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外伤性肢体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外伤性肢体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 (2= 5.192, P = 0)023);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Lysholm、IKD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卡方= 7)954, P = 0。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是有效的。改善手术观察指标,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导致骨不连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病率有效低于对照组,因此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相比常规治疗更具有安全性,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有更高的治疗安全性,对改善手术指标、促进患者预后都有积极的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3B自锁托槽在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中的优势。方法选取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患者(拥挤度〈4mm)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2_3~17.5岁,分为两组,A组60例使用3B自锁托槽矫治,B组60例使用3B滑动直丝弓托槽矫治。记录两组排齐整平时问、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及牙弓宽度。结果A组排齐整平时间(5.1±1.7)个月,B组为(7.9±1.8)个月:A组平均复诊时间8周,B组为4周;A组复诊次数(7.00±1.09)次,B组为(16.00±1.43)次;A组总疗程(12.15±1.46)个月.B组为(17.49±1.8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均有显著变化,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的矫治中,自锁组治疗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明显低于直丝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共计64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按照随机分配成钢板组和髓内钉组,每组32人。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方面,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9.01分钟,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2.50分钟,两组间差异不显著。骨折愈合时间方面,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68周,髓内钉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20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在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方面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胫腓骨骨干骨折采取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并发症率。方法:以本院骨科收治的82例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为例,通过方便抽样法进行分组,各组有41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较低,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较早,术中出血量较少,HSS评分较低,P<0.0。结论:给予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显著效果,可显著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值得临床采纳及应用。
简介:摘要:作为制药的基础,发酵工程向来受到制药企业重视,基于 DCS 分散控制系统的发酵过程控制则属于近年来我国制药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新华 TisNet-P600 系统,并深入探讨制药企业发酵系统中新华 TisNet-P600 系统的具体应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