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诊所收治的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热疗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肌筋膜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确切,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僵硬,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配合针灸,理疗治疗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的组合疗法。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微波,热敷,针灸等治疗;试验组34例给予微波,热敷,针灸并联合三黄膏外敷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一周。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的积分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RI、VAS、PPI积分都显著性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PRI、VAS、PPI积分更低(P<0.01)。试验组治愈率为38.2%(13/34),对照组治愈率为12.1%(4/33),试验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针灸,理疗等传统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斜方肌患者随机分为5组,1组在激痛点注射生理盐水,2组在人体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3组在中上斜方肌(E点)注射生理盐水,4组在E点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5组在E点和斜方肌下部进行0.5%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F点),对比五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主、客观疼痛程度。结果五组患者治疗前的主、客观疼痛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5组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客观疼痛程度均较其他四组患者轻,其次为4组患者、2组患者,1组、3组患者的主、客观疼痛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多点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加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髋关节后外侧入路,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取带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于凿除后缘部分骨皮质的股骨颈骨折的后方,然后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3月后扶拐下地功能锻炼,治疗25例血运损伤较重的移位股骨颈骨折。结果25例经1.5~5年(平均2年6个月)随访,股骨颈骨折均在6个月~1年内愈合。其中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另一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Ⅳ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早期股骨颈骨折,固定牢固,提供了血运丰富的骨瓣,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是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78例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fasciitis,N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NF是临床病例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NF的临床资料、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及临床病理诊断情况。结果结节性筋膜炎多见于上肢前臂,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肿块小、边界模糊、生长迅速、质硬或韧,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为“S”形漩涡状纤维母细胞,C形或不典型车辐状排列,细胞无多形性,核易见分裂,边缘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不表达CD34、AE1/AE3、desmin、S-100,而表达α-SMA、MSA、Vimentin。结论结节性筋膜炎是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形态多样容易误诊为其它类型的软组织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避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