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EB病毒(EBV)与p100/p5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病例标本及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EB病毒编码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00/p52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EB病毒阳性16例;其中EB病毒阳性16例中p100/p52蛋白表达阳性12例,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手段,检验EB病毒和p100/p52蛋白之间存在正性相关性(r=0.383,P<0.001)。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EB病毒与p100/p52蛋白表达可能存在相关性。
简介:目的:构建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方法:首先利用精细微加工法制作单个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先后构建了粘胶式以及夹具式2×5型传感器阵列。并自行开发研制自激式振荡电路、PESAV2.0版频率记录分析软件。将它们与计算机联用以构建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结果:成功地制造出了在气、液相中稳定振荡的单个传感器,构建的粘接式及夹具式传感器阵列各有其优缺点;自激式振荡电路有非常强的振荡能力,在液相中起振非常容易,其频率稳定度也可达实用要求。PESAV2.0版频率记录分析软件具有自行设置各初始参数,实时记录频率变化、自动绘制频率变化趋势图及分析结果等多项功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搭建起一个基因检测的技术平台,为临床上病原性微生物的检测以及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简介: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快速进展,极大地推动了医学与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身、防病治病提供了广泛的前景。面对21世纪这一高度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医学基础课程的教育不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只有将有关基因的基础知识与基因研究最新成果融会贯通,才能真正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观,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有强烈进取心、责任心的实用人才。并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对基因研究的艰苦历程以及参与研究的意义,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崇高的职业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胆囊扭转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收治1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探查(切除胆囊),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中,胆囊扭转应该排除手术禁忌证,及早手术探查。
简介:目的:主要是探讨Galectin-3蛋白及P27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组(40例)、不典型增生组(45例)、早期胃癌组(35例)、进展期胃癌(50例)的Galectin-3、P2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Galectin-3蛋白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1.8%,在分化较高与分化较低的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6%和69.8%。结论:Galectin-3蛋白及P2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没有明显相关性,但能通过检测两者会大大提高早期胃癌早诊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癌患者在临床上病理特征研究的过程中,确定微小miR-340-5p血清在患者体内的表达,并充分确定其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是否能够作为潜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方式的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分析,将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55例为肺癌患者,21例健康患者,其余32名患者患有良性的肺部疾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采用miR-340-5p检测,确定两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达水平,并根据研究过程中确定的表达谱进行比对,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临床参考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将t检验作为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的miR-340-5p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以及良性疾病患者,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miR-340-5p指标在肿瘤患者中表达程度较高,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是目前对于肺癌诊断的有效指标。
简介:目的:检测再发性腹痛患儿血浆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浓度变化,探讨其与再发性腹痛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5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SP和VIP浓度。再发性腹痛组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应的HP-IgG抗体。结果:再发性腹痛患儿组血浆中S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VI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HP-IgG阳性组血浆中SP亦较HP-IgG阴性组升高(P<0.01)。而VIP浓度在HP-IgG阳性组与HP-IgG阴性组间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P可能参与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过程。而VIP与再发性腹痛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童遗传性耳聋基因GJB2、SLC26A4,GJB3、12srRNA基因直接测序异常结果。方法分析48例GJB2、SLC26A4,GJB3、12srRNA直接测序法的异常结果。结果GJB2基因发现4个突变位点,包括79G>A、341A>G、109G>A和235delC,12sRNA发现三个突变位点,即1382A>C、1438A>G、1555A>G,SLC26A4和GJB3基因均未见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GJB279G>A和12sRNA1438A>G,其次是GJB2341A>G。结论GJB2和12sRNA基因可能是黑龙江省最常见的致聋基因,两个基因的热点突变与国内其它地方报道的有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0TMRT2mapping成像技术对膝关节早期软骨病损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膝关节骨关节炎(OA)诊断标准诊断为OA的20例患者为实验组;另筛选到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Siemens3.0TMRI常规扫描及T2-mapping序列进行膝关节及关节软骨成像;将map扫描所得图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利用Syngovia后处理软件,直接获得关节软骨的T2-mapping伪彩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关节软骨T2平均值为(48.12±14.53)ms,对照组关节软骨T2平均值为(29.53±7.63)ms,实验组关节软骨T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mapping成像能早期发现未发生形态学改变的OA患者软骨组织成分变化,是评价膝关节软骨早期损伤的重要诊断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先兆性流产孕妇实施血清CA125、P、β-HCG三项指标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性流产确诊患者44例,同时选取接受健康检查的同年龄段健康孕妇4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A125、P、β-HCG三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三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比例。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P、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CA125、P、β-HCG三项指标水平测定结果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兆性流产孕妇的血清CA125、P、β-HCG三项指标水平与正常健康孕妇比较会出现明显异常,临床上应用在孕期加强三项指标的监测,防止先兆性流产事件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