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包头市二级以上的医院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研究对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愿配合调查或从事护理工作未满1年者。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医院24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中国常模比较,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类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测评检出248名护士中符合筛查阳性标准者58人,占23.4%;不同科室护士SCL-90各类症状因子分比较,各科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外科、儿科、ICU监护室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目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不容乐观,呼吁全社会关心和爱护护士,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心理护理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均为30例。对比患者心理情绪、并发症差异。结果经为期3个月的干预,经心理干预,观察组心理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出现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利于调节患者心理情绪,维持患者营养,减少患者并发症,增强患者干预依从性,对患者心身健康有重大影响。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心理控制源与疲劳、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急诊科的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控制源量表、疲劳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心理控制源与其疲劳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相关性。具体而言,内控型心理控制源的护士表现出较低的疲劳水平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外控型心理控制源的护士则相反,表现出较高的疲劳水平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强调了提升急诊科护士内控型心理控制源的重要性,并建议通过心理培训和支持系统帮助护士应对工作压力,降低疲劳,改善心理健康。这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以便制定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护理人员管理策略。
简介:目的调查脑瘫高危儿母亲在长期照护患儿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问卷,对50例脑瘫高危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瘫高危儿母亲在SCL-90总分及除精神病性的8项因子分方面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不同脑瘫高危儿的母亲SCL-90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高危儿母亲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健康水平受脑瘫高危儿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的影响。治疗脑瘫高危儿的同时,应关注其母亲的身心健康,为其提供医疗、信息、情感支持等,以提高脑瘫高危儿母亲的心理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的50名医院护士,根据管理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实施了常规管理,心理管理组实施心理分析和干预。比较两组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院护士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心理管理组的医院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管理组医院护士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心理管理组医院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医院护士实施心理分析和干预相对于常规管理效果更好,可减轻护士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的价值。方法:病例是妊娠高血压患者,共90例,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常规护理组(45例):常规护理。心理健康护理组(45例):心理健康护理。探讨效果。结果:护理后,心理健康护理组的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更低[2.22%,同常规护理组的22.22%对比](p<0.05)。护理后,心理健康护理组的HAMA评分更低[(6.29±1.04)分,同常规护理组的(8.97±2.11)分对比](p<0.05)。护理后,心理健康护理组的护理满意率更高[97.78%,同常规护理组的77.78%对比](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接受心理健康护理,能够舒缓焦虑情绪,避免发生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