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进展期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1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乳腺癌发生相关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3例新辅助化疗前进展期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分析三种生物标志物表达差异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结果分析发现,吸烟与否,月经规律,乳腺癌家族史,流产次数与乳腺癌发生相关;ER,HR分子的阳性阴性治疗情况差异显著。而HER-2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结论乳腺癌发生因素乳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ER,HR可以作为局部进展期新辅助化疗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0岁以上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总量水平差异及其与骨质疏松症关系。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01月之间收治的3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骨密度正常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总量水平。3对照组观察对象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总量水平明显高于骨质疏松患者(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总量水平存在直接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喷雾治疗;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年青藏族男性心率变异性。方法收集2010—2012年在我科自愿参加测试的健康年青藏汉族男性各100例的动态心电图(DOG)资料,分析健康年青藏族男性的心率变异性。结果健康年青藏族男性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指标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183.17+18.91ms)、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47.77+10.46ms)、PNN50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14.35+4.19)、LF低频成分(592.89+189.11)、HF高频成分(1243.37+157.86)及二者的比值(LF/HF)与对照组(汉族)比较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健康年青藏族男性心率变异性各参数的正常值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依据,为预防高原心血管疾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南地区)汉、回、藏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取甘南地区600人,其中汉族200人,回族200人,藏族200人,进行包括饮食习惯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其中汉、回、藏族各200人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9.3%、8.1%、6.2%;三组人员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大差异,汉族人员不吃早餐、不按时吃饭、经常高脂肪饮食、爱吃甜食、爱吃腌菜类食物、零食、以零食代替主食、常吃油煎油炸食物的人数要多于回族人员,而回族人员则显著多于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南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回族,回族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藏族;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对照组的患儿实施一般化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通过6到12个月的家访了解,对两组患儿的疾病复发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病情复发率明显较低,患者亲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较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患儿的病情复发率,提高患儿亲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方法可以在临床中推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