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43例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6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比色法测定三组全血HbA1c水平。结果: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外周血HbA1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外周血HbA1c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1c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185-02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微血管病变多见。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形式。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加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及诊断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检测103例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和4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旨在分析HbA1c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病史超过10年。根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43例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60例,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45~74岁,平均55.6±5.3岁,病程11~20年,平均13.7±4.5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5~74岁,平均54.7±6.1岁,病程11~20年,平均13.3±4.6年。另选取无心、脑、肺、血液及感染性疾病的健康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45~74岁,平均56.2±6.0岁。三组一般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ml,置于肝素抗凝管,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酶比色法测定全血HbA1c水平。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使用说明规范操作。HbA1c≥6.0%为阳性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外周血HbA1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外周血HbA1c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见表1。
3.讨论
红细胞内的Hb游离氨基与葡萄糖游离醛基在高血糖作用下,发生缓慢、连续且不可逆的非酶促糖化反应,产生HbA1c,后者在糖尿病器官损害中起重要作用。HbA1c的浓度由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决定。全血HbA1c水平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监测血糖的金指标[2]。
本文结果显示,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外周血HbA1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外周血HbA1c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HbA1c1升高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检测HbA1c1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当人体处于高血糖环境时,体内非酶催化的化学性糖化反应的平衡发生改变,糖化反应速度加快,临床上直接表现为HbA1c1水平持续升高。糖化后的蛋白质功能异常,导致微循环血管壁渗透性增加,弹性变差,以致变硬,进而导致肾脏、视网膜、四肢末梢等微循环血管丰富部位的血管慢性损伤[3]。有文献报道[4],HbA1c1水平每下降1%,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可能性就下降37%。因此,要延缓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将HbA1c1控制在较低水平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陈燕铭,唐喜香,穆攀伟,等.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9):795-798.
[2]王天荣.糖尿病患者前期及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的风险值研究[J].北方药学,2015,12(12):179.
[3]窦家庆,唐松涛,杨启程,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发症与血糖控制及其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3):426-430.
[4]StrattonIM,AdlerAI,NeilA,etal.Associationofglycaemiawithmacmvascularandmicrovascularcomplicationsoftype2diabetes(UKPDS35):prospectiveobservationalstudy.BMJ,2000,11(2):40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