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组建应用规范化手术室机动护士在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及降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东、西院区手术部的3 445台手术,东院区进行的手术为试验组(1 650台),采用规范化机动护士运行模式,西院区进行的手术为对照组(1 795台),采用一般手术护士运行管理及配合模式,观察比较2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医生护士满意度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手术护理质量中手术准备、器械管理、手术安全、环境管理评分分别为(9.14 ± 0.38)、(9.42 ± 0.37)、(9.64 ± 0.27)、(9.64 ± 0.27)分,高于对照组的(9.11 ± 0.36)、(7.99 ± 0.33)、(8.03 ± 0.39)、(7.98 ± 0.7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9~139.712,P<0.05)。试验组医生满意度为97.33%(73/75),高于对照组的91.67%(52/60),试验组护士满意度为99.00%(99/100),高于对照组的97.92%(90/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530、3.920,P<0.05);试验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9%(13/1 650),少于对照组的1.78%(32/1 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600,P<0.05)。结论手术室机动护士库的建立既可以缓解手术室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及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及医生满意度,同时减少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9月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30名作为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3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应用德尔菲法和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4月对来自5家医疗单位、1所护理学院的17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最终形成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职业素养、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术、岗位核心胜任力)、17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科学、有效,可以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提供借鉴,为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医学工作者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同感,为完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不同阶段医学工作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度、认同度、对个人职业前景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阶段医学工作者均存在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认知不足、不认同的现象;62.50%的医学工作者认为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会促进个人的职业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不完善、培训质量不高、地区差异性大等是不同阶段医学工作者认为存在最为普遍的问题。结论:建议加强宣传,提高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度;完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建立有效规范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以及加强对师资准入和师资培训的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 在肿瘤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应用微课的具体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肿瘤内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40名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其中20名住院医师接受传统临床教学,纳入到对照组,剩余20名住院医师在教学模式中应用微课,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住院医师的教学效果。结果 接受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组住院医师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践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在肿瘤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应用微课,能够显著提高住院医师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激发住院医师自主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整体实践能力,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清单在肿瘤科护理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开始/结束)76位来我院规培护士为研究对象,将规培护士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清单培训干预),观察两组规培护士操作正确率、缺漏发生率以及错误率。结果:经培训,两组护士操作正确率比较,观察组护士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缺漏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士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错误率比较,观察组护士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科护理规范化培训中对护士采用护理清单培训模式效果显著。可提升护士操作正确率,降低护士缺漏发生率以及错误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为提高康复医学住培管理效率,保证学员的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进行了基于手机平台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准化管理探索;利用微信、问卷星、微助教、钉钉等现已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及网络功能,构建高效、精准的康复医学住培管理体系。以手机微信为媒介,构建了住培基地管理框架;以问卷星为媒介,实现了学员信息录入、考核、评价、反馈体系构建;以微助教为媒介,实现了教学培训活动的互联网延伸;以钉钉为媒介,实现了学员个体化精准出科考核安排,实现了定制化培训学员技能操作安排及记录。通过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技术和培训方法,基本实现了康复医学住培基地对学员的精准、高效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DCA循环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OSCE)考核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东莞三局医院低年资护士60名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护士接受传统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观察组护士培训总内容与对照组护士一致,但具体培训方案采用PDCA循环制定,培训结束后采用OSCE考核模式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水平、科室护理质量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调查两组护士对于两种不同考核方式的意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分、护理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E评估护士临床技能得分(65.43±3.43)分,显著高于TEM考核方式(46.02±7.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资护士关于TEM和OSCE两种不同考核方式优点调查结果显示:10个条目中,"测试全部行为能力""增加护士焦虑感"2个条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8个条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DCA作为一种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可通过闭环方式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可如实反映护士临床技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等标准的心理测评工具,以及自编一般情况的调查表,对护士参与规范化培训前、规范化培训后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规培后护士的强迫、焦虑、人际敏感因子与规培前比较,呈现出明显提升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护士SCL-90的强迫因子与EPQ-N、P维度得分、TCSQ的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与EPQ-E维度得分、PSSS总分及TCSQ的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规培护士SCL-90焦虑因子与EPQ-N、P的维度得分、TCSQ的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规培护士SCL-90的人际敏感因子与EPQ-N、P维度得分、TCSQ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PQ-E、PASS总分、TCSQ消极应对均为规培护士SCL-90的影响因素。结论: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较差,而社会支持不足、消极应对方式和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将成为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