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的内热针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肌筋膜微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 。 方法 选 4 0只家兔, 造成左下肢 股二头肌慢性骨骼肌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 4 组,治疗 1 组 10只, 针直径 0.5mm ; 治疗 2 组 10只, 针直径 1.1mm ; 模型对照 组 10 只 和正常对照 组 10 只。治疗 1 组、 治疗 2 组 使用相应 直径内热针进行内热针治疗;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不进行干预。 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内热针治疗(时间 20分钟)前后各组 目标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对各组相应肌肉组织取材,进行 HE 染色。 统计分析各组 血流速度 变化并 进行各组间的方差分析 ,电镜下观察肌肉组织 HE 染色结果。 结果 治疗 1 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为 [0.205±0.137 ( mm/s)] 、 [0.308±0.203 ( mm/s ) ], 治疗 2 组分别为 [0.198±0.103(mm/s)] 、 [0.439±0.129(mm/s] ,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1 ;正常组和模型对照组前后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间血流速度改变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间治疗 2 组血流速度变化最大。肌肉组织 HE 染色结果表现两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瘢痕样组织范围较小,肉芽组织再生较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筋膜手法治疗在盆底肌过度活跃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20年 5月在我院产后 42天检查并确诊活跃型盆底肌功能异常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 120人。随机分为 3组:单纯电刺激治疗组为 A组 40人,单纯肌筋膜手法治疗组为 B组 40人,电刺激 +肌筋膜手法治疗组为 C组 40人。三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三组产妇在治疗前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及盆底筋膜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治疗后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快肌、慢肌、 60秒耐力测试均有提升, C组、 A组 >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A组与 C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P> 0.05);治疗后,后静息值 C组 >B组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治疗后肌筋膜疼痛评分观察 C组、 B组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B组与 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肌筋膜手法治疗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底肌后静息,改善盆底肌筋膜疼痛,较单纯电刺激或单纯肌筋膜手法治疗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冈下肌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10月到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将冈下肌MTrPs误诊为CSR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有28例冈下肌MTrPs误诊为CSR的病例,所有患者都做过颈椎CT或核磁检查,但在确诊冈下肌MTrPs前均未做过肩后部体格检查。患者疼痛范围主要集中在肩、上臂及前臂的桡侧(89.3%),以单侧发病为主(89.3%),冈上肌MTrPs多为2~3个(67.8%),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在干针治疗后显著下降[(2.7±1.4)分和(6.1±1.3)分,P<0.05)],总体治疗有效率(VAS评分下降超过50%)为82.1%。结论忽略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而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是导致冈下肌MTrPs误诊为CSR的重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采用压痛点注射镇痛液治疗,观察组在压痛点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压痛点注射和体外冲击波均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软组织张力(软组织位移距离)、疼痛程度[目测类比法(VAS)]、压力痛阈[压力痛阈测试(PPT)]以及功能障碍程度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软组织位移距离值、VAS评分、PPT值和DO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软组织位移距离值(包括施加1 kg和施加2 kg时的位移距离)、VAS评分、PPT值和DOI评分分别为施加1 kg(6.53±1.18)mm、施加2 kg(5.57±0.90)mm、(2.35±0.94)分、(63.48±14.35)N、(10.23±3.4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压痛点注射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可显著增强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腰部的软组织张力,缓解疼痛程度,提高压力痛阈,改善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后腹直肌分离症使用针灸结合肌筋膜重整方式的康复疗效。方法 临床研究对象选择2021.03~2023.03在我院接受产后腹直肌诊治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进行诊治,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筋膜重整方式进行诊治,观察两组患者双侧腹直肌间距、腹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诊治前两组患者脐上3cm、脐水平及脐下2cm双侧腹直肌间距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双侧腹直肌间距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前两组患者脐上3cm、脐水平及脐下2cm腹围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腹围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SDS、S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总满意率(96.67%)相对于对照组(80.00%)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93.33%)相对于对照组(73.33%)更高(P<0.05)。结论 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症患者采取针灸结合肌筋膜重整方式一方面有利于缩小腹直肌间距、降低患者腹围、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治护理满意度、提高康复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提倡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盆底肌高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的20例产后盆底肌高张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肌康复治疗,包括凯格尔运动指导、生物反馈治疗)和实验组(采用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磁电治疗包括磁刺激和电刺激,肌筋膜手法由专业治疗师操作),两组均接受相同健康教育并记录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盆底肌张力评估(对照组:75.0±2.5,实验组:86.7±0.7)、盆底功能评分(对照组:77.3±0.6,实验组:88.7±0.4)。结论: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盆底肌高张效果显著,能改善盆底肌张力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92例腰肌筋膜炎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深层肌肉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比较2组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应用于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治疗中,可缓解疼痛, 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