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 ADR)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 2012~2014年检收集到 148份抗菌药物所致 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例发生 ADR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 52.70%);涉及药物有 5大类 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最多(占 76.42%); ADR发生频率最高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 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 ADR有 10例。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方法: 本课题抽取本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时段内时收治 60 例癌症患者, 随机纳入甲组( 30 例 )和乙组( 30 例 )。即甲组为 XELOX 化疗救治,乙组为 FOLFOX6 化疗救治,对比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3.33% ,乙组为 16.66%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针对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依据个体间不同,采取中止化疗,降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5-Fu 药物剂量,推迟化疗等方案。 结论: 针对癌症患者, XELOX 、 FOLFOX6 化疗救治虽可起到救治效果,但后者不良反应较低,具有安全可靠优势,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肿瘤 化疗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5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临床表现。结果: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泌尿系统类、精神症状、眼科类、肌肉毒性、肝毒性、消化系统和四肢类。结论: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所出现不良反应多与药物剂量、是否同时应用他汀类药物代谢相近药物有所关联。尽量把他汀类药物剂量降低,联合用药过程中一定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生情况。他汀类药物应用,一定要根据药物安全和特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尽量做到合理、科学、安全和效果标准。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状况,再提出整改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时段内接收 60 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 结果: ① 60 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包括皮肤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全身损害症状、肾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骨骼系统症状、其他系统症状。②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中,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帕珠沙星、莫西沙星。③在患者年龄思考中,可知男性低于女性,且 55-85 岁为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高发年龄段,其次在 31-55 岁、 20-30 岁群体中。④于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期间,因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患者占比 75.00% ,口服给导致不良反应患者占比 25.00% 。 结论: 于喹诺酮类药物给期间,极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医疗应高度重视此类问题,预防躯体损害,确保机体用药安全。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对策 用药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方法:收集我院 2013年 9月 -2016年 4月期间收治左氧氟沙星治疗住院患者资料,对其中发生不良反应 16例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分布与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应等,常见瘙痒、皮疹等,多在 2h内出现;男性、年龄在 20-60岁、联合用药、剂量为 400mg等条件下,患者更易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全面掌握左氧氟沙星临床适用症,合理控制药物剂量,首选口服给,并在用药后 3d内密切关注患者状况,积极采取预防与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带来病痛折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临床用药 不良反应 发生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特点、规律,明确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时期内上报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高于男性,即59.00%>41.00%;静脉滴注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首要途径,约占80.00%,且皮肤及附件反应较高约占40.00%;抗感染是引起不良反应主要来源,约占55.00%,更是以头孢菌素抗感染为代表。结论:针对基层医院,若要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应在有效把控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岗位职责同时,做好社区宣传教育,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基层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 宣传教育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于儿童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来我中心预防接种80例儿童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护理管理为主,比较儿童不良反应、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甲组家属总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甲组儿童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结论:于儿童预防接种中,实施有效护理管理可减少预防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并可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儿童预防接种200例,选取时间在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观察出现不良反应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对策。结果:儿童预防接种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异常性反应、偶合反应和一般反应。通过开展有效干预可以预防接种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大力监测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针对原因进行干预,并对相关症状做好处理,才能保证安全接种,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在我县20个乡(镇、街道)25个接种点预防接种5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时间分组,前六个月预防接种儿童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六个月预防接种儿童是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种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做好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可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接种满意度。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常规护理干预 接种不良反应 护理管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联合西药使用不良反应。方法: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患者 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每组各 47例,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部分中成药与部分西药联合使用,均会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时,配药医师需要充分掌握各类药物使用禁忌和药物成分,以此来达到充分发挥药物联合使用时药物作用,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目的。

  • 标签: 中成药 西药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儿童对药物耐受性低、机体解毒机制不完善 , 则临床在儿科用药中要特别注意药品配伍禁忌和用药适应症。 儿童消化系统发育较成人低 ,药物接受度也不易确定 ,使得给途径和方法对保证药物吸收和发挥药理作用殊关重要。同时药物代谢排泄途径中肝 ,肾为主要器官 ,药物肠肝循环过程对胃肠道 影响与肾毒性等就不得不考虑 ,小儿总体功能不完善 ,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随着药物剂量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

  • 标签: 儿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并探讨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对常见降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89%、5.00%、6.45%、8.33%和10.81%。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其临床用药选择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病情情况以及身体条件等,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 标签: 高血压 常见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简称 PDPC )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简称 ADR )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间来院治疗 158 例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 A 组和 B 组,均 79 例,行 PDPC 干预和常规药物管理。对比 ADR 发生率。 结果: A 组 ADR 发生率为 3.80% , B 组为 12.66% ( P < 0.05 )。 A 组用药满意度为 98.73% , B 组为 91.14% ( P < 0.05 )。 结论:为药物治疗患者行 PDPC 干预可减少 ADR ,且能够提高用药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师 药学服务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及可能出现副作用,提出相应对策,为中药注射液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200例中药注射液发生 ADR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临床合理用药。结果:200例中药注射液ADR病人中,男性比女性多,年龄以60岁以上为主, ADR发作时间以0.5-24小时为多;ADR发生部位以局部用药、皮肤和消化系统为主;以七叶皂苷钠、炎琥宁和血塞通为主中药注射剂较为常见。结论:老年人在服用中药注射剂后,容易出现副作用,副作用出现时间是0.5-24小时,出现副作用部位多是局部用药,而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是最常见剂型,应当强化有针对性管理,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具有的不良反应特点以及安全使用管理。方法:选择2018年期间内123例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9年期间内200例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比分析本院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指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统计学显示,给途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分类中,使用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症状进行对比发现,皮疹症状人数存在差异,P<0.05。但静脉炎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常存在一定不良反应,需对其重点观察并加以分析,以此保证患者使用中药制剂安全性。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安全使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输血过程中引起不良反应因素分析,并且针对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 方法 :将我院在 2017 年 3 月到 2019 年 3 月输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输血有不良反应患者设置为观察组,输血没有不良反应 者 设置为对照组, 对比 分析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原因。 结果 :( 1 ) 观察组输血次数中对于 3 次为 77.91% ,而对照组只有 39.26% ;观察组 取血时间至输血时间间隔大于 30 分钟为 32.51% ,对照组只有 12.26% 。(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2 ) 观察组输血速度和输血量为 49.37±13.46 (滴 / 分)、 12.93±10.46 ( u ),对照组为 44.27±14.35 (滴 / 分)、 7.59±10.37 ( u ),(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结论 :输血引起不良反应和 取血时间至输血时间间隔、 输血次、输血速度和输血量有关系,为防止输血不良反应, 需对 输血环节进行控制。

  • 标签: 预防控制措施 因素 输血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