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年龄分布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及制定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l2月就诊的患者9521例,利用PCR技术对生殖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标志物进行检测,根据年龄分为6组,并针对各组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CT-DNA总异常检出1031人,异常检出率10.8%,小于等于20岁年龄组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为21~25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20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最高,应当受到临床及保健医生重视,并且加大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年龄分布 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尿培养念珠菌完成后的菌种的分布情况以及菌种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于在我院从1567份尿标本中进行分理出的100株的念珠菌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于所有的念珠菌进行相应的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于菌种鉴定的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念珠菌种白色念珠菌45株,占45%,热带念珠菌34株,占34%,光滑念珠菌16株,占16%,近平滑念珠菌4株,占4%,葡萄牙念珠菌1株,占1%。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能够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100株念珠菌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极高,敏感率为97%和99%。而对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以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为62%,75%和74%。结论分立完成后,最为常见的三种念珠菌的菌种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同时这一类的念珠菌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会呈现出一种极为敏感的情况。

  • 标签: 尿培养念珠菌 菌种分布 药物敏感 分析
  • 简介:摘要肺结核属于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结核病的发生由于具有聚集性,有高发区和低发区之别,对于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的分析,对于肺结核疾病的重点防控区域的识别、预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发病空间 聚集分布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撕裂患者核磁共振影像观察测量,研究ACL撕裂患者核二级表现特征,分析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55例膝关节ACL撕裂患者行核测量,测量的参数包括胫骨前移程度、PCL弓形弯曲情况、骨挫伤位置以及是否有特殊骨折(Segond骨折,半膜肌腱撕脱骨折等)。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核测量结果显示83.6%(46/55)的ACL撕裂患者伴有胫骨前移的表现(移位>5mm),70.9%(39/55)的患者伴有PCL弓形弯曲,69.1%(38/55)的患者伴有骨挫伤,胫骨前移与PCL弓形弯曲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另外,大部分ACL撕裂患者伴有明显的骨挫伤。结论在MRI上,当前交叉韧带显示不好时,二级表现可以进行辅助诊断,这些二级表现的出现对前交叉韧带的治疗、康复、预后也许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韧带撕裂 核磁共振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敏感加权成像应用于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中的诊断价值评价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3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扫描方式为T1加权、T2加权、弥散加权、T2FLAIR、SWI序列扫描。对比所有患者的不同加权成像敏感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扫描方式均有不同的诊断结果,但总体来看SWI扫描的诊断敏感性较其他几种方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具体出血状况及发现一些隐匿性出血,但应用何种序列进行扫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进行选择,必要时还需要选择多种诊断方案开展诊断,这样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磁敏感加权 颅脑 出血灶 应用价值 诊断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多发性硬化(MS)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脑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区相位值。结果试验组的脑干、顶叶、额叶、枕叶及小脑的相位值分别为(2035.32±530.13)、(2013.35±510.54)、(2001.25±509.73)、(2052.04±524.81)及(2036.39±526.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脑干、顶叶、额叶、枕叶及小脑的相位值分别为(2080.21±528.23)、(2055.03±520.87)、(2050.46±523.57)、(2079.42±518.19)及(2077.34±529.5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敏感加权成像(SWI)有助于提高对脑多发性硬化病灶病理认识,进而能够更好地对脑多发性硬化进行诊断。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多发性硬化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T2WI-TSE序列、SWI序列扫描,比较两种序列扫描后结果及铁环征、直径大小。结果本组行SWI序列扫描检出量比T2WI-TSE序列高(P<0.05);SWI序列铁环征率比T2WI-TSE序列低,且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直径比T2WI-TSE序列大(P<0.05)。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经MR敏感加权成像诊断具较高价值,可提高血管瘤检出率,且影像学特征明显,诊断敏感性高。

  • 标签: MR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海绵状血管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颅刺激仪治疗失眠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患者应用经颅刺激仪治疗时,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经颅刺激治疗对改善精神病患者睡眠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46例,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加上经颅刺激治疗,治疗时间为半个月,三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患者的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早醒延迟时间明显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刺激治疗对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明显改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颅磁治疗 精神病患者 睡眠状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多对核、实行标本的骨纤维管横纵径的测量对比,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由新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经防腐处理的脊柱实性标本20套和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磁片,分别测量骨纤维管横纵径,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发现实性标本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L1~L5其长度分别为6.15±0.75mm、6.48±0.89mm、7.32±1.03mm、7.65±1.12mm、8.21±1.23mm;MRI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L1~L5的长度分别为6.03±1.05mm、6.52±0.83mm、7.49±1.2mm、7.63±0.82mm、8.37±1.34mm;实性标本测量与MRI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长度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中观察到脊神经后支走形、直径,对临床治疗定位参考有意义。结论实性标本测量骨纤维管结果较与核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骨纤维管 实体标本 核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部血管畸形患者,观察选择MRI敏感成像(SWI)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2月脑部血管畸形患者28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分别实施T1WI检查、T2WI检查、3DTOF检查、SWI检查以及增强扫描。将最终SWI检查结果同常规MRI检查结果实施临床对比。结果在所有患者中,表现为动静脉畸形的患者15例,表现为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6例,表现为脑静脉畸形的患者5例,表现出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2例。通过SWI检查,针对所有的畸形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显示,主要包括患者表现出较小的畸形病灶,但是无法将患者表现出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进行全部显示,通过3DTOF方法可以对患者所表现出较大的脑动静脉畸形进行充分显示。通过不同MRI检查技术针对海绵状血管瘤以及脑静脉畸形实施检查,最终发现在临床检出率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以SWI获得的临床检出率最高。但是针对动静脉畸形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在临床检出率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畸形表现较小的患者选择SWI技术进行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优势,针对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显示,并且配合MR序列对患者进行检测,最终针对患者表现出每种类型的脑血管畸形情况可以进行准确诊断。

