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长春瑞滨(盖诺)+顺铂方案同步在每一周期的化疗期间联合5次局部区域疗共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盖诺)+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毒性反应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3例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9例,有效率63.6%;对照组32例治疗完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有效率3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66.7%,对照组37.7%,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性反应方面,两组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0%和68%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51%和4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近期疗效,并能改善生活质量,而不增加毒性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热疗
  • 简介:目的研究磁感应疗联合利妥昔单抗对人淋巴瘤Daudi细胞的作用。方法研究磁性介质与人淋巴瘤Daudi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磁性介质的升温性能进行检测。将对数生长期的Daudi细胞分为对照组(只含等量溶媒)、磁感应组(加入磁性介质)、利妥昔单抗组(100μg/ml利妥昔单抗)和联合组(加入磁性介质和100μg/ml利妥昔单抗)。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Daud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audi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本实验过程中选用的空心不锈钢球,生物细胞相容性和发热效率良好,Daudi细胞的毒性等级为0或1级;与磁感应组、利妥昔单抗组相比,联合组Daud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高(P﹤0.05),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多(P﹤0.01),G0/G1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减少(P﹤0.01)。结论磁感应疗磁性介质应用于淋巴瘤治疗在细胞水平是可行的;磁感应疗单独使用可抑制Daudi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与磁感应疗联合应用时能够明显增强这种效应。

  • 标签: 磁感应热疗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人淋巴瘤Daudi细胞 CCK-8 增殖率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我国胃癌年发病患者数约为40万。占全球发病患者数的41%,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然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模式。胃癌根治术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术后采用何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目前仍有许多争议。成功的胃癌根治术除了肿瘤切除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外,消化道重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19世纪末,

  • 标签: 消化道重建 远端胃癌 重建方式 根治术后 胃癌根治术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在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科室行胃癌手术的患者,按照随访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访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微信随访。使用微型营养评定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评估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中患者营养不良和潜在营养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微型营养评定法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增高的均值、升高患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随访方式可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

  • 标签: 微信 随访 胃癌 加速康复外科 微型营养评定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45例皮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和/或随访结果,探讨18F-FDGPET/CT在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5例皮肌炎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率为33.33%(15/45),平均年龄为58.33岁,男∶女为2.1∶1。18F-FDGPET/CT发现恶性肿瘤的灵敏度、误诊率、特异度、漏诊率、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13.33%、86.67%、0、91.11%、78.95%、100%。肌肉/皮肤18F-FDG弥漫性代谢异常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6.84%(7/19),肌肉/皮肤18F-FDG局部异常代谢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28.57%(2/7),肌肉/皮肤18F-FDG代谢无异常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1.58%(6/19)。三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5%(3/20),无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48%(12/25)。两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肌炎是否伴有肌肉/皮肤代谢异常和恶性肿瘤发生率无关,对年龄较大且无间质性肺病的男性皮肌炎患者,18F-FDGPET/CT对于肿瘤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皮肌炎 肿瘤筛查 18F-FDG 间质性肺病
  • 简介:目的:观察手术加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33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手术加NP方案化疗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7例(21.2%);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9%~100%;胸腔积液缓解总有效率93.9%;1年存活率78.8%,2年存活率51.5%.结论:手术加NP方案化疗治疗癌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外科手术 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ransurethralelectrov印orizationoftheprostate,TV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TVP联合内分泌治疗的48例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晚期前列腺癌均行TVP手术。其中27例术中行睾丸切除,术后予抗雄药物康士得、福至尔或扶他胺治疗。21例未行睾丸切除者,常规应用药物去势(诺雷德、抑那通)联合抗雄药物(康士德、福至尔或扶他胺)。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SA明显下降,骨转移患者骨痛症状减轻,转移灶稳定。结论TVP联合内分泌治疗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前列腺癌 膀胱出口梗阻 内分泌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 简介:125Ⅰ粒子植入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新手段,通过125Ⅰ粒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具有靶向治疗作用和损伤轻、全身反应少等优点。目前已被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其原发病灶行姑息性植入治疗,可达到减轻肿瘤负荷,消除局部症状,从而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作用。

