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应用颈动脉超声的诊断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9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以及颈动脉超声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以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差异。结果 颈动脉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P<0.05);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针对冠心病的诊断效果十分显著,可保证较高准确率,应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冠心病 准确率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与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1622个单胎活产周期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根据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分为4组,A组:子宫内膜厚度≤8 mm;B组:子宫内膜厚度8~10 mm;C组:子宫内膜厚度10~12 mm;D组:子宫内膜厚度≥12 mm。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以A组为参照组,控制混杂因素,计算其他各组低出生体质量(low birth weight, LBW)、极低出生体质量(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足月LBW、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早产的优势比(odds ratio, OR)及95%置信区间(95% CI),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胎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4组胎儿的出生体质量依次为(3 350.15±568.17) g、(3 431.84±523.43) g、(3 445.93±483.73) g、(3 482.27±495.30) 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A组的早产风险大于C组(OR=0.527,95% CI=0.287~0.968,P=0.039),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不影响LBW、VLBW、足月LBW、SGA发生率(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移植胚胎阶段、分娩孕周、新生儿性别均会影响胎儿出生体质量(P<0.001,P=0.003,P<0.001,P<0.001)。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的妇女发生早产的可能性比内膜厚度10~12 mm的妇女高,但子宫内膜厚度不影响胎儿出生体质量。

  • 标签: 子宫内膜厚度 冻融胚胎移植 出生体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评价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术后即刻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行CAS,并且术前和术后均行OCT检查的患者。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临床特征、颈动脉斑块OCT特征以及CAS术后即刻结果。对支架贴壁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年龄(64.02±8.32)岁,男性41例(89.1%)。其中糖尿病组20例(43.5%),非糖尿病组26例(56.5%)。糖尿病组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40.0%对7.7%;χ2=5.166,P=0.023)、斑块破裂(55.0%对23.1%;χ2=4.945,P=0.026)和巨噬细胞浸润(60.0%对30.8%;χ2=3.930,P=0.047)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 OR)1.20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33~1.413;P=0.018]、冠心病(OR 15.953,95% CI 1.142~222.952;P=0.040)、饮酒(OR 6.192,95% CI 1.098~34.923;P=0.039)和收缩压较低(OR 0.944,95% CI 0.894~0.997;P=0.037)与支架贴壁不良独立相关。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可能更不稳定。年龄较大、冠心病、饮酒和收缩压较低与CAS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相关。OCT能显示颈动脉斑块特征和CAS术后即刻情况,可为治疗决策提供有力证据。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在冠心病预测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及诊断满意度。结果:颈动脉超声结果显示,实验组IMT大于对照组,PSV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诊断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90.00%。实验组诊断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患者诊断过程实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效果显著,能够为患者病情预测评估提供指导,所以可推广到临床。

  • 标签: 颈动脉 彩色超声检查 冠心病 预测诊断 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我科收治的1例全麻下行颈椎动脉支架置入联合颈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简述患者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瘤栓塞术的术后护理及出院延续性护理干预等。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支架置入术护理 动脉瘤栓塞术护理 高血压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伴有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形态学特征。方法评估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行颈内动脉窦部OCT检查明确有管腔内血栓形成的12例患者。通过OCT评估血栓类型与血栓评分,测量其血栓长度、面积及体积,并总结其临床特征、斑块形态学特征与临床预后。结果12例患者的OCT显示伴有血栓形成的病变,其中8例为白血栓,2例为红血栓,2例病变两种血栓类型均存在。OCT血栓评分为1~32分。OCT血栓评分与血栓体积呈正相关(ρ=0.739,P=0.006),与血栓长度呈正相关(ρ=0.932,P<0.001)。所有病变均伴有斑块纤维帽破裂,其中10例病变为薄纤维帽富脂斑块。对12例患者均在OCT评估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平均随访约14.2个月,评估侧血管病变无缺血事件发生或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结论OCT可用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内血栓及其形态特征,定量分析其血栓负荷。

  • 标签: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 简介:摘要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早发现和早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磁共振血管成像以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而在颈动脉狭窄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OF-MRA)、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A,CE-MRA)、四维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four dimensional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4D-Flow-MRA)、零回波时间动脉自旋标记血管成像(zero echo time arterial spin labeling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zTE-ASL-MRA)、黑血成像技术(black blood,BB)和磁共振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imaging,SNAP)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压缩感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超声检测股动脉、腹主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成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100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入组进行研究,分别对不同动脉的IMT值、Vdias及斑块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体检组的IMT值、Vdias及斑块评分都显著优于冠状动脉组,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超声 股动脉 腹主动脉 颈动脉粥样硬化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平整化治疗(IPT)对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金钢砂磨针磨除内膜的方法建立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用随机数表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比Ⅱ组),每组8只。Ⅰ组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对照组;Ⅱ组为采用金刚砂磨针磨除内膜后,行IPT;取对侧颈动脉作为自身对照。术后即刻及2周应用超声诊断仪评价血管狭窄程度。2周后,取两侧颈动脉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内膜增生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周后,Ⅱ组腔管比(内腔面积/总面积)低于Ⅰ组[(40.57±2.40)%比(52.79±2.01)%,t=8.387,P<0.01],新生内膜区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Ⅰ组(0.134±0.020比0.110±0.011,t=2.621,P<0.05),血管平均血流速度低于Ⅰ组[(111.300±21.380) cm/s比(168.700±13.640) cm/s,t=4.222,P<0.01],管腔直径高于Ⅰ组(0.852±0.152) mm比(1.167±0.213) mm,t=2.5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T能够抑制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可能与血小板黏附减少有关。