  • 标签: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技术 脑部血管畸形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三个校区5个学生和教工食堂2009~2010年蟑螂的种样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为开展蟑螂防治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将捕获蟑螂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2年共调查捕获蟑螂成虫和若虫1503只,经鉴定隶属2科2属3种,有德国小镰、关洲人镰、黑胸人镰,以德国小镰为优势种,占捕获蟑螂总数的93.02%;蟑螂总密度为0.56只/张,总的侵害率为26.56%;以学生食堂蟑螂密度和侵害率为最高,分别占0.68只/张和36.03%;季节消长有明显的季节性,以7~9月为活动高峰。结论基本掌握了学校食堂蟑螂的种样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

  • 标签: 蟑螂 种群构成 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尿液细菌培养,来监测分析尿路感染患者常见的致病菌分布状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获得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尿标本中共分离细菌340株,其中220株革兰氏阴性菌(64.70%),105株革兰氏阳性菌(30.88%),15株真菌(4.41%)。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总数中以革兰氏菌阴性菌为主。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应根据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必须遵守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保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方法取居住在保山市辖区45181名无偿献血者,采用正反定型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受检的45181名献血者,按红细胞上所含A、B抗原之不同,血清中所含抗A、抗B抗体之不同,归纳出保山市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的七个主要分类组及ABO血型分布频率。结论通过对保山市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的调查,得到保山市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特征及ABO血型分布频率的资料,填补了云南籍的阿昌族、布朗族ABO血型分布的空缺,填补了保山市11个世居民族ABO血型分布的空缺,将对保山市的输血医学、血型学、人类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保山 民族 ABO血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细菌分离按常规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12年版进行并判断结果。结果5231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1236株,占23.6%(1236/5231),革兰阴性菌2147株,占41.0%(2147/5231)。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分离菌株的第一位。葡萄球菌属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CNS(MRCNS)检出率分别为11.6%和39.5%,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VISA)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菌株。屎肠球菌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位居第1位(占32.1%),肺炎克雷伯菌位居第2位(占17.3%)。厄他培南对革兰阴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是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97%以上,呈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是3.7%和8.3%低于亚胺培南耐药率30.8%,对呋喃妥因、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的耐药率100%,并呈现广泛耐药株。结论微生物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用药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细菌耐药的关键。

  • 标签: 耐药性 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散光眼分布特征。方法对140例患童814只散光眼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分布、散光度等规律。结果远视、近视、混合散光眼数分别为656只(80.39%)、66只(8.09%)、94只(11.5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远视儿童中,复性散光所占比例最高{66.42%(542/816)},与组内比较,P<0.05。患童近视、远视、混合散光眼的散光度分别主要集中在(0.50~1.00)D、(1.25~2.00)D、(1.25~2.00)D,组内差异均显著。从整体上看,不同类型散光眼的散光度在(1.25~2.00)D范围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探寻学龄前儿童散光规律,可以保证儿童视力的正常发育,还可以尽早预防、治疗弱视,特别是对远视复性散光儿童,对其视功能发育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视力低下 散光眼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在我院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PA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我院临床分离的199株PA的临床分布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PA感染主要发生在针灸科,占39%,痰标本所占比例最高(61%)。药敏结果显示头孢呋辛酯、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均为100%。耐药率低于20%的有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PA是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部位及分布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统计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监测的常见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8例,其中院内感染9例,占23.68%;29例属于社区感染,占76.3%;感染发生部位呼吸道多见。病原菌种类检出率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例、鲍曼不动杆菌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溶血性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粪肠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氏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产气肠杆菌1例、产色葡萄球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并分析得出常见耐药菌标本分布情况、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结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涉及到医疗、护理、药剂、检验等多个学科,需要协同管理好每个环节,才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带来的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分布特征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细菌和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ICU送检的401份标本中的分离的159株细菌菌株,分离出的菌株及其耐药结果分析。结果在2年内分离159株细菌菌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101株)63.52%;其中以假单胞菌最多(51株)32.08%,大肠埃希氏菌(11株)6.92%;真菌(42株)26.42%,其中以假丝酵母菌为主(38株)23.90%;革兰氏阳性球菌(16株)10.06%中以葡萄球菌为主(8株)5.03%。体外药敏实验显示分离菌大多数具有广泛耐药和多重耐药特性。结论该医院ICU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应密切监测细菌耐药特点和耐药趋势,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医院感染爆发性流行。

  • 标签: ICU 细菌 真菌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