  • 标签: 粒子植入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姑息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采用BSD2000疗联合放疗、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化疗。试验组患者采用BSD2000疗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和50.0%(15/30),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SD2000疗联合放疗、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疗效,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观察。

  • 标签: 肺肿瘤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化疗 BSD2000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专业护理对胃肠道肿瘤腹腔转移患者腹腔灌注化疗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73例接受腹腔灌注化疗胃肠道肿瘤腹腔转移患者,每例患者共完成3次腹腔灌注化疗,5-氟尿嘧啶加奥沙利铂作为灌注化疗的化疗方案.患者分为专业护理组(39例)和传统护理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治疗疗效、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腹腔灌注化疗成功率100%.化疗毒副反应及灌注化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专业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专业护理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卡氏评分平均为(74.7±6.1)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70.1±9.0)分(P<0.05).专业化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分(87.4±9.6)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80.0±9.9)分(P<0.01).结论围手术期腹腔灌注化疗是胃肠道肿瘤腹腔种植转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专业化护理有助于腹腔灌注化疗安全进行,保证疗效并避免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胃肠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循环腹腔灌注化疗(CHPPC)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方法.方法我科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和8例胰腺癌患者,其中根治术后31例和9例晚期恶性腹水患者行CHPPC治疗,观察灌注前后的反应和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40例,随访时间3~18个月,20例肝癌根治切除后患者中,1例巨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8个月,1年累积复发率为8.0%;7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有1例肝内转移复发,复发时间术后9个月;其余根治病例无肿瘤局部、腹腔、腹膜、膈肌、大网膜等转移.9例恶性腹水患者经腹腔灌注化疗,7例腹水消失,2例腹水明显减少,症状缓解总有效率(RR)100%,其中2例已死亡,距灌注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10个月,最终无腹水出现,5例已存活6个月以上.CHPPC副作用包括4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白细胞下降,无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持续循环腹腔灌注化疗作为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一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晚期患者恶性腹水控制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腹腔热灌注 化疗 恶性腹水 肝胆胰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术中术后腹腔灌注化疗(CHPPC)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及结直肠癌(简称胃肠癌,下同)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00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术中术后CHPPC联合全身化疗组(治疗组,n=100)及单纯全身化疗组(对照组,n=100),治疗组行腹腔灌注保留化疗4次,之后行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单纯行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对两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腹胀及肌酐升高发生率(73%,14%)显著高于对照组(14%,4%),P均〈0.05,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组腹腔局部复发率(13%)显著低于对照组(33%),P〈0.05;远处转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VS.33%,P〉0.05)。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33%,P均〈0.05。结论胃肠癌术中术后进行CHPPC联合全身静脉化疗能改善局部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远期疗效,且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全身静脉化疗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研究诺维本(NVB)与疗联合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确定诺维本的工作浓度,并以该浓度进行化疗或与疗联合,计算24h细胞生存率,根据Veleriote法判断热化疗联合24h的作用效果;24h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和周期情况。结果:以24h时IC10-IC20的药物浓度作为试验的工作浓度,确定NVB对细胞系的工作浓度为10μg/ml。42℃单独疗和单独化疗均对该株细胞有抑制和杀伤作用(P〈0.05);42℃疗与药物联合抑制作用强于单独化疗组和单独疗组(P〈0.01);细胞周期分析发现42℃疗降低了S期细胞比例;单独诺维本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与单独化疗组相比热化疗组的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增多;对照组、疗组、化疗组、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7.9%、13.9%、29.1%。结论:42℃温热可以明显增强化疗药诺维本的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 标签: 肺癌 热疗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IPHC)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肿瘤(OET)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晚期OE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和IPHC。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各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后腹腔积液控制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于化疗后逐渐降低,时间和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术前和第4次化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第2次和第3次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级以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腔积液控制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3.8%,高于对照组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HC对晚期OET患者的腹腔积液控制满意,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卵巢上皮性肿瘤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抑郁患者的生活事件和心理防御方式特点及二者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筛选65例乳腺癌抑郁患者,与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对比;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cale,LES)、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乳腺癌抑郁组患者在LES中的总得分及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DSQ显示乳腺癌抑郁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而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方式.结论乳腺癌抑郁患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及其所采取的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乳腺癌抑郁 生活事件 心理防御方式
  • 简介:背景与目的:肺癌多发脑转移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全脑放疗(WBRT)和X刀(SRS)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总结分析肺癌脑转移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肺癌多发脑转移病例,比较其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结果:肺鳞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7%,高于腺癌及其它类型癌(P=0.020)。转移瘤数目≤3个者的有效率为71.9%,明显高于>3个者(P=0.031)。SRS+WBRT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77.8%,显著高于WBRT+SRS组及单纯WBRT组(P=0.026)。结论:低剂量X刀(SRS)治疗+WBRT对肺癌多发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优于WBRT+SRS和单纯WBRT,特别是副作用轻,患者耐受性好。

