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43例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6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比色法测定三组全血HbA1c水平。结果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外周血HbA1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外周血HbA1c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1c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7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后的健康行为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行为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中抽取36例并发肺部感染者作感染组研究对象,同期选择36例未并发肺部感染者作为未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此评估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感染组患者在≥65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合并心力衰竭、有侵入性操作和长期卧床项目上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或P<0.01)。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高龄、合并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以及长期卧床等,应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以此降低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保证其住院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164人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2人。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落实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时,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发挥出比常规护理更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中几种常见病变的临床应用,初步总结后进一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该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的优点。方法收集2016—2017我院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仪扫描检查的头颈血管病变10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颈动脉狭窄病例70例,脑动脉畸形15例,脑动脉瘤15例。70例颈动脉狭窄病例包含重度狭窄区150处、中度狭窄区78处。重度狭窄区总共155个斑块,软斑块25个,钙化斑块101个,混斑块29个。15例脑动脉畸形病例包含7例明确供血动脉,大脑前动脉供血为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2例,血栓形成2例。15例脑动脉瘤病例包含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5例,合并小动脉瘤3例,合并出血2例。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中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作为诊断治疗头颈血管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共计50例纳入研究范畴,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于本院实施健康检查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研究的人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斑块、狭窄、闭塞的病例数较多,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内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可辅助医师早期诊断,为其提供科学依据并实施对症治疗,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周静息痛发生频次变化及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周静息痛发作频次降低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O.O1),试验组疼痛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是一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