  • 标签: 动脉内膜剥脱 血小板黏附 内膜增生
  • 简介:摘要定量磁敏感图(QSM)是一种基于梯度回波序列检测体内的磁敏感物质,并能精确地定量磁化率值的成像技术。QSM在中枢神经系统已有较多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近来QSM在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得到一定应用,显示出较好的前景,本文就QSM在颈动脉斑块的成像方案、图像质量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化率 颈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脑梗死患者在诊治时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的运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于2020/1-2020/12期间确诊的84例脑梗死患者是观察组,并另外随机选择84例接受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的正常人群的超声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查结果差异性评价对疑似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的价值。结果: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能够发现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期最低流速、收缩期最高流速、搏动指数)与正常人群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且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不稳定斑块率均大幅度高于正常人群(P<0.05)。结论:入院患者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判断疑似患者是否存在脑梗死的风险,将该项检查作为筛查手段能够尽早干预并帮助患者通过采取合适手段将病情控制住,该种检查手段的推广意义大。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在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2—2021-5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4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的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水平。结果:经干预,两组LDL-C、TG、TC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血脂水平。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诊断中联合应用心脏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2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最终确诊冠心病患者86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43例(非冠心病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心脏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患者对比,冠心病组患者Tei 指数、IMT、斑块积分更高,差异明显(P<0.05);各项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93.02%、48.84%。结论:心脏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足,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的参考。

  • 标签: 冠心病 颈动脉超声 心脏彩色超声
  • 简介:摘要症状性单纯重度主动脉瓣反流(AR)的标准治疗方法为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但对于解剖合适的高危患者,使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合理的。该文报道一例高危单纯AR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成功经颈动脉行TAVR的病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颈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采用脑膜动脉(MMA)栓塞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CSD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MMA栓塞治疗的11例(16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7侧血肿)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6例(9侧血肿)采用Onyx-18胶栓塞。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治疗后降低≥1分为症状改善;采用影像学评估血肿的吸收情况。结果11例患者(16侧血肿)的MMA均成功超选到位,MMA额顶支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均完全闭塞。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1例患者术后随访(70.0±29.5)d(30~120 d)。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mRS均降低1~2分)。影像学随访显示,4侧血肿完全吸收,5侧血肿吸收率≥90%,2侧≥80%,5侧为30%~50%。其中随访60~120 d的8例(12侧)患者除1例(1侧)血肿吸收率为50%外,其余为80%~100%;随访30 d的3例(4侧)患者血肿吸收率为30%~40%。所有患者随访期内均无CSDH复发。结论初步观察显示,MMA栓塞治疗CSDH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血肿随时间逐渐吸收,并可预防血肿的复发。

  • 标签: 血肿,硬膜下,慢性 栓塞,治疗性 脑膜中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采用脑膜动脉(MMA)栓塞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CSD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MMA栓塞治疗的11例(16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7侧血肿)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6例(9侧血肿)采用Onyx-18胶栓塞。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治疗后降低≥1分为症状改善;采用影像学评估血肿的吸收情况。结果11例患者(16侧血肿)的MMA均成功超选到位,MMA额顶支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均完全闭塞。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1例患者术后随访(70.0±29.5)d(30~120 d)。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mRS均降低1~2分)。影像学随访显示,4侧血肿完全吸收,5侧血肿吸收率≥90%,2侧≥80%,5侧为30%~50%。其中随访60~120 d的8例(12侧)患者除1例(1侧)血肿吸收率为50%外,其余为80%~100%;随访30 d的3例(4侧)患者血肿吸收率为30%~40%。所有患者随访期内均无CSDH复发。结论初步观察显示,MMA栓塞治疗CSDH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血肿随时间逐渐吸收,并可预防血肿的复发。