  • 标签: 肺肿瘤 脑转移瘤 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HIPEC)治疗晚期胃肠癌并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5例晚期胃肠癌伴有腹膜转移患者,行腹腔灌注化疗,观察其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灌注化疗。HIPEC术后短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80%(20/25),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20%(5/25),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无吻合瘘发生;Ⅰ~Ⅱ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5/20);轻-中度胃肠道反应为36%(9/25);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为24%(6/25);低蛋白血症占80%(20/25);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占4%(1/25);28%出现管周渗液(7/25);护理满意度为92%(23/25);随访4~15个月,中位生存期8.3个月。结论腹腔灌注化疗能有效控制晚期胃肠癌恶性腹水的发展。严格的规范化护理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热灌注 腹膜转移 恶性腹水 晚期胃肠癌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持续循环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方法27例恶性腹水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开腹及腹腔镜辅助下腹腔置管,先行持续腹腔灌注治疗(生理盐水2,000ml+顺铂50mg/m2)4次,于末次灌注化疗结束后排净灌洗液,经导管注入43℃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15mg+鸦胆油乳100ml后拔管.评估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持续循环腹腔灌注对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27例恶性腹水患者治疗后,腹胀症状明显改善,超声检查腹水显著减少.治疗组中完全缓解者18例,部分缓解者7例,稳定者2例,总体有效率高达92.6%(25/27).治疗过程中无Ⅲ或Ⅳ级严重毒副反应,无肠粘连和肠梗阻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持续循环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安全、微创、不良反应少而轻、近期疗效明显.

  • 标签: 循环热灌注 鸦胆子油乳 顺铂 恶性腹水
  • 简介:目的评价经动脉导管灌注高温生理盐水肝段凝固的效果。方法实验猪12头,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选用球囊导管阻断肝段动脉血流进行灌注,对照组高热灌注时不阻断肝动脉血流。根据灌注的温度每组再随机均等分为45℃、50℃、55℃(导管流出温度)3个亚组,每亚组各2头。灌注14d,将实验猪全部处死,取出肝脏进行病检。结果灌注后2wk,12头实验猪均存活,处死实验猪,取出肝脏,实验组共取得四个凝固灶,50℃、55℃亚组各两个。病灶局限于目标肝段,呈契形,尖端指向肝门,基底远高肝门,与邻近肝段分界清楚,由内向外见三层结构,分别为凝固坏死区、炎性反应区和纤维化区。对照组和试验组45℃亚组肝脏未见典型凝固坏死。结论经球囊导管阻断肝动脉血流,高温灌注高于50℃生理盐水,并维持10min,可使目标肝段发生彻底凝固性坏死。

  • 标签: 热灌注 肝癌 热凝固坏死 病理学 经动脉导管灌注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一系或多系的血细胞减少,患者可以出现贫血、发热、出血等临床表现,骨髓可表现为血细胞生成的质和量异常,出现病态造血,但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互并发的病例较少,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样缺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未见文献报道。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