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给予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在泌尿以及生殖系恶性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7月~2019.7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泌尿和生殖科进行实习的医生,所选取的人数为90例,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则在MDT模式下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比两组不同的教学效果。结果:在教学成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在教学考核评分数值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数值相对较高;在对教学结果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泌尿以及生殖系恶性肿瘤的临床教学中,采用MDT模式联合PBL教学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82例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泌尿系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降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腹腔镜组,各41例,分别行常规性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25.68±72.75)ml、住院时间(8.60±1.67)d、术后排气时间(20.25±4.14)h、下床活动时间(26.62±4.61)h,并发症发生率9.76%,均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1年生存率97.56%,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能有效提高术后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对患者机体侵袭性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简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段高度保守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可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通过与目的mRNA的3曚端非编码区(3'-UTR)互补配对,致使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正常情况下,miRNA参与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控,但当miRNA发生突变或表达水平明显改变时,机体也会随之发生异常。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对miRNA认识逐渐深入,发现它在肿瘤发生、肿瘤相关信号转导、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atto等[2]曾回顾总结了40余种miRNA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损失和肌肉力量下降为特点的进行性及全身性骨骼肌疾病。近年来,肌少症在泌尿系恶性肿瘤患者(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中发病率较高,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肌少症对泌尿系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就泌尿系恶性肿瘤与肌少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PCR技术检测男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病病原体的方式和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在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到我院接受检查的200例男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应用PCR技术对其进行了淋病双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性病病原体检测,并统计了患者的检测阳性结果。结果在此次检查中淋病双球菌感染患者有24例(12%),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有30例(15%),淋病双球菌感染患者有16例(8%),淋病双球菌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有10例(5%),淋病双球菌混合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有4例(2%),沙眼衣原体混合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有6例(3%),未发现三种性病病原体共同感染患者。结论PCR技术检测男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病病原体具有显著效果,适合被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男性泌尿生殖系出现急性创伤后,性功能受到的影响以及对创伤后需要采取的急诊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到 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 50例泌尿生殖系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然后再选取 50例健康的男性作为参考组。对研究组采取相关的急诊措施进行医治,同时与健康男性的性功能对比,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经过医治后,其性激素 E2、 T水平、 FSH、 PRL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其性交频度、阴茎勃起力度、性欲频度、勃起持续状态以及性生活满意度上也有明显的差异。除此之外,我院还对研究组患者治疗一个月以及一年后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进行了对比,其结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讨论:男性的性功能直接会受到急性创伤的影响,因此一旦发生泌尿生殖系急性创伤,就要在早期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这样才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其对性功能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男性泌尿生殖系急性损伤患者,采取临床干预,对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这段时间内,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男性患者250例,全部为泌尿生殖系急性损伤患者,对其进行研究。将其随机进行分类,分为研究组(n= 125)和对照组(n= 125)。对照组进行一般处理,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研究组除了按照对照组处理以外,再对研究组实行临床干预。治疗结束后,通过对比两者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两个月治疗结束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血清睾酮、促卵泡激素、催乳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062311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研究/徐宏贵…∥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126~130对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出现出血性膀胱炎(HC)的5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中发生11例HC(21%),发病时间为+2d~+25d。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C发病仅与年龄(OR=3.53,P<0.05)和巨细胞病毒感染(OR=4.31,P<0.05)有显著的相关性。采用充分水化、碱化尿液、选择性输注血小板、抗病毒和尿道膀胱冲洗等综合性治疗,全部病例均获得治愈。表1参13(张小冬)062312影像学检查在儿童膀胱输尿管返流中的应用/陈彦…∥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5).-473~476062313补体与小儿肾小球疾病/杨霁云…∥临床儿科杂志.-2006,24(4).-246~25006231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PBMCNF-κB活性水平与IL-8关系探讨/邓颖敏…∥临床儿科杂志.-2006,24(4).-264~26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和正常儿童IL-1β组核因子(NF)-κB活性及IL-8浓度最高,TPCK组最...
简介:910825尿细胞形态鉴别儿童血尿来源方法探讨/许亚欣…∥中华肾脏病杂志。-1990,6(5)。-289~290测肾小球性血尿患儿80例(年龄4~14岁),非肾小球性血尿者26例。发现尿细胞形态如环状、芽胞、穿孔三种形态为肾小球血尿特征性红细胞(GHCR)。按统计学原理和从临床分类计数误差,提出以下诊断标准:当GHCR>30%时肯定诊断,15~30%时初步诊为肾小球血尿,<15%诊为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尿比重越低,尿叶特征性红细胞百分比越少,越易漏诊。比重>1.016时98%病例可肯定诊断。一日4次检查可减少漏诊机会,有助于两类血尿的鉴别。参5(梁桂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