  • 标签: 血肿,硬膜下,慢性 栓塞,治疗性 脑膜中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脉络动脉(AChA)起始端动脉瘤与AChA的位置关系,提出新的分型方法,针对不同分型采用个体化的介入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4例AChA起始端动脉瘤患者资料。新分型将不涉及AChA的动脉瘤归为Ⅰ型(无关型),涉及AChA归为Ⅱ型(有关型),再将后者细分为Ⅱa(瘤颈型)、Ⅱb(瘤体型)和Ⅱc(直接型)。除4例无症状微小动脉瘤予随访外,30例患者行介入动脉瘤栓塞。术后即刻以及在DSA随访,利用Raymond分级评定动脉瘤栓塞程度;术后3 d内常规行MRI或CT检查;术前、术后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状态。采用χ²检验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AChA起始端动脉瘤Ⅰ型9例,Ⅱa型15例,Ⅱb型10例,无Ⅱc型。4例(Ⅰ型2例,Ⅱa和Ⅱb型各1例)无症状、微小动脉瘤予随访,30例(Ⅰ型7例,Ⅱa型14例,Ⅱb型9例)接受个体化介入治疗。12例(Ⅰ型4例,Ⅱa型5例,Ⅱb型3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15例(Ⅰ型3例,Ⅱa型7例,Ⅱb型5例)行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3例(Ⅱa型2例,Ⅱb型1例)单纯置入支架(其中密网支架2例)。6例(6/7)Ⅰ型动脉瘤术后即刻达到Raymond-Ⅰ级栓塞(致密栓塞),Ⅱ型均为Raymond-Ⅱ~Ⅲ级(部分栓塞),3组间栓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43,P<0.001)。6例患者术中出现AChA显影不佳(Ⅱa型1例,Ⅱb型5例),Ⅱb型动脉瘤患者术中出现AChA损伤风险最高(χ2=10.308,P=0.006)。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与术前相比,mRS评分2例改善,1例下降,其余无变化;DSA随访15例,动脉瘤稳定10例,加重3例,好转2例。结论AChA起始端动脉瘤新分型有助于指导选择个体化的介入策略,Ⅰ型动脉瘤应尽量致密栓塞,Ⅱ型动脉瘤应在保留AChA基础上部分栓塞,Ⅱb型术AChA损伤风险最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放射学,介入性 脉络膜前动脉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EP)疗效及对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癌抗原125(CA125)、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EP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加用米非司酮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临床相关恢复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及包块直径大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χ2=6.248,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2/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χ2=4.100,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β-HCG、CA125、孕酮(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别为(1 106.26±122.36)U/L和(902.65±61.32)U/L、(32.26±6.86)kU/L和(28.26±5.26)kU/L、(15.33±3.01)nmol/L和(10.33±1.92)nmol/L及(85.36±16.41)ng/L和(65.33±12.22)ng/L,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56.964和82.206、12.380和17.642、9.976和19.471、7.490和12.912,均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24、3.304、8.967、6.991,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包块直径分别为(8.23±1.81)mm和(6.25±1.25)mm、(2.21±0.52)cm和(1.52±0.35)cm,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t=3.555和15.118、11.631和24.167,均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或少于对照组(t=6.248、7.861,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尿β-HCG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6±1.92)d和(4.23±0.85)d、(16.25±3.82)d和(12.33±2.21)d、(15.36±3.26)d和(10.66±2.12)d、(24.12±4.12)d和(18.66±3.61)d、(29.58±5.68)d和(23.52±4.36)d,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10.305、6.343、8.631、7.118、6.044,均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EP疗效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能降低血清β-HCG、CA125、P及VEGF水平,促进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子宫内膜变薄和附件区包块消失,利于患者及早康复,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妊娠,异位 子宫内膜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人 癌抗原125 孕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颈动脉蹼(CW)是一种少见病,在临床上的漏诊率及误诊率极高。虽然已明确CW与隐源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CW的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本文将报道一例CW的详细诊治过程,并就目前CW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颈动脉蹼 脑卒中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至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接受颈动脉超声和13C呼气试验检查的体检人员共3 066例,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分析两组间理化检查指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男性多于女性(33.4% 比 19.5%),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9.1% 比 30.9%)。颈动脉斑块组年龄[(59.39±10.24)比(46.44±9.88)岁]、体质指数[(25.44±3.23)比(24.21±3.54) kg/m2]、收缩压[(135.91±19.07)比(123.03±16.66)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79.64±11.47)比(75.10±11.55) mmHg]、总胆固醇[(4.96±0.98)比(4.86±0.98) mmol/L]、三酰甘油[1.43(1.03,2.06)比1.20(0.82,1.8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1±0.93)比(3.04±0.83) mmol/L]、空腹血糖[5.55(5.11,6.47)比5.16(4.83,5.56)mmol/L]、尿酸[(339.13±79.92)比(319.85±87.62) mmol/L]、同型半胱氨酸[13.10(11.30,15.60)比11.7(10.00,13.90)mmol/L]均高于无斑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无斑块组[1.12(0.95,1.32)比1.20(1.00,1.4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组男性(62.4% 比 44.6%)、吸烟(31.9% 比 19.6%)、有高血压病史(33.8% 比12.5%)、糖尿病病史(13.5% 比 3.5%)的研究对象占比高于无斑块组,颈动脉斑块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于无斑块组(34.5% 比 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颈动脉斑块与幽门螺杆菌阳性呈显著正相关(OR=1.270,P=0.028)。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颈动脉斑块形成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防控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幽门螺杆菌感染 体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