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代表了一类治疗上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肺癌,即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优先选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然而,作为EGFR突变中第三常见的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x20ins),对肿瘤治疗的反应与敏感突变并不一致,对TKIs整体反应不理想。本文介绍了EGFR ex20ins NSCLC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重点探讨了其对TKIs、化疗和免疫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的反应,以期能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则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5%左右。在所有NSCLC患者中,约30%初诊时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但目前国内外指南较少关注该类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尤其是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分子检测、辅助治疗及随访管理,均欠规范且存在诸多争议。而近期奥希替尼辅助治疗Ⅲ期全球注册研究(ADAURA)、吉非替尼辅助治疗Ⅲ期研究(ADJUVANT)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优化的靶向治疗方案。鉴于此,本指南在充分吸收全球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经多学科专家组的反复讨论,针对Ⅰ~ⅢB期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诊断、分子检测、辅助治疗、术后管理等问题进行规范,以期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WARM(whole,assessment,revaluation,management)模型的早期跨学科姑息支持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疼痛和营养状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为晚期NSCLC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标准抗肿瘤治疗组(SC组,n=30)和早期姑息治疗组(EPC组,n=30)。SC组患者接受标准抗肿瘤治疗;EPC组除接受标准抗肿瘤治疗外,还接受由肿瘤专科医师、姑息治疗护士、营养医师以及心理医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提供的综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心理状况[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以及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9(PHQ-9)]、营养状况[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价量表(PG-SGA)]及癌性疼痛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结果最终共45例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男24例,女21例,年龄38~82(60.5±1.7)岁;EPC组23例,SC组22例。EPC组治疗后6个月FACT-L量表得分为(122.3±1.6)分,优于SC组的(111.8±2.1)分(P<0.001)。EPC组与SC组相比具有更轻的HADS 焦虑量表评分:(1.1±0.3)比(2.9±0.4)分(P<0.001),更轻的HADS 抑郁量表评分:(0.7±0.3)比(3.6±0.4)分(P<0.001)。EPC组患者无抑郁率为100.0%(23/23),优于SC组的45.5%(10/22)(P<0.001)。SC组治疗后重度营养不良率为40.9%(9/22),中度营养不良率为50.0%(11/22),无营养风险率为9.1%(2/22);EPC组治疗后中度营养不良率为60.9%(14/23),无营养风险率升高为39.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结论基于WARM模型的早期跨学科姑息支持治疗可以提高NSCLC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和营养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中分别应用小剂量紫杉醇加顺铂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治疗,对比分析中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9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从我院挑选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均匀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以小剂量紫杉醇加顺铂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化疗与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毒性反应。结果治疗措施实施后,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P<0.05);骨髓抑制和放射性食管炎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主要急性毒性反应,其中多数毒性反应患者可耐受,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的情况。结论以小剂量紫杉醇加顺铂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不增加毒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而为进一步预防性抗凝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132例Ⅰa期NSCLC患者,男42例,女90例,年龄26~79(57±10)岁。术前术后均行下肢静脉超声,按照术后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11例)和非VTE组(121例)。比较两组间手术情况、检验指标、影像学信息、病理学信息等的差异,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VTE 11例(8.3%),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0例(90.9%),DVT合并肺栓塞(PE)1例(9.1%)。VTE组年龄大于非VTE组[(65±9)岁比(57±10)岁,P=0.009];两组术后第5天D-二聚体值及其较术前的差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8(1.55,5.15)比1.54(1.09,2.57),2.66(1.17,4.65)比1.34(0.78,2.04)](均P<0.05);VTE组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值(NSE)、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明显高于非VTE组[(21.54±12.37)比(14.72±5.75),(19.7±8.2)比(13.0±7.9)](均P<0.05)。两组在手术方式、影像学特征(肿瘤位置、血管集束征等)、病理学信息(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是VTE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OR=1.306(95%CI:1.000~1.600),P<0.05)]。