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改良式低张、加压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取采用低张、加压静脉肾盂造影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单纯加压静脉肾盂造影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显影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影满意比率为93/120对52/120(77.5%对43.3%)。不满意比率为9/120对29/120(7.5%对24.2%),雨率差异99%可信区间分别为8.3-60.1和3.4-30.0(均为P<0.01),诊断符合要求比率为111/120对91/120(92.5%对75.8%,X^2=12.50,P<0.001);结论与单纯加压法相比,改良式低张、加压静脉肾盂造影显像显影清晰,显影成功率显著增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术 低张 加压 山莨菪碱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从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并确定使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以病患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后时间差异为出发点,将其平均分为普通组、对比组,二者同样使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过程中,普通组延续使用传统手术室护理方法,对比组则使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方法,分别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长、手术时长、中出血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组病患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长以及手术出血量三项数据都明显小于普通组(P<0.05),对比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普通组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过程中,精细化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能够明显压缩病患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同时手术中的出血量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非体外 冠状动脉搭桥术 精细化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近年来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功能低下[1]。行冠状动脉搭桥(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前暂停还是继续使用阿司匹林,以及术后如何优选抗血小板药,一直是困扰临床治疗的问题。本文结合行CABG病人的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借助有效的血小板检测方法辅助抗栓方案实施,提出临床药师的监护建议。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血栓弹力图 临床药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46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抢救中心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收录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相关信息。对术前准备、中检查、术后护理提出护理策略。结果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完成急诊PCI,直接PCI成功率100%。术前病死率0%,中死亡3例(1.9%),术后住院期间病死率3.9%(6/155),其中因心血管原因死亡2例(1.3%)。术前、中、术后无护理并发症。结论PCI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认真做好护理配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能减少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护理中采用心电监护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9年7月--2021年6月的68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基础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和心电监护组(采用心电监护干预),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满意度和死亡率情况。结果:基础护理组和心电监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对照中,基础护理组为10(例)29.41%,心电监护组为2(例)5.88%,(x2=13.061,x2=0.002),两组有差异。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种护理中采用心电监护效果优良,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电监护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PTCA)术前及术后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0min、术后1d、3d的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的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内皮素、血栓素B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CA术后血浆内皮素水平30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d及3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血栓素B2水平30min、1d及3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增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浆内皮素会短暂下降,血栓素B230min后回到术前水平。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内皮素 血栓素B2
  • 简介: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其主要临床症状为:①持续发热5d以上;②四肢末梢变化: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炎 川崎病 血小板增多
  • 简介: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但作为有创性治疗方法,难免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因冠状动脉损伤或穿刺血管损伤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死亡、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穿孔和心律失常、穿刺血管并发症等,高度重视其预防,及时识别和紧急处理是减少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并发症 预防 穿刺血管损伤 血管并发症 冠状动脉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鞘管拔除后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措施,方法:120例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拔管前给予生理盐水静滴,拔管时局部使用利多卡因于鞘管周围浸润麻醉,对照组未经上述处理直接拔管。结果:预防组共发生血管迷走反射2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心血管迷走反射发生9例,发生率为15%,(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输注生理盐水可有效预防拔除鞘管后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鞘管拔除 血管迷走反射 预防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96例脑血管造影诊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围期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围期采用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图像成像质量、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脑血管造影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减轻患者围期的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模块化教育模式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疾病认知水平 治疗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全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接受健康检查者54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比较2组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部位(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旋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效果较好,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螺旋CT 钙化积分 诊断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是在再灌注后发生的一个动态过程,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后极有可能扩大梗死范围,导致心肌彻底坏死,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不利于患者预后,所以探讨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机制、诊断和防治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 标签: 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机制 诊断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