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尿控效果。方法12例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后,术后随访3~36个月,测定单次排尿量、尿流率、残余尿、储尿期回肠膀胱感觉、顺应性、稳定性、容量及排尿期回肠膀胱内压,回顾性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及B超结果。结果本组12例,年龄53~65岁,平均58岁。白天控尿良好11例,夜间控尿良好10例,总控尿能力良好10例。单次排尿量250~450mL。残余尿量0~50mL,平均30mL。最大尿流率17~22mL/s,平均19.4mL/s。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新膀胱尿流曲线为间断或低平尿流曲线。储尿期回肠膀胱感觉减退,稳定性较好。新膀胱容量270~410mL,平均374.6mL。储尿期膀胱内压9~18cmH2O(1cmH2O=0.098kPa),平均15.4cmH2O。顺应性31~39mL/cmH2O,平均35.4mL/cm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内压33~46cmH2O,平均39.7cmH2O。排尿期均为腹压协助排尿。结论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储尿囊压力低、控制排尿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尿流分流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探讨了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对患者康复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至2015年间所收治膀胱癌患者42例,均行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对其随访1年的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引流管护理;实验组进行一般护理、引流管护理、回肠新膀胱功能锻炼干预,随访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Spitzer的生活质量(QLI)评定量表1评分,获得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结果两组手术患者干预前Spitzer生活质量评定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差异比较,干预后Spitzer生活质量评定表评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回肠新膀胱功能锻炼干预,能很好的帮助患者达到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膀胱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效果和生存率影响。方法选择膀胱癌患者,患者例数50例,选择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均行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借助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而对照组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内压、膀胱容量、剩余尿量、并发症发生率、1年后生存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1年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的膀胱内压、膀胱容量、剩余尿量与对照组数据指标之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远期预后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全膀胱切除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例采用改良的全膀胱切除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仅有20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比国内报道水平偏低。其中有6例为新膀胱尿道吻合口漏,4例为新膀胱阴道瘘,2例为新膀胱皮肤瘘,手术晚期有2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2例患者出现膀胱结石,另外有4名患者出现泌尿道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愈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全膀胱切除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容易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导管护理要点不同的比较,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为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讨论了术后导管护理不同并作比较。结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30例全部治愈。2例出现发热。发热几天后经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后治愈。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3例全部治愈。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经新膀胱功能锻炼后能自行解尿。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各种导管比较多。左右输尿管支架、回肠膀胱引流管、回肠膀胱造瘘口等。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深受膀胱肿瘤患者欢迎的一种术式,术后尿管的护理,膀胱功能的锻炼是手术护理的关键,生活质量有了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前列腺侧包膜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单一术者完成的19例保留前列腺侧包膜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7.6(37~74)岁;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平均20.4(4~25)分。患者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cT2N0M0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所有患者术前检查未发现膀胱颈或尿道肿瘤;术前MRI检查未提示合并前列腺癌且血清PSA<2.5 ng/ml。在前列腺基底部两侧分别用电剪分离前列腺腺体和前列腺侧包膜至前列腺尖部,在两侧分别保留外科包膜或厚度为1~2 mm的前列腺侧包膜。术后1~2周行膀胱造影评估,如无明显吻合口瘘则拔除尿管。术后随访患者的控尿功能、性功能及肿瘤控制情况。结果1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279.9(225~345)min;术中估计出血量平均88.9(30~20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5.8(9~23)d。盆腔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23.3(11~42)枚。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病理均未提示合并前列腺癌。拔尿管后2周以及1、3、6个月日间控尿率分别为42.1%(8/19)、63.2%(12/19)、78.9%(15/19)、94.7%(18/19),夜间控尿率分别为36.8%(7/19)、63.2%(12/19)、73.7%(14/19)、89.5%(17/19)。术后3、6个月IIEF-5评分平均值分别为7.2(0~22)、10.1(2~22)分。术后平均随访10.1(5.4~26.1)个月,19例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严格选择的病例,保留前列腺侧包膜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控尿和性功能,其早期临床疗效良好。