结论Ⅰa期NSCLC患者术后VTE发生率约为8.3%,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可能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VTE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框/WD-40域蛋白7(FBXW7)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25例,男70例,女55例,年龄[M(Q1,Q3)]为64(57,70)岁;收集其临床治疗及预后资料,分析FBXW7突变与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2)在cBioPortal数据库检索与免疫治疗相关的NSCLC数据集,共261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免疫治疗队列,男120例,女141例,年龄66(57,73)岁;其临床数据及基因突变数据均从cBioPortal数据库下载,分析FBXW7突变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和免疫治疗预后的关系。(3)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1 030例NSCLC患者转录组和基因突变数据进行后续分析,作为TCGA队列,男633例,女397例,年龄为67(60,73)岁;分析FBXW7突变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以及其影响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分子及其生物学功能。结果125例NSCLC患者中,FBXW7突变率为5.6%(7/125);7例患者的FBXW7突变类型均为截断突变,在接受免疫治疗后,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 1例,客观缓解率(ORR)为4/7,疾病控制率(DCR)为6/7。FBXW7突变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3.0个月(95%CI:7.0~22.0个月),优于FBXW7野生型患者的4.0个月(95%CI:2.0~11.5个月)(P=0.046)。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FBXW7突变型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临床获益更高。免疫治疗队列中FBXW7突变型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M(Q1,Q3)]为17.8(11.5,29.3)个/Mb,高于FBXW7野生型患者[5.7(3.0,10.4)个/Mb,P=0.001]。TCGA队列中,FBXW7突变型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为15.9(4.2,28.1)个/Mb,基因插入或缺失来源的肿瘤新抗原为192.5(70.8,535.0)个,单核苷酸突变来源的肿瘤新抗原为363.0(194.8,534.8)个,均高于FBXW7野生型患者的5.6(3.2,8.9)个/Mb、53.0(12.0,131.0)个、83.5(34.0,178.0)个(P=0.002、0.008、P<0.001),表明FBXW7突变型肿瘤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可能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免疫。FBXW7突变与T淋巴细胞的激活有关,表现为T淋巴细胞受体复合物与信号传导的激活。进一步对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分析发现,FBXW7突变型肿瘤的CD8+T淋巴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浸润率分别为10%(8%,14%)、8%(4%,11%),均高于FBXW7野生型肿瘤的7%(4%,12%)、4%(1%,8%)(P=0.049、0.046)。结论FBXW7突变型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临床获益更高,FBXW7基因突变具有作为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的可能性。
简介:摘要目的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中分别应用小剂量紫杉醇加顺铂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治疗,对比分析中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9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从我院挑选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均匀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以小剂量紫杉醇加顺铂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化疗与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毒性反应。结果治疗措施实施后,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P<0.05);骨髓抑制和放射性食管炎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主要急性毒性反应,其中多数毒性反应患者可耐受,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的情况。结论以小剂量紫杉醇加顺铂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不增加毒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氩氦刀冷冻消融(CYA)与射频消融(RFA)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Ⅰ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39~85(63.6±10.1)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YA组(38例)和RFA组(5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疼痛情况、局部进展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YA组手术时间长于RFA组[(73.5±17.2)比(51.4±18.7)min,P<0.001],CYA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RFA组[0.53±0.89)比(3.44±2.44)分,P<0.001)]。CYA组和RFA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3个月和52个月。随访期间,CYA组和RFA组的局部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12/38)比25.0%(13/52),P=0.491]。两组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5%CI:40.3~55.0)个月比44(95%CI:37.2~54.1)个月,P=0.649];两组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两组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出血和胸腔积液,CYA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与RF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1%(16/38)比28.8%(15/52),P=0.191],其中CYA组胸腔积液发生率高于RFA组[26.3%(10/38)比5.8%(3/52),P=0.006],气胸和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5/38)比13.5%(7/52)和15.8%(6/38)比9.6%(5/52),均P>0.05]。