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肾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运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选择患者为本院在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5月所接诊 26例患者,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 13例,在手术后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13例患者则需要运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都存在有明显优势, 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模式运用到肾癌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保障恢复期间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103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SF-36中8个维度得分均降低,其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5个维度的降低比较明显(P〈0.05)。接受经蝶和开颅手术治疗前后,SF-36各项得分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情感职能(P〈0.05)。结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手术治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术前加强心理疏导,术后加强健康及康复指导尤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喉癌术后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2021年5月,期间从收治患者中选取62例完成分析。使用对比分析方法,以观察组和对照组为本研究小组名称,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将62例患者分入2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延续护理,在研究期间统计患者相关资料,重点记录患者生存质量、情绪评分。结果:运用延续护理的观察组喉癌患者SAS为34.56±3.48分、SDS为35.61±3.5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SAS43.55±2.47分、SDS46.77±2.6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术后生存质量,此次研究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显示患者负面情绪显著改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明显提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在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主要观察其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从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喉癌患者中抽取30例,随机抽取其中一半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剩余患者纳入实验组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后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两个小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与SAS、SDS评分,借助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数据差异是否显著;结果:数据表明,在选定的四项基本生存质量指标中,实验组的评分都是要高于对照组的,而SAS与SDS评分则是要低于对照组,其中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于喉癌术后患者来说,接受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极情绪为患者带来的痛苦,相比于常规术后护理具有一定优越性,希望医护人员在未来能够更加重视癌症患者的离院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简介:【摘要】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新发病例的增加和年轻化趋势影响着全球女性的健康。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了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的预测因子的价值。缺氧是肿瘤重要的特征之一,与肿瘤的增殖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与缺氧相关的CC预后生物标志物,如分析转录因子、miRNA、信号通路等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对放化疗的抗性,可以作为后续治疗和评估预后的候选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CCRT)后生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CCRT并持续随访的ⅠB-ⅣA期宫颈癌患者资料423例,所有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按2∶1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测量所有患者疗前原发灶的最小、平均、最大ADC值及弥散加权成像(DWI)、T2WI、T2WI压脂序列的3D纹理参数。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纹理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采用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宫颈癌CCRT后总生存(OS)期及肿瘤特异性生存(CS)期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外部验证。结果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外照射剂量、ADCmin和Rad-score是LACC患者CCRT后OS、CS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成列线图模型。两个模型预测1年、3年、5年OS和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0.917、0.916和0.911、0.918、0.920,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97和0.900。再将模型带入验证组进行外部检验,其预测1年、3年、5年OS、CS的AUC分别为0.986、0.942、0.932和0.986、0.933、0.926。结论基于临床参数、ADC值及MRI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对预测LACC患者CCRT后OS和CS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喉癌患者80例(收治时间范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将80例喉癌患者依据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将其中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喉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40例喉癌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并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基数水平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喉癌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结果同样存在显著性。其中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相比较,存在鲜明对比意义(P值<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确切的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提高病人的心理状态,改善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预后康复效果,值得广泛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受者生存状况的临床病理因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对102例符合"复旦标准"移植后肿瘤复发受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案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通过Cox多因素分析得到有独立意义的预后指标。结果本组受者1、3、5年的总体存活率分别为92.2%、48.6%、34.6%,复发后1、3、5年的带瘤存活率分别为63.2%、31.0%、16.7%,Cox多因素分析示患者年龄、肿瘤可否切除、能否采取以靶向治疗为主的个体化诊治方案是影响总体存活率和带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严重影响受者生存,通过积极有效地精准诊治,部分受者仍可获得较满意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Ⅱ级脑胶质瘤的疾病特征和术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71例WHO Ⅱ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无症状组(34例)和有症状组(23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疾病特征和预后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有症状组比较,无症状组肿瘤侵犯功能区的比率较低[分别为58.2% (138/237)、38.2% (13/34),P=0.041],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TERTp)是否突变、1p/19q是否共缺失,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术后肿瘤的全切除率分别为94.1 %(32/34)、78.5% (186/237),行放疗的比率分别为97.1%(33/34)、78.5% (186/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86.0个月(中位数为43.0个月),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8%(3/34)、27.4%(65/23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5.5(28.5~80.0)个月、43.0(1.1~86.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随访期无症状组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有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犯功能区(HR=2.048, 95%CI:1.017~4.125, P=0.045)和复发(HR=0.009, 95%CI: 0.002~0.038, P<0.001)是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无症状不是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HR=1.570,95%CI: 0.200~12.346, P=0.668)。结论无症状与有症状WHOⅡ级脑胶质瘤患者比较,肿瘤位于功能区的比率和术后复发率低,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更长,病理学特征无明显差异。
简介:背景:对于早期骨坏死,保留股骨头是首选的目标;但是,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并没有共识。单纯髓芯减压术由于缺乏结构支撑,结果不确定,而带血管腓骨移植需要扩大手术过程且供区致病率高及康复期的延长。附加使用多孔的钽金属植入物可给髓芯减压术带来结构支持,手术创伤小,无供区病损等。此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经过髓芯减压和多孔钽金属植入后的生存率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影像结果。方法:我们对行股骨头骨坏死髓芯减压和多孔钽金属植入的54例患者(连续60髋)进行评价。52例患者(58髋)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下(平均年龄35岁)。根据Steinberg等分期,Ⅰ期病变1髋(2%),Ⅱ期病变49髋(84%),Ⅲ期病变8髋(14%)。结果的评估包括使用肢体特殊评分(Harris髋评分)、影像结果测量、以髋关节置换为观察终点的生存率分析。结果:共有9髋(15.5%)最终需行髋关节置换,包括6例Ⅱ期病变和3例Ⅲ期病变。12个月时总体生存率为91.8%(95%可信区间,87.8%-05.8%),24个月为81.7%(95%可信区间,75.8%-87.6%),48个月为68.1%(95%可信区间,54.7%-81.5%)。无慢性全身性疾病者在48个月时,总体生存率为92%(95%可信区间,87.4%-06.4%)。结论:采用髓芯减压加多孔钽金属植入物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在微创技术下完成且无供区病损。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无慢性全身性疾病者,尤其是早期病变者有令人鼓舞的生存率。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Ⅵ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