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报告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患儿女,10岁,右下腹、外阴萎缩5年,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情况:右下腹、右侧会阴、阴唇部可见境界清楚的萎缩性斑片,萎缩凹陷区皮下血管清晰可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胶原纤维减少,真皮血管扩张充血,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层、脂肪细胞呈团块状,少许坏死。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月经期痛经的中枢机制。材料与方法招募35例患者(PDM组)及41例健康女性(healthy controls,HC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疼痛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痛经的伴随症状评分,同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使用DPABI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两组间DC值的差异及差异脑区的DC值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双侧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上回及楔前叶DC值PDM组明显高于HC组;而在左侧脑干、颞上回及颞中回PDM组DC值显著低于HC组(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双侧);其中PDM组右侧额中回DC值与病程负相关(r=0.383,P=0.023)。结论PDM患者月经期痛经的中枢机制中,前额叶区域可能参与了月经期大脑对疼痛认知调节的代偿性活动,而楔前叶则可能参与了中枢痛觉敏化的机制;小脑与脑干可能也参与了疼痛相关处理过程。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段及亚段狭窄合并肺不张患者9例,对比治疗前后气促指数、肺不张变化,观察并发症。结果显示对于有临床症状的肺段和亚段良性瘢痕性狭窄,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疗效确切,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储备肺功能,且未出现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市第三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CSC患者50例(CSC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名(对照组)纳入研究。根据病程,将CSC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分别为20、30例。两组受检者平均年龄(Z=1.125 )、体重指数(BMI)(Z=0.9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C不同病程患者年龄(Z=1.525 )、性别构成比(χ2=0.397)、BMI (Z=1.78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Berlin问卷对CSC组、对照组受检者的OSAS患病风险进行评估;采用多导睡眠记录仪监测受检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睡眠期间最低血氧饱和度(MOS)。OSAS诊断标准:有典型睡眠时打鼾、白天嗜睡,AHI(次/h)数值≥5。OSAS严重程度分级为轻度OSAS:5≤AHI<15;中度OSAS :15≤AHI <30 ;重度OSAS:AHI≥30。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OSAS与CSC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CSC组、对照组受检者AHI分别为(17.46±3.18)、(15.72±4.48)次/h;MOS分别为(83.48±4.68)%、(87.40±3.82)%;诊断为OSAS者分别为36 (72.00%,36/50)、13 (26.00%,13/50)例。两组受检者AHI (Z=0.312)、MOS (Z=0.145)、OSAS发病率(χ2=21.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01、<0.001 )。急性、慢性CSC患者AHI分别为(15.95±3.02)、(18.47±2.92)次/h;MOS分别为(86.10±11.07)%、(81.73±4.58)%。不同病程者AHI (Z=0.134)、MOS (Z=0.1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SAS与CSC呈正相关(r=0.312,P=0.031 )。结论OSAS可能是CSC发病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评价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分析其内脏脂肪分布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7~14岁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70例,另选取55例体质指数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EFT)、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FT)、腹部皮下脂肪厚度(SFT)、腹膜前最大脂肪厚度(PFTmax)、肝前皮下脂肪厚度(SFTmin)、肾周脂肪厚度(PRFT),采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RIMT)和R-VQS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弹性指标血管收缩期管径(Diam)、管径变化值(Dis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硬度指数(HC)。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肥胖儿童各部位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颈动脉IMT、Diam、PWV、HC及EFT、VFT、SFT、PFTmax、SFTmin、PRFT升高,颈动脉Di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IMT、PWV、HC均呈正相关(与IMT:r=0.334、0.425、0.415、0.370,P<0.05;与PWV:r=0.853、0.744、0.590、0.358,P<0.05;与HC:r=0.822、0.691、0.526、0.320,P<0.05),SFT、SFTmin与颈动脉IMT、PWV、H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内脏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程度为PFTmax>VFT>EFT>PRFT,但EFT和PRFT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较弱(r<0.7)。结论R-VQS技术可以较敏感地反映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可作为早期评估肥胖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肥胖儿童的内脏脂肪厚度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弹性变化呈正相关,其中PFTmax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相关性最好,对于肥胖儿童的治疗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一名36岁飞行员在接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的全面护理过程。