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患者给予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期间,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提高定位准确性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遵循分组对照原则,随机选取我院需运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患者46例,研究项目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分别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设置患者组别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23例,其中研究组在治疗期间运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常情况并。结果:研究组未出现导管异常情况,组间异位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更有助于提高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导入准确性,改善疾病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50例)及综合治疗+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50例),对比其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治愈的人数为31人,有效的人数为17人,无效的人数为2人。对照组治疗治愈的人数为26人,有效的人数为12人,无效的人数为12人,其中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结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治疗效果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 2015年 6月~ 2017年 6月就诊于本院的心房颤动患者共 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检测计算所有患者心脏指数、心输出量、心搏指数、每搏出量和射血分数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 P< 0.05);经治疗患者左房 LA和 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05); 90例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其中 86例成功转复,转复成功率为 95.56%;转复时间在 8~ 15d,平均( 9.96±2.02) d。结论: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5月 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患者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随机分为 3d组、 10d组、 20d组和 30d组各 23例,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3d组、 1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以及 ST-T改变检出率均低于 20d组以及 30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d组、 1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以及 ST-T改变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0d组和 30d组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以及 ST-T改变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同时还能鞥狗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症状,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112例动态心电图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不同年龄段的PAF患者的心房颤动规律。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2例PAF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其中青年组患者20例,中年组患者40例,老年组患者52例,对全部患者进行心电记录,并对不同时间段内的心房颤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老年组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且不同时间段内,三组患者的PAF发生情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三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PAF疾病的发作和年龄以及时间等都具有较大的关系,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日常治疗中需要患者随身佩戴心电记录盒,这样能够实现对患者的心房颤动情况的实时了解,防止患者病情发作导致严重的后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心房颤动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检测计算所有患者心脏指数、心输出量、心搏指数、每搏出量和射血分数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经治疗患者左房LA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90例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其中86例成功转复,转复成功率为95.56%;转复时间在8~15d,平均(9.96±2.02)d。结论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4年11月,对60例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所有患者的心室率均大于160次/min,平均心室率为178次/min,且A型预激综合征患者的例数明显多于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的例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QRS波群时间位于0.12至0.30s之间的例数明显多于其他两个时间段的例数,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所有患者心电图中的R-R间距呈现绝对不规则特征,间距时间位于0.24至0.70s之间.结论在鉴别诊断和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时,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预后,且能够降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从2015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中选取其中的1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对象,对这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5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按照不同的心电图特点分为A型和B型两种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15例患者当中,有11例为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占73.33%,其余4例非非器质性心脏病。在11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中,有8例患者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这8例患者仍然存在一度房室阻滞或者是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且这8例患者的交替性文氏现象都为病理性组织。在非器质性心脏病的4例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在恢复窦性心律后,没有出现房室阻滞的情况,心电图显示为功能性阻滞。结论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属于房室结双层阻滞,且B型多于A型,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而言,即便心律恢复后,大多数患者都存在房室阻滞,对于病理性阻滞的患者,可以通过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量进行治疗,可以缓解病理性阻滞的情况。
简介: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大于1.5秒)、选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有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存在。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把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把患者分为A(与睡眠有关组)、B(与睡眠无关组)两组。结果A组发生长R—R间期1.5-2.0秒、大于2.0秒及逸搏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别为:26.28±6.23、7.39±1.0、6.86±1.26;B组发生长R—R间期1.5-2.0秒、大于20秒及逸搏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剐为:203.25±41.82、35.48+7.62、28.21±6.25,B组均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房颤伴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有关时,此现象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而房颤伴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无关时,应视为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上观察到的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表现。方法:选择医院诊治的23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组织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总结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表现,主要是平均心室率、f波、PR间期、QRS波群形态等方面。结果: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心电图特征主要表现为:较快速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规则,可见delta 波,V1导联的长R间歇可见f波,QRS波群形态多变等。结论:临床上针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提供心电图检查,关注其心电图特征表现,可以帮助给出准确诊断,并有助于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报道,房颤患者占我国居民总人数的2%~3%,而在房颤患者中,有50%~70%为阵发性房颤。房颤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为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病因之一。冷冻消融术(cryogenic anatomy,CA)是目前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通过导管消融技术治疗房颤,可以使50%~70%的房颤患者重新获得窦性心律。目前临床评估消融后疗效主要是靠病人心电图来进行,但是因心电图检查容易受到病人情绪,身体状况,心率快慢等因素的影响而容易产生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检查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需进行新生儿置管的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的成功率与具体情况。结果X光摄影定位显示:导管尖端位置位于胸椎第5节至第7节之间位置的34(85.00%)例,导管尖端位置位于胸锥第3节至第2节之间位置的2(5.00%)例,位于第8节至第10节位置的2(5.00%)例。出现了P波,但波动幅度不明显,且未显著提示出导管深浅变化的1(2.50%)例,仅出现无特异性P波的情况2(5.00%)例。存有特异性P波患者38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患者37例,成功率为92.50%:导管位置不理想的患者1(2.50%)例。无特异性P波的患者2例。结论 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新生儿的PICC尖端定位能够较为精确地判断出导管尖端的最优位置,一次性成功置管的比率较高,且操作较为简单,建议在临床置管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