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和传统手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6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术后水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后外观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血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虽然愈合时间较长,但却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无需止血、愈合后外观美容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临床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降低一次性耗材的浪费率的作用。方法成立由9人组成的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一次性耗材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对策改进,并将实施品管圈前后手术一次性耗材率的浪费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高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器械管理制度不完善、实施人员责任心不强、医护沟通不足及特殊器械的操作使用不熟练;经过品管圈活动,手术一次性耗材的浪费率由25.8%降至11.4%(P<0.05);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积极性。结论运用品管圈对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的管理,降低了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的浪费率,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人包皮过长患者运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成人包皮过长患者,均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外观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成人包皮过长患者运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相比,可有效提高外观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一次性吸痰管与普通肛管在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效果的比较。方法将80例需要灌肠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水合氯醛灌肠,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肛管的方法。结果观察组40例患儿中,只有3例发生排便将药液溢出,影响镇静效果,其余均无药液排出,发生镇静作用,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患儿中,有23例发生排便将药液溢出,影响镇静效果,其余均无药液排出,发生镇静作用,有效率为42.5%。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水合氯醛灌肠效果优于普通肛管灌肠。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两种传统包皮环切术应用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9例包皮过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来院就诊人员。所有患者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三组,各23例。A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C组采用套扎环包皮环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水肿人数,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疼痛程度不具备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疼痛平分为(1.4±0.1)分,术后一周为(0.7±0.3)分,均低于B组、C组。A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为(7.3±2.1)min,与C组比较P>0.05;A组患者水肿人数3例,少于B组、C组,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91.3%,B组、C组分别为56.5%、65.2%,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置入法提高球麻痹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方法患者处于右侧卧位,经左侧鼻孔插入胃管,插至14~16cm(约咽喉部)时,另一名操作者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停顿数秒,仔细观察病人呼吸状态,待病人呼气末,护理人员轻柔而快速沿咽后壁稍加旋转顺势加压,将胃管呈C形弧度以l~2cm长度插人,胃管置人16~18cm,用压舌板轻轻下压病人舌根部,证明胃管通过会厌部进人食管,若置管有阻力,旋转胃管90~180°,然后将胃管轻缓置入胃内。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44例,占73.3%,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56例,占93.3%。结论改良胃管置入法操作简单安全,在球麻痹患者护理中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价值体会。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方法,研究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时间、疼痛评分、咀嚼功能评分、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时间为(4.50±1.22)d,明显短于对照组,t值=12.3213,P值=0.0000;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为(2.55±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15.1824,P值=0.0000;研究组的咀嚼功能评分为(95.75±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32.1732,P值=0.0000;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5.0051,P值=0.0253;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6.0606,P值=0.0138。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更高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方法,且治疗安全性更高,有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与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差异。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6月—2017年8月,研究对象106例本院收治的行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为行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实验组为行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疼痛消失时间、治疗耗时、炎症消退时间。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消失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耗时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消退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与慢性根尖周炎都有一定效果,但行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效果较明显,治疗耗时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常规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9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9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9例患者均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对照组49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根管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相应较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相应优于常规根管治疗方案,可更好的降低患者牙疾病痛,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除术对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科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病检结果均为T1期NMIBC。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应用吡柔比星(30mg)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实验组18例4周后行了二次电切,观察肿瘤残留率以及分期变化。对照组18例未接受二次电切。术后膀胱镜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的肿瘤复发率。结果18例行了二次电切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有肿瘤残留者7例(38.9%),其中发现肿瘤浸润至肌层2例(11.1%)。随访期间二次电切组肿瘤复发率为33.3%(6/18),对照组为55.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期NMIBC行二次电切可切除初次电切的残余肿瘤,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