结论CYA和RFA治疗Ⅰ期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A术中疼痛相对较轻,但手术持续时间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辅助免疫治疗对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术前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30例肺癌患者的资料。对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比较新辅助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年龄为(61±8)岁,均为男性。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43%(13例),完全病理缓解(pCR)率为37%(11例),疾病控制率(DCR)97%(29例),客观缓解率(ORR)67%(20例)。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59±0.63)L,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FEV1%pred)为85.27%±15.86%,均高于治疗前[分别为(2.48±0.59)L、81.73%±15.94%](P=0.013、0.022)。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为(3.59±0.77)L,高于治疗前[(3.47±0.76)L,P=0.036],而治疗前后FEV1/FVC和FVC占预计值的比例(FVC% pr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4、0.344)。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的比例(DLCO%pred)由治疗前的83.61%±13.10%下降到治疗后的78.69%±13.85%(P=0.023);DLCO%pred下降组与未下降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比0/6;P=0.546)。结论新辅助免疫治疗能够增加MPR和pCR率;明显提高FEV1及FEV1%pred,但也导致DLCO%pred下降;新辅助免疫治疗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as蛋白、FasmRNA的表达及Fas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鳞癌16例,腺癌26例),收集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重亚硫酸盐修饰及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Fas蛋白、FasmRNA的表达情况及Fas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5.71%,FasmRNA阳性表达率为45.24%,明显低于其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率(Fas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4%和85.71%,Fas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9%和90.48%)。非小细胞肺癌组织Fas基因甲基化率64.29%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0.95%和21.43%)。非小细胞肺癌Fas蛋白、FasmRNA分别与Fas基因甲基化呈显著负相关(Fas蛋白r=#0.471,P<0.01;FasmRNAr=#0.469,P<0.01)。结论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显著的Fas基因高甲基化,FasmRNA及Fas蛋白表达下调。非小细胞肺癌Fas表达与Fas基因甲基化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Fas基因高甲基化可能导致Fas基因失活,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导致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及免疫逃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至12月收治的128例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36例。入院常规检测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将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45%定义为CD4高表达组,<45%定义为低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所需时间、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PFS的影响因素。结果CD4高表达组疼痛控制所需时间[M(Q1,Q3)]为18.6(4.6,21.5)h,低于CD4低表达组的28.2(7.1,38.9)h(P=0.012);CD4高表达组吗啡用量[M(Q1,Q3)]为88.6(42.5,295.0)mg,低于低表达组的145.8(82.5,442.5)mg(P=0.010);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肠梗阻、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高表达组的OS和PFS[M(Q1,Q3)]分别为12.5(8.1,13.8)、8.5(3.1,9.4)个月,均高于CD4低表达组的8.6(4.1,12.9)、6.5(2.1,7.9)个月(均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4高表达是影响患者OS(HR=0.876,95%CI:1.224~6.641,P=0.004)和PFS(HR=0.675,95%CI:1.742~5.930,P=0.031)的保护性因素。结论CD4阳性T淋巴细胞高表达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时间更短,吗啡用量更少,OS和PFS更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SRS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n=21)和单独SRS组(n=25)。联合治疗组(33处病灶)接受安罗替尼联合脑部SRS,单独SRS组(35处病灶)仅接受脑部SRS。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颅内高压缓解率、颅内病灶治疗有效率、放射性脑坏死发生率及颅内无进展生存情况。记录联合治疗组安罗替尼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颅内高压缓解率为71.4%(15/21),高于单独SRS组的12.0%(3/25)(P<0.001)。两组患者颅内病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9%(17/21)和60.0%(1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联合治疗组的放射性脑坏死发生率为3.0%(1/33),低于单独SRS组的20.0%(7/35,P=0.030)。联合治疗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为(13.9±2.4)个月,长于单独SRS组的(11.4±1.8)个月(P<0.001)。联合治疗组安罗替尼用药时间为6(6,18)周。有1例患者发生Ⅰ级高血压,1例患者发生Ⅰ级手足皮肤反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21)。结论安罗替尼联合SRS能够有效缓解脑水肿,降低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