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RCP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干预中预康复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肝胆外科手术室选出54例行ERCP术患者(手术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抽签分成预康复组(预康复护理)和参照组(常规护理),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评分、焦虑感评分(SAS)、睡眠质量评分(PSQI)、住院时间指标。结果:预康复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SAS评分、PSQI评分略低于参照组;满意度评分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ERCP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干预中预康复护理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本院(以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近两年收治的进行ERCP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中选入7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达94.3%,高于对照组的68.6%,P<0.05,这些指标均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行ERCP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囊结石伴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胆囊结石伴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ERCP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ERC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取石成功率为90.7%,对照组取石成功率为79.07%,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急性轻型胰腺炎(经CT证实),3例血淀粉酶值升高,并发症发生率为9.3%;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肺部感染,3例血淀粉酶值升高,1例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与内窥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结合病例实际情况及自身技术因素,将两者结合使用能有效提高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后的护理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预防的影响。方法将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患者术后置入鼻胆管引流,对照组46例患者术后未行鼻胆管引流,分别于术后3h、12h、24h测定患者血淀粉酶,同时观察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值和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及治疗上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术后3h、12h及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腺炎发生率为8.69%,轻型6.52%,重型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9%、17.39%、8.69%(P<0.05)。结论鼻胆管引流能有效地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发生,良好的护理对降低其发生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在ERCP联合EST取石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ERCP联合EST取石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参照组(28名)和综合组(29名)。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参照组中9名非常满意(32.1%),13名较满意(46.4%),6名不满意(21.4%);综合组中13名非常满意(44.8%),14名较满意(48.3%),2名不满意(6.9%)。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3.1%(27/29)显著高于参照组78.6%(22/28)。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胰管支架及奥曲肽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采取诊治性ERCP的无胰腺炎高危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胰管支架组(28例)、奥曲肽组(30例)、对照组(22例),分别采取胰管支架、奥曲肽及氯化钠溶液预防胰腺炎。观察与记录三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PCT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胰管支架组、奥曲肽组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PCT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管支架与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有相似的效果,相比氯化钠溶液处理可以更好地减少胰腺炎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而且能缩短PCT降至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临床应用时可合理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左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左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组(D组,n=30)和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组(P组,n=30)。观察两组异丙酚用量,初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麻醉效果、呼吸抑制评分和HR、MAP、SpO2等。结果两组患者初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呼吸抑制评分无明显差异,异丙酚用量和术中体动程度P组大于D组P<0.05);麻醉满意度D组大于P组(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诱导后HR、MAP较诱导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进镜后恢复至手术前水平。结论地左辛0.05-0.1mg/kg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行ERCP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围术期护理对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75例ERCP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入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比对照组(27.03%)低,护理满意度(94.74%)比对照组(78.38%)高(卡方=6.607、4.341,P=0.010、0.037)。 结论:对ERCP术患者应用个性化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方法,并对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ERCP术治疗的患者共计48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明确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式,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有24例患者,另一组是观察组有24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常规护理、优质护理,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护理后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不良症状发生率、心理状况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中不良症状发生率为(8.33%)相对于对照组(25.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寡言、焦虑、悲伤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CP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本院诊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随机划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即参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生理机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有意义(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试验组则为10.00%,各数据间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可在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以预见性护理为主的护理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74例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借助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7)、实验组(n=37)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实验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时,以预见性护理为主,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出现,维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具备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取石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2023年1月-2024年3月,对ERCP下取石术患者60例展开研究,30例常规护理与30例护理配合,是对照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ERCP下取石术实施护理配合,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石利胆中药对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的胆石症患者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方法将144例行ERCP、EST、网篮取石术、ENBD术的胆石症患者随机分成化石利胆中药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及对照组,测定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胆汁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胆固醇(CH)、磷脂(PHL)和总胆盐(TBS)含量,并计算出致石指数(L.I.)、间接胆红素百分比(UCB%)和胆汁成石趋势综合值(z值),同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每3个月或出现腹痛症状时复查腹部B超、CT、MRCP检查。结果术后第1天,3组间的L.I.、UCB%、Z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Z值>临界值(44.7)。UDCA组和对照组术后第7天与第14天的L.I.、UCB%、Z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化石利胆中药组第7天UCB%降低(P<0.05);术后第14天,化石利胆中药组的L.I.UCB%、和z值均明显下降(P<0.05),z值<临界值;随访1年后,UDCA组和对照组胆石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石利胆中药组胆石的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化石利胆中药能调节胆汁成分,从而化石、抑制胆石形成,降低胆石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