但该术式的远期临床疗效和肿瘤控制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包括腹腔镜手术组,开放性手术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减少、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缩短,明显的优于开放性手术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少,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比较快,而且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的为实验组,于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10.23?4.41)分和(30.05?10.3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1例膀胱肿瘤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现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1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患者均无发症出现,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充分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恢复期代膀胱功能的训练,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分析。方法在2010年到2013年共有32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引起并发症的患者在我院接收治疗,对他们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1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全方位的、复杂的、严谨的、人性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患者有14例患者对我院护理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虽然有一定的并发症,但是如果能得到全方位的、复杂的、严谨的、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与普通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的84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84例经膀胱镜活检或诊断性电切病理确诊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且后尿道及膀胱颈口活检未见肿瘤侵犯。术前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均≥21分。84例术前PSA均<4.0 ng/ml,直肠指检均正常,经直肠超声、MRI检查均未见前列腺结节,均排除前列腺癌可能。84例手术均由同一医疗团队施行。45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组),39例行普通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组)。RARC组45例,年龄53(50~67)岁;肿瘤临床分期为cT1期10例,cT2期21例,cT3期14例。LRC组39例,年龄56(52~65)岁;肿瘤临床分期为cT1期6例,cT2期23例,cT3期10例。RARC组与保护性功能有关的主要手术步骤:①探查腹腔脏器,显露盆腔,观察髂血管和输尿管,在输尿管髂血管交叉处旁开l~2 cm打开腹膜,沿髂外动静脉及闭孔神经周围行标准或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本研究遵循无明显可疑淋巴结转移者按标准范围切除两侧盆腔淋巴结,尽可能保护盆底的神经。②用机器人第3臂将膀胱提起,观察到隆起的精囊和输精管壶腹部后在该处打开腹膜,向两侧与已经打开的腹膜连通,沿输精管和精囊游离,交替提起输精管和精囊,打开狄氏筋膜,暴露前列腺后方。观察脐正中韧带,第3臂向下牵拉帮助暴露,打开腹膜至耻骨后,显露前列腺区。继续向下游离膀胱前间隙直到暴露盆筋膜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用Hem-o-1ok结扎两侧膀胱侧韧带并离断,于筋膜内层面切除膀胱前列腺,保留两侧血管神经束至前列腺尖部,暴露尿道,拔除导尿管后,于前列腺尖部用Hem-o-lok夹闭尿道并离断,创面彻底止血,取少量远端尿道组织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在切除前列腺时,不离断耻骨前列腺韧带,并行前列腺筋膜内切除。③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NVB),尽量避免损伤NVB。保留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侧韧带的NVB,保留1.2~1.5 cm长的尿道及尿道周边控尿结构,尽量用冷刀分离,用血管夹止血,保留少量的前列腺尖部组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IIEF-5评分和性伴侣性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普通腹腔镜,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RARC组和LRC组的手术时间[(313.5±31.9)min与(276.5±32.3)min,P>0.05]、术中出血量[(190.1±44.1)ml与(212.3±39.2)ml,P>0.05]、术后住院时间[(14.3±2.1)d与(15.2±3.0)d,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4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术后6、12个月RARC组的IIEF-5评分分别为(18.5±1.6)分和(18.6±2.4)分,均优于LRC组的(10.6±1.3)分和(11.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RARC组性伴侣的性满意度分别为44.4%(20/45)和51.1%(23/45),均优于LRC组的25.6%(10/39)和28.2%(1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RC相比,RARC+原位回肠新膀胱对患者术后性功能恢复更有优势,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及性伴侣的性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应用PDCA模式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4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到单号者为对照组,分到双号者为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PDCA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18.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模式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可最大限度地预防或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予以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与无管化兔头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选取1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与无管化兔头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取回肠50cm,在其中部将其剖开缝制成“W”形,形成新膀胱,其两端各流出5cm肠管,形状类似兔儿,其与新膀胱组合一起呈现为兔头形状,在两侧兔耳部放置2根输尿管,且输尿管中未放置支架管或者双J管,回肠新膀胱内未留置造瘘管,使其尿道断端与新膀胱底部相吻合,并在新膀胱中留置尿管。对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手术成功,其手术时间在310~530min之间,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肠粘连情况,经相应措施干预后病情明显好转,均未出现尿漏、伤口感染情况。结论经临床相关研究证实,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予以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与无管化兔头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具有较优的效果,在临床上可行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