重点包括术前的全面检查和心理准备、术中的安全管理和药物准确注射、以及术后的炎症控制、视力和眼压监测、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这一护理框架旨在优化治疗结果,加快恢复,减少并发症,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非中心性气道狭窄合并肺不张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23年4月-2024年4月,有63例非中心性气道狭窄合并肺不张患者参与研究,均在意识清醒、确诊疾病的基础上采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63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0%,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非中心性气道狭窄合并肺不张采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在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Bronchoscopic Intervention, BI)在非中心性气道狭窄合并肺不张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自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非中心性气道狭窄合并肺不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比较患者气促指数、肺不张变化情况,并观察了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患者的气促指数显著下降,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肺不张情况有所缓解。两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总体耐受性良好,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非中心性气道狭窄合并肺不张中能够快速通畅气道、改善气道梗阻,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静息态磁共振度中心性技术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NT1)患者全脑网络节点中心性的异常改变及其对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经广告招募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诊未经治疗的NT1患者18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18名,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程度量表、多维疲劳量表-20(MFI-20)评分,采用度中心性方法分析NT1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度中心性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差异脑区的度中心性与NT1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差异脑区的度中心性对NT1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NT1患者的右侧颞上回度中心性增高,双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度中心性减低(均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NT1患者右侧颞上回的度中心性与ESS评分(r=0.82,P<0.001)、MFI-20评分(r=0.48,P=0.040)呈正相关,右侧额中回度中心性与患者的病程呈正相关(r=0.51,P=0.032)。ROC曲线显示右侧颞上回的度中心性预测NT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的度中心性预测非NT1的AUC分别是0.86、0.84和0.87。结论NT1患者存在默认网络、执行网络核心脑区及颞上回的静息态度中心性异常,其中右侧颞上回的度中心性可能是NT1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及黄斑无血管区(FAZ)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CSC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患眼、健眼各45眼分别设为患眼组、健眼组,选取体检健康人群30例30只眼为对照组。比较各组FAZ、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脉络膜厚度(SFCT),同时分析毛细血管血流增强形态。结果三组SCP中FAZ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组DCP中FAZ为(0.81±0.19)mm2,均显著高于健眼组的(0.43±0.12)mm2、对照组的(0.38±0.08)mm2(t=3.17、3.22,均P<0.05);患眼组、健眼组SCP/DCP中血流密度显著均低于对照组(t=2.69、3.01,均P<0.05)。患眼组CMT、SFCT分别为(427.43±35.66)μm、(359.43±32.95)μm,均显著高于健眼组的(276.35±17.02)μm、(260.38±25.66)μm和对照组的(285.69±11.47)μm、(235.76±20.50)μm(t=8.17、9.89,10.26、15.92,均P<0.05);健眼组与对照组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眼组SFCT显著高于对照组(t=4.39,P<0.0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结果证实,患眼组可见毛细血管血流局部增强23眼和血流弥漫性增强22眼,同时均存在视网膜下积液;健眼组可见毛细血管均匀强弱信号改变;而对照组则均无以上改变。结论急性CSC患者患眼和健眼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明显降低,其中DCP中FAZ患侧眼较健侧眼明显扩大,扩张毛细血管丛血流可见多种形态增强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SC-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确诊为慢性CSC-CNV的13例14眼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0.05 ml/0.5 mg康柏西普治疗,采用1+按需治疗(PRN)方案,观察注射前及注射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结果6个月随访期内,患眼平均注射次数为(1.93±0.83)次,所有CSC继发的CNV均未突破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前,首次注射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BCVA分别为0.51±0.32、0.43±0.34、0.36±0.35、0.31±0.28、0.27±0.29和0.26±0.30,CMT值分别为(299.07±132.90)、(216.50±70.94)、(203.00±61.87)、(234.29±95.70)、(194.21±46.46)和(207.43±55.46)μm,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225、3.768,均P<0.05);注射后各时间点BCVA均明显优于注射前,CMT值均明显低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随访期间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慢性CSC-CNV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在短期内降低CMT、提高BCVA,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部成像(EDI-OCT)观察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5年9月至2018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接受半剂量PDT治疗的急性CSC患者100例10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9.63±7.97)岁;平均病程(2.19±0.71 )个月。所有患者均行BCVA、EDI-OCT、FFA、ICGA等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并换算为logMAR视力记录。患眼治疗前平均logMAR BCVA为0.29±0.19,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为(370.59±134.98)μm,平均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为(366.93±86.95)μm。所有患者均行半剂量PDT治疗。对比观察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和1、3、6个月的BCVA、CMT、SFCT、视网膜下积液(SRF)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治疗6个月后BCVA与基线BCVA、CMT、SFC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98只眼SRF完全吸收,有效率98.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和1、3、6个月,患眼BCVA明显提高(F=66.493 ,P<0.001),CMT和SFCT明显降低(F=134.625、30.394,P<0.001、<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BCVA与基线BCVA呈正相关(r=0.529,P<0.001 ),与CMT、SFCT无明显相关性。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半剂量PDT治疗急性CSC短期内能有效提高患眼BCVA,EDI-OCT可观察到患眼治疗后CMT、SFCT明显降低,SRF吸收。
