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有助于鉴别手足口病患儿,从而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诊断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将我院儿科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6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展开分组调研。对照组(38例)采取血常规检验,观察组(38例)采取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数据统计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 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对口腔溃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口腔溃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n=48例,采用桂林西瓜霜治疗)和观察组(n=48例,采用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三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达到了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溃疡 维生素C片 桂林西瓜霜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70名健康人,将其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Fg、PT、APTT),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ysC、Fg水平均较高,PT、APTT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中,进展型脑梗死患者CysC、Fg水平更高,PT、APTT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能够帮助诊断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 标签: CysC 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对口腔溃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口腔溃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n=48例,采用桂林西瓜霜治疗)和观察组(n=48例,采用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三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达到了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溃疡 维生素C片 桂林西瓜霜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70名健康人,将其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Fg、PT、APTT),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ysC、Fg水平均较高,PT、APTT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中,进展型脑梗死患者CysC、Fg水平更高,PT、APTT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能够帮助诊断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 标签: CysC 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4C护理模式在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3月-2021.3月本院收治50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者为样本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4C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4C护理模式在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中,对护理效果提升有所帮助,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4C护理 先天性肛门闭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时实施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后的效果。方法:以2023年2月16日—2024年2月6日为研究时段,摘取我院检验科接诊的7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设为试验组,其中细菌感染患儿36例,病毒感染患儿36例,另选同一时间段进行检查的正常儿童72例,设为对照组,分别行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查,最终分析两组的血常规白细胞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等指标的统计学意义。结果:①试验组的WBC、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细菌感染患儿的WBC、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种方式联合检验的准确率高于单一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WBC和CRP联合检验对小儿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检验,能够为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感染检测的准确率提升,值得长期推行。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用于检测B7-H3基因,以评价肿瘤患者的预后转归。方法收集临床病理阳性样本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然后根据B7-H3基因序列设计LAMP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用LAMP方法检测收集的临床样本,计算阳性率,并比较LAMP和荧光定量PCR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建立的LAMP体系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通过对临床样本的检测,B7-H3阳性样本的LAMP检测结果和荧光定量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P对B7-H3基因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在临床中采取卡孕栓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效果实施分析。方法:我院确定在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时间段开展研究,研究病例为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总计96例,依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来进行分组,纳入联合组的患者采取卡孕栓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纳入单一组的患者采取卡孕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在临床中进行卡孕栓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出血。

  • 标签: 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 卡孕栓 B-lynch缝合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B族链球菌(GBS)感染胎膜早破孕妇抗感染治疗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02月-2022年03月本院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皮疹消退、退热、口腔溃疡疱疹消退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炎琥宁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产后在B超监测及药物治疗下宫腔残留发生率的变化。方法:从2023年7月开始到次年1月份在本院生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80名,作为本试验的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实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加以B超监测及药物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不同管理方式下产妇宫腔残留发生率。结果:采用B超监测及药物治疗的观察组在宫腔残留发生率,产妇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超监测及药物治疗下能有效减少宫腔残留发生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产后管理 B超 药物治疗 宫腔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产后在B超监测及药物治疗下宫腔残留发生率的变化。方法:从2023年7月开始到次年1月份在本院生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80名,作为本试验的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实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加以B超监测及药物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不同管理方式下产妇宫腔残留发生率。结果:采用B超监测及药物治疗的观察组在宫腔残留发生率,产妇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超监测及药物治疗下能有效减少宫腔残留发生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产后管理 B超 药物治疗 宫腔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进行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的60例患者,30例为糖尿病组,30例为高血压组,并选择同期30例体检人员作为体检者。三组均进行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及检验阳性率。结果: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两项检测结果均高于体检者,同时糖尿病组最高,且差异明显(P<0.05);联合检验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验,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以明显区分肾功能损害患者与健康人群。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早期肾功能损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女性多数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Betatrophin是糖尿病病因研究中新发现的与IR的发生有关的糖蛋白类激素,C 反应蛋白已经被证实是炎症标志物,炎症在PCOS病因的研究中已被关注,二者分别都与糖尿病的发病尤其是IR都有关,本文综述两者与PCOS患者IR的关系,探讨Betatrophin、C反应蛋白之间的潜在联系。

  • 标签: Betatrophin C反应蛋白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炎症标志物(脂联素、白介素-6、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61名志愿者按ADA标准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和2型糖尿病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和IL-6水平。结果 与血糖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前期组及2型糖尿病组CRP、IL-6水平明显升高,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与糖尿病前期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CRP、IL-6水平明显升高,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因子失衡(脂联素、白介素-6、C反应蛋白)在健康人群向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脂联素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炎症因子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