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78例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39例、实验组1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输血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呼吸衰竭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骨纤维异常增殖是一种起源于纤维组织的具有自限性的骨肿瘤。它主要发生在四肢、软骨、颅面骨和骨盆,很少发生在颞骨。治疗上需综合患者的主观症状、功能重建、并发的预防、美容和其他因素。如无症状,我们可观察病情,若出现临床症状,则首先考虑手术治疗。

  • 标签: 颞骨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中耳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患者经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腺肌病灶大小变化情况,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腺肌患者277例。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治疗后半年进行随访,通过彩超检查观察腺肌病灶大小变化情况,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277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总有效率97.8%。2.治疗半年后随访,腺肌病灶大小改善率和痛经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7.8%和97.8%,月经增多改善率为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聚焦超声治疗 子宫腺肌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2007年收治的32例(36耳)手术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眩晕史者24例(75.0%),诉耳呜者28例(87.5%),瘘管试验阳性12例(37.5%)。对于小于2mm的骨性半规管瘘,在彻底清除病变后予肌筋膜覆盖。对瘘管大于2mm者,如迷路瘘管处病变难以清除,予保留一薄层胆脂瘤基质,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如能彻底清除病变者,予带筋膜的耳屏软骨片封闭瘘管,外面再覆盖-层肌筋膜。对瘘管破坏严重者。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行半规管阻塞术。22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Ⅰ期行鼓室成形术,14耳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结果胆脂瘤型28耳,骨疡型8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30耳(83.4%),上半规管3耳(8.4%),两者同时有瘘管1耳(2.7%),鼓岬部瘘管2耳f5.5%);面神经骨管破坏致神经裸露16例,3例位于垂直段,7例位于水平段,同时合并有面神经水平段或锥曲段骨管部分缺损6例。30例患者于术后1~12天内(平均3.5天)眩晕缓解。2例行半规管填塞者,术后16天眩晕逐渐缓解。术后纯音测听平均骨导阈值(0.5kHz、1kHz、2kHz和4kHz),12耳与术前相同,较术前下降10~20dB者16耳,较术前下降20dB以上者8耳。随访3月~6年,眩晕无复发。结论前庭症状存在与否,瘘管试验是否为阳性,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等都不是术前确诊迷路瘘管的可靠指标,术中探查所见是确诊迷路瘘管最重要的依据。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对瘘管区病变的处理应根据瘘管的部位、大小及患者听力状况和术者的手术经验而定。

  • 标签: 化脓性中耳炎 迷路炎 瘘管
  • 简介: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耳胆脂瘤的CT征象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CT诊断胆脂瘤的敏感性最高在上鼓室(81.25%),最低在乳突(50%).(2)CT显示胆脂瘤的病理改变为①鼓室乳突腔内胆脂瘤影;②胆脂瘤周低密度环;③鼓室乳突腔边缘骨质硬化;④鼓室乳突腔扩大;⑤听骨链破坏.结论CT检查对于中耳胆脂瘤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有很大帮助.

  • 标签: 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 CT诊断 高分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聚维酮碘液冲洗鼻腔的药物效果及病人的舒适度。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发作68例,观察组、对照组各随机取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30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鼻腔冲洗器由北京华声医学科技开发公司生产);观察组采用现配的0.25%聚维酮碘液100毫升进行瑜伽吐纳式(鼻吸口吐)冲洗。两组都反复操作3-5次,对照组每天两次,观察组每天一次,每位病人根据病情好转程度决定冲洗天数,观察病人药物疗效及反应。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用0.25%聚维酮碘冲洗液冲洗有较高的疗效,可减少冲洗次数,提高病人舒适度。

  • 标签: 0.25%聚维酮碘液 鼻腔冲洗 疗效 舒适度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明确乳突CT正常的患者进行乳突探查的必要性。方法病例材料来源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为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术前完善检查,102例患者中乳突CT异常的患者为85例(83.33%),乳突CT正常并且干耳2月以上患者17例(16.67%)。所有患者均全麻下进行乳突开放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102例患者术后随访鼓膜愈合均良好,乳突CT正常的患者在术中探查乳突、鼓窦、鼓室、听骨链、咽鼓管口区域,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一个及以上区域的病变,多处病变影响乳突鼓窦引流。结论乳突CT正常不能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鼓膜修补的标准,除外伤性鼓膜穿孔外均应进行乳突探查。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乳突CT 乳突探查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抑郁大鼠模型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改变。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正常喂养;模型组(8只):每天随机给予多种低强度刺激,造成动物的抑郁状态,持续28天。记录各组大鼠实验前1天、第14、28天的行为学,并在造模完成后对两组大鼠行ABR检测。结果造模第14、28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旷场行为学、体重及摄食量的改变、糖水偏爱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28天,在声强90dBSPL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Ⅰ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Ⅱ波的波幅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模型大鼠可能存在外周听觉神经至脑干通路存在神经电活动的异常。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应激 听性脑干反应
  • 简介:目的采取1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46例行1Hz低频rTMS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耳鸣残疾量表评分(THI)评分及主观疗效评估。结果rTMS对耳鸣治疗有明显效果,对主观耳鸣症状总体有效率为63.1%,其中失代偿性耳鸣(THI≥40)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代偿性耳鸣(THI〈40)(77%vs45%;P〈0.001),耳鸣患者治疗前后THI为(51.8±23.5vs37.0±18.8;t=5.94,p〈0.001),VAS为(6.3±2.4vs4.9±1.8;t=5.27,p〈0.01),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失代偿组与代偿组耳鸣rTMS治疗后THI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差值为19.4±8.5(df=42,T=4.95,P〈0.001)。结论rTMS治疗耳鸣有效,可明显降低THI得分,改善耳鸣症状,特别在失代偿性耳鸣效果更明显。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主观性耳鸣 耳鸣残疾量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小剂量红霉素治疗顽固性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0例顽固性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顽固性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可以促进早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减少胃肠道不适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红霉素 顽固性 慢性鼻窦炎
  • 简介: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源教授和美国著名鼻科学专家StilianosE.Kountakis教授联合举办的鼻内镜手术及慢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10月23~26日在广州举行。