简介:目的比较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患侧与对侧眼视网膜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应用频域OCT对30例(60眼)单眼发病急性CSC患者患侧和对侧眼的黄斑部视网膜显微结构进行检测,比较患侧组与对侧组黄斑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光感受器层(IS/OS层)、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形态差异。结果所有30例患者患侧眼均有不同程度黄斑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对侧眼中有4眼(13.3%)存在轻度视网膜浆液性脱离;患侧组黄斑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均值为(95.32±24.87)μm,对侧组为(98.80±14.36)μ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7,P=0.110)。患侧组中IS/OS层厚度均匀一致者12眼(40.0%),对侧组20眼(66.7%);患侧组IS/OS层厚度均匀一致伴内外节缺损、不均、凸起增厚者共18眼(60.O%),对侧组共10眼(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38)。患侧组中出现RPE异常者有24眼(80.0%),对侧组中有8眼(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7.143,P=0.000)。结论频域OCT能清晰显示急性CSC患者的细微病理结构改变,单眼发病CSC患者中一部分对侧眼存在IS/OS层和RPE异常,但是其发生率较患侧眼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5—167)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图形翻转VEP(PRVEP)及扫描图形VEP(SPVEP)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眼CSC患者3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4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0.0±5.2 )岁。所有患者于急性期(病程≤3个月)和临床治愈期(病程≤6个月)双眼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电生理RETIport系统行PRVEP检测,刺激图形采用1.00°和0.25°刺激视角的棋盘格,观察P100波峰幅值和峰时。SPVEP检查设备和方法同PRVEP,空间频率依次为1、2、4、6、8、12、16、22 cpd。比较SPVEP视力与主观视力的差异。患眼与对侧眼PRVEP波峰幅值、峰时及SPVEP振幅、相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患眼与对侧眼主观视力和SPVEP视力比较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急性期患眼主观视力与SPVEP视力行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急性期,患眼P100波峰幅值较对侧眼降低(t=30.26、13.59 ),峰时延长(t=-19.89、-29.4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临床治愈期,患眼、对侧眼P100波峰幅值(t=1.49、-0.57)、峰时(t=-1.22、-1.8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期,不同空间频率患眼、对侧眼SPVEP振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空间频率1、2、4、6、8、12 cpd,患眼、对侧眼相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临床治愈期,空间频率6、8、12、16 cpd,患眼、对侧眼SPVEP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空间频率6、8、12 cpd,患眼、对侧眼SPVEP相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急性期、临床治愈期,患眼SPVEP视力均低于对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临床治愈期,患眼、对侧眼SPVEP视力均低于主观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Z=-5.38、-3.00,P<0.001、0.003;临床治愈期:Z=-5.36、-5.38,P<0.001、<0.001 )。急性期,患眼主观视力与SPVEP视力呈正相关(r=0.847,P<0.001 )。结论PRVEP、SPVEP检查能客观评估CSC视功能改变;对于短期临床治愈CSC,SPVEP可探测细微、潜在的视功能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急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及脉络膜中大血管容积(CVV)变化。方法横断面观察性临床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确诊为CSC的64例患者64只眼(CSC组)及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64名64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CSC组64例64只眼中,急性、慢性CSC分别为34例34只眼和30例30只眼,并据此再分为急性CSC组、慢性CSC组。CSC组、对照组受检者年龄(t=-0.041 )、性别构成比(χ2=0.1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CSC组、慢性CSC组患者年龄(t=-1.872)、性别构成比(χ2=8.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VG200D行黄斑区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扫描范围12 mm×12 mm,扫描模式512×512。应用设备自带软件(v1.28.6)记录黄斑血管3×3、6×6、12×12完整和黄斑周血管1~ 3、3~ 6、6~ 12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以及黄斑血管3×3、6×6、12×12完整的CVV。组间年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CVV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C组患眼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下降,其中黄斑血管3×3、6×6完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0、-4.040,P<0.001)。CSC组、对照组受检眼黄斑血管3×3、6×6、12×12完整CV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0、12.270、11.250,P<0.05)。与急性CSC组比较,慢性CSC组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下降,其中黄斑血管3×3、6×6完整(t=3.230、2.330),黄斑周血管1~3完整及其4个象限(t=2.780、2.060、2.140、2.620、3.770),黄斑周血管3~ 6上方(t=2.550 ),黄斑周血管6~12上方、颞侧(t=3.070、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CSC组、慢性CSC组患眼黄斑血管3×3、6×6、12×12完整C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50、0.070、-0.110,P>0.05)。结论与急性CSC患眼比较,慢性CSC患眼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降低,CVV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