者膝关节被动活动度都比较小,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不具有可比性。通过8周的康复治疗后,三组的膝关节活动度都得到明显的改善。1组与2组患者治疗改善明显,1组与3组患者治疗改善明显,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2组与3组治疗效果对比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膝关节僵直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治疗效果会由于骨折部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总结发现,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康复功能恢复较差。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整形修复对足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足部深度烧伤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晚期整形修复(烧伤后20~30d),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整形修复(烧伤后7d内),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早期整形修复在手足不深度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功能效果。 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 76 例作为实验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均有病例 38 例。其中治疗组在烧伤 1 周内进行整形修复,对照组在烧伤 1 周后进行整形修复,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皮肤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皮肤恢复、功能恢复评分三项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手足部深度烧伤采用早期整形修复效果确切,可促使皮肤、手足部功能快速恢复,具有优先推广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 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即时治疗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采用晚期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早期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功能恢复有效率 66.67%( 24/36)及外观恢复率 75%(27/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深度烧伤创面需要及时处理,促进创面快速修复,加快患者外观恢复及身体机能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寻找电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的电烧伤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的病人总结分析。结果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后,创面消肿快,感染低,创面肉芽生长旺盛,并发症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于重度电烧伤的创面处理是较好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实施诊治处理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全部入选患者按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延迟整形修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早期整形修复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感染、麻木、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社会评价、健康得分、情感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分别为84.00%、96.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00%、5.00%,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社会评价、健康得分、情感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呈现明显提高趋势(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在手部深度烧伤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加快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进程,且安全系数较高,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对手深度烧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烧伤外科住院治疗的手深度烧伤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按专科疾病治疗原则给予局部和全身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康复锻炼(创面护理、瘢痕挛缩、体位摆放、手关节活动训练)和心理护理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制定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利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3到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患者186例,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治疗。而对照组在入院接受常规治疗后2周开始实施康复治疗。6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93例在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后,患者的烧伤创面的瘢痕增生、孪缩等状况明显比对照组轻。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比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早期采用康复护理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烧伤创面的瘢痕增生、以及孪缩等现象,对患者的恢复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早期整形修复在手足部深度烧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03月到2017年04月收治的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积极有效治疗手段,用消毒药水对患处进行充分地清洗消毒,观察组患者在烧伤7日之内进行除坏死组织手术并进行皮瓣移植或是植皮手术;对照组患者在烧伤7日之后进行清创以及移植手术。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创口平均愈合时间、感染患者例数、出现超过2cm2血肿的患者例数进行统计比较中,早期整形修复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在手足部深度烧伤中的应用对于患者创面的治疗、整形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2019年1月25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1例42岁女性右下肢深度烧伤患者,患者既往患有脑梗死、高血压、癔症等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利培酮。入院后先后2次行削痂手术,在第2次削痂植皮术后第3天出现右侧肢体肌力减弱,急诊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提示急性脑梗死,立即给予改善脑循环、扩血管等处理。术后第5天患者患肢肌力逐渐恢复,出院时未遗留后遗症。笔者团队对此病例进行讨论,认为深度烧伤削痂出血和术后创面渗出导致血容量降低、血液浓缩及不充分的补液导致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主要诱因,多发脑动脉狭窄为基础,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术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术中及术后适当增加补液,必要时输血以增加脑部供血供氧,可减少此类脑梗死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 40例接受延期整形手术治疗(对照组),另 40例接受早期整形手术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疗效、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 95%高于对照组 65%,数据差异较大( 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9月之间接收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中随机选取106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部创面结痂后进行整形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手部烧伤后的48小时内进行早期整形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部外观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手部功能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外观治疗效果以及手部功能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创口愈合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整形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部外观治疗效果以及手部功能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极大的缩减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8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创面结痂后接受整形手术修复,实验组患者在烧伤后48h内接受早期整形手术修复。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手部外观优良率为70.00%,功能优良率为72.50%。实验组患者术后手部外观优良率为90.00%,功能优良率为92.50%。实验组患者手部外观和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并发症。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实施整形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手部外观和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