  • 标签: 内镜手术 国际研讨会 手术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不孕不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不孕不育7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改善与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孕不育的患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心理障碍情况,而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不孕不育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轻型颅脑损伤导致老年患者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硬脑膜下积液6例、气颅3例、低颅压3例。结论对有症状的老年患者,要详细询问是否有外伤史,头颅CT扫描是很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首选检查,对于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要积极防治手术并发的发生。

  • 标签: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老年患者 锥颅 钻颅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通过三维重建CT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患者的咽鼓管解剖,结合咽鼓管测压结果分析CSOM患者的咽鼓管特点及与咽鼓管功能相关性。方法收集CSOM患者60例(68耳),其中行咽鼓管测压检查示咽鼓管功能不通33耳,为不通组;咽鼓管功能通畅35耳,为通畅组。正常对照组6例(12耳)。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分别行颞骨静态及Valsalva后CT扫描,并作咽鼓管三维重建,测量并比较三组软骨部全长、静态下软骨部开放区域、Valsalva后软骨部开放区域、软骨段与骨段之间的角度。结果CSOM患者咽鼓管畅通组与不通组均较对照组全段软骨短(F=4.771,P=0.001),静态咽鼓管软骨段开放长度短(F=5.110,P=0.008),Valsalva后软骨开放长度短(F=5.214,P=0.008),但咽鼓管畅通组与不通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咽管软骨段与骨段之间的角度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7%CSOM患者存在咽鼓管骨段结构异常。结论CSOM患者咽鼓管全段软骨、静态开放、Valsalva后开放长度均短,且部分存在咽鼓管骨段结构异常。咽鼓管三维CT重建可直观显示咽鼓管异常结构及软骨段开放情况。

  • 标签: 咽鼓管 三维重建 中耳炎 声导抗测试
  • 简介:目的分析缬沙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将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将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住院总耗时(18.21±2.01)d、症状改善时间(10.21±1.05)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缬沙坦 慢性支气管炎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我国早期慢性肾脏病人群的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4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所测GFR为金标准,表示为eGFR;用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MDRD方程估算患者GFR,比较两种方程在CKD2期及3期的准确性和95%一致性。结果在CKD2期,两者在15%、30%和50%准确性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EPI方程95%一致性范围要优于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CKD3期,两者在15%准确性方面也无明显差异;但在30%和50%方面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要优于EPI方程,且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95%一致性范围要优于EPI方程。结论EPI方程与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比并无优势,可能仍需进行改良以更符合我国人群。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 EPI方程
  • 简介:耳硬化(otoscler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迷路包囊骨海绵样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又名耳海绵化(otospongiosis)。其颞骨病理表现为骨迷路包囊灶性骨质吸收,髓腔扩大,血管增多,呈海绵样变,破骨、成骨现象可同时存在。

  • 标签: 耳硬化症 CO2激光 手术治疗 镫骨 海绵样变性 径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对控制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高血钾的影响。方法通过化验单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有针对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加强宣教,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认识到控制血钾的重要性。结论健康教育对控制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高血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 高血钾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神经官能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及常见心律失常类型。方法对我院60例门诊及住院心神经官能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跟踪监测并对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心神经官能中室上性心律失常38例(63.3%),室性心律失常16例(26.7%),阵发窦房结至交界区游走性心律26例(43.3%),房室传导延迟10例(16.7%),ST-T改变36例(60%),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改变50例(83.3%)。体力活动和工作忙碌时心电图正常54例(90%)。心电图改变多发生在入睡前、欲醒、刚醒、中午和夜间。在症状严重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数据偏低SDNN(127±15.8ms)、SDANN(121±18.2ms)、AMSSD(35±15.0ms)、PNN50(14±12.1%);病情好转症状消失心率变异性数据上升较明显SDNN(145±37.6ms)、SDANN(131±27.6ms)、RMSSD(39±15.3ms)、PNN50(17±12.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小时总心搏、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平均心率在症状严重时较高,在症状明显好转或症状消失时均下降。结论动态心电图跟踪监测能发现心神经官能独特的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为尽早明确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心神经官能症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