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家庭医生'这个词对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起因却大概不关医疗知识本身的太多事,对其认识的来源更多来自于TVB或者美剧,真正接触过家庭医生的目前来说还挺少。国家卫计委之前提出,力争到2020年,让每个家庭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提出了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眼看着家庭医生的推进已经提上日程,不少人忍不住发问,2020年不远了啊,按照国内的医疗现状,这么几年内让家庭医生真正走入家庭,来得及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了家庭医生要重点在签约服务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技术支撑等方面实现突破,这几点问题似乎人人都能想到,而大家更关心答案,怎么突、怎么破。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积极影响。方法:本院在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在指定社区内随机抽取了 9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他们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人 ;对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从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发现,被给予社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被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实验数据存在差异,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社区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设计问卷,深入调查珠海市横琴新区社区居民安全用药常识及慢性病患者药物治疗情况,从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和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门诊部的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数据,采用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访的珠海市横琴新区居民对药师参与社区药学服务的态度积极,大部分受访者对安全用药常识的了解较片面,观念相对保守,但对网络技术有一定的接受度;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普遍缺乏管理,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结论:居民存在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合理用药隐患,对药学服务有明显需求。根据现存问题,应建立以公共教育、药物治疗管理、家庭随访、家庭用药评价和利用度分析、效果评价等5项内容为核心的社区药学服务模式。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在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童家桥街道1000例慢性病高危社区居民,其中瓷器口社区500例为对照组,童家桥社区50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居民采用一般管理,干预组居民采用社区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饮食结构、运动状况、吸烟情况、体质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达标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人群饮食结构、运动状况、吸烟、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干预组人群饮食结构、运动状况、吸烟、BMI、血脂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促使社区居民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影响因素,对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卒中社区康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推广及临床评价。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抽样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和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居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经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多元化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对2021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我市社区医院中年龄大于60周岁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社区多元化护理模式),各组内患者人数均为60例,记录评价差异性护理模式对患者血压控制及自护能力水平。结果:接受干预前的血压指标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差异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BP(122.90±11.67)mmHg、DBP(90.48±4.29)mmHg明显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结合患者需求护理干预对社区慢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定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6 月的社区慢病患者为重点调查数据,力求做到每一组数据都达标。且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有较高的护理服务需求,针对老年慢性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对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论:本研究以临床护理知识为基础,结合患者的实际心理和生理需求,为社区服务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使护理的临床特点提高实际生活满意度以及临床指标,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