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2月期间由本院确诊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总计 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 25例。治疗: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的治疗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统计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将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缓解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50例患者全部完成化疗过程,未发生中断治疗情况。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异常、发热、脱发、口腔溃疡等,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缓解率比对照组高, P< 0.05,有对比价值。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中表现出多种不良反应,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相比普通常规护理的效果更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结直肠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的有效护理措施与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科接诊老年结直肠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病患6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3.33%,比对照组30.0%低,P<0.05。结论:于老年结直肠癌术后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析妇产科病人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2021年7月-2022年6月,本次研究对象是妇产科收治的60例产妇,将所有患者均等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计入30例。给予普通组采用常规穿刺,给予研究组采用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渗液率、满意度。结果:从评估结果上看,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比普通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而渗液率也更低于普通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比普通组要高,且(P<0.05)。结论:妇产科病人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有助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升高,减少了液体外渗率,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在妇产科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妇产科接诊的96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48例,提供一次性输液针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48例,提供静脉留置针输液+针对性护理),评价组间患者满意程度、输液不良事件。结果:(1)经问卷调查,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93.75%)高于对照组(77.08%),P<0.05;(2)在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25%)低于对照组(20.83%),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穿刺部位肿胀、针头脱出、液体外渗等不良事件,促进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病人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妇产科住院的80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名,给予一次性输液+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名,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输液不良事件情况。结果:(1)通过问卷调查,病人满意度得分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70.00%, P<0.05;(2)不良输液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25.00%, P<0.05, P<0.05;结论:在妇产科病人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降低穿刺部位的肿胀、针头脱落、药液外渗等并发症,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在妇产科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妇产科接诊的96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48例,提供一次性输液针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48例,提供静脉留置针输液+针对性护理),评价组间患者满意程度、输液不良事件。结果:(1)经问卷调查,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93.75%)高于对照组(77.08%),P<0.05;(2)在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25%)低于对照组(20.83%),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穿刺部位肿胀、针头脱出、液体外渗等不良事件,促进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控制理论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02-2022.09于体检中心接受体检者10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50例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理论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健康宣教、护理礼仪、沟通能力、主动服务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护理中应用全面质量控制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可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并减少护理投诉事件发生。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基础护理质量意识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自行设计问卷,于2005年8~9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随机选取16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护士对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②98名(58.3%)护士对实施基础护理持否定态度,其中,护士的学历、职称以及对基础护理收费标准与劳动价值符合程度的认识,对基础护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护士对实施基础护理态度的主要因素;③护士对基础护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及工作年限,是影响护士基础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结论只有加强护士全员教育,促进基础护理质量意识的提高及实施态度的转变,完善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和监控、评价体系两者并举,才能实现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选择14名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培训对象。未进行质量控制前,血液净化室护理管理依从院内规定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后,需进行严格的培训管理措施等等。统计对比血液净化室进行质量控制前后的消毒情况对比。结果:血液净化护理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后其消毒合格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血液净化护理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后其护理满意度(72.72%)明显优于实施前(95.45%)(P<0.05)。结论:血液净化护理管理实施质量控制,可明显提高其消毒合格情况,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质量保证,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为本院血透室护理安全质量监测提供行动方面的指导,帮助护理管理者明确质控任务与目标。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统计病例资料、护理不良事件,搜集国内外护理专家历年的研究成果,做好分析讨论、专家函询,从中筛选合适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结果 归类各项指标,构建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共11项,结构、结果指标分别1项、10项;问卷回收率100%,咨询指标、谐系数依次是0.12~0.17、0.10~0.14,有较高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本研究最终构建起来的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有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能够为血透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估提供有力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均选自2019年1月-2023年5月,所有患者均为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两组各纳入30例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研究的患者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心理护理的实验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及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MA)。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于实验组更低,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在护理满意率方面,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HAMA、HAMD评分比较不存在对比价值(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HAMD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