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研究抽取我院采集的血液样本(186份),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93份。本次乙组是常规处理,而甲组是对以往标本不合格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总结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结果甲组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血液检验标本的因素较多,相关人员应加强护理,确保标本合格。

  • 标签: 血液检测标本 不合格 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验科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检验的28520份血液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合格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28520份血液标本,退回的不合格标本共255例,不合格率为0.89%;不合格原因中,标本溶血比例最高,达到了34.51%,其次为标本凝固或存在细小血凝块、采血部位不当、采血量不标准,比例分别为21.96%、13.73%、13.73%。结论我院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偏高,应加强对护士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标本运送过程的监督,强化基本的护理技能训练等措施,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不合格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随机选取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常规进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选择同时期住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于生化质量有较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采集操作,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标本前处理流程个性化护理对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方法找出现阶段我院检验科标本前处理组流程的问题,综合实施采用真空管和条形码、优化离心过程、先离心后编号、增加标本处理批次这4项优化措施,评价总体效率。结果研究发现,优化后,可减少或省去编号、信息录入、吸样、离心归位等步骤的操作时间,减少出错的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结论优化标本前处理流程在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更是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高准确度的检测结果,适合在检验科工作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标本前处理流程 检验科生化组 人为操作 优化离心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质量情况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期间出现溶血、血量不足、脂血、没有及时检测等问题的患者各50例,分别将其定义定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上述患者均对血液标本进行再采集并确定不存在上述问题,分别定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对照4组。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液标本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各研究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血量不足、脂血、没有及时检测,均会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检查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使其明显异于真实值,使病情的诊断和检测质量受到干扰,因此临床工作中,要切实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各项操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保证及时送检。

  • 标签: 血液 标本 质量 凝血功能 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提高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并制作的微生物标本共19416例,检验样本阳性率并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阳性率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制作的样本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呼吸道微生物样本阳性率最高,阳性率达32.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液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综合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有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标本检验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不同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不一致,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床指导,加强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可提高检验阳性率。

  • 标签: 微生物 阳性率 临床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检验分析前质量出现问题的血标本120份,结合相关理论回顾性分析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医生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送检人员因素四大方面,其分别占到了45.0%、25.8%、15.9%、13.3%,患者自身因素居多。结论在对血标本进行检验分析前,应了解影响血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完善血标本质量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降低各因素对血标本质量的影响,保证血标本检验分析的准确性。

  • 标签: 检验分析前 血标本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工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8月开始至2017年9月间开展手术室标本品管圈管理方案,并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的手术室工作进行回顾性记录。评价管理前后的手术室标本应用质量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品管圈管理后,我院中标本混乱、放置序号混乱、数量缺少的情况较质量管理前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手术室标本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管理质量,减少在标本应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对于提高标本管理的效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标本管理 影响研究 管理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绝经期女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病患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40例在我院进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绝经女性,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对照组女性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女性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女性的护理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女性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满意度,观察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绝经期女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病患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女性的疼痛程度,缓解其焦虑程度,提高其满意度,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 标签: 节育器 心理护理 焦虑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10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健康者的血液标本,比较血液标本放置0h、1h、2h、3h、4h的Na+、K+、Ca2+、Cl-和CO2CP检测结果。结果与0h相比,Na+、K+、Ca2+、Cl-在1h及2h的检测值稍有升高,CO2CP在1h及2h的检测值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K+、Ca2+、Cl-在3h及4h的检测值明显升高,CO2CP在3h及4h的检测值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血液标本完成后,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增加,电解质的实际检测值与实际正常值相偏离,因此应尽量在血液标本采集2h内进行检测,以确保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电解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12月共170份血液标本,应用一次性真空采集管,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液5ml,将采血时间进行记录。结果标本放置4h、8h、12h、24h指标与标本放置1h相比较,各个指标存在一定差距,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生化检验结果准确度越低,所以,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增强人员和设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 标签: 放置时间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采集血液标本中高脂血标本是常见的类型,虽然其并不会对所有检查项目都造成干扰,但其对临床一些检验项目如生化检验、血凝检验、放射免疫检验等的检验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指导临床疾病诊疗。本文在探讨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分析高血脂标本产生的原因,并总结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某些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同时提出应对和消除这种干扰的措施,从而期望减少临床高脂血标本及其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提高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便能很好的指导临床疾病诊疗。

  • 标签: 高脂血标本 临床检验 干扰 消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HBsAg结果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30例HBsAg(+)和30例HBsAg(—)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标本均进行常规检测及溶血后检测,观察溶血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两次检测均为(+),对照组非溶血检测为(—),溶血检测HBsAg(+)10例,HBsAg(—)20例。结论标本溶血后对HBsAg(+)检测结果无影响,但是会导致HBsAg(—)出现假阳性,溶血标本不宜进行HBsAg检测。

  • 标签: 标本检测 溶血 乙肝表面抗原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处理措施的观察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在门诊进行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将正常标本作为对照组,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对于生化检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结论在进行检验的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防止溶血,对标本应该妥善处理以及保存,严格把握血液质量,减少误差,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常规生化检验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手术病理标本留置过程中登记缺陷发生率。方法根据我科现使用的电子打印病理标识大小及《广东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标本的管理要求,进行手术病理标本登记本再设计和优化。结果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留置登记缺陷率,实验组即新手术室病理标本登记本使用后病理标本相关的登记缺陷率显著降低,由7.34%下降至0.90%,P<0.01。结论新设计的手术室病理标本登记方式操作简单、省时、错误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理标本 标本登记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引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相关原因,制定对应性预防措施干预。方法纳入本院近年血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标本40份,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诱发误差原因并总结制定对应预防措施。结果常见引发血液标本误差产生原因如下采集因素影响、检验原因影响、送检原因影响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结论在进行血液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会导致医生难以准确诊断和掌握患者病情,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血液采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强化对患者健康宣教力度,最大可能降低误差发生。

  • 标签: 血液检验 误差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实验诊断的所有检验项目会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实验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可靠,质量控制已成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开医嘱,患者准备,采标本,送标本,到写报告,发报告要经过很多环节,所以要避免这些环节的差错,必须实行质量保证,即对标本检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而正确的标本留取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前提。

  • 标签: 标本留取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体检者均在空腹情况下抽取6mL静脉血,将其分别放置在两支试管中,每支均3mL。对其中一支试管中血液标本进行人工溶血(观察组),另一支试管不进行溶血(对照组)。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标本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标本的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氨酶)、CHOL(总胆固醇)、BUN(尿素氮)、CREA(肌酐)、ALP(碱性磷酸酶)、GLU(葡萄糖)、LDH(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结果两组标本经检测显示,观察组标本的AST、ALT、CHOL与LD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标本的ALP与GL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UN、CREA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中如果出现标本溶血,对其检测中的许多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生化检验的准确性需尽量避免发生标本溶血。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结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