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治疗间隔脉冲染料激光(PDL)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探讨最佳治疗间隔。方法2018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周组[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27(4,67)岁,19个瘢痕]、2周组[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为9(3,55)岁,15个瘢痕]、3周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26(19,45)岁,15个瘢痕]、4周组[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31(14,48)岁,13个瘢痕],分别按照1周1次、2周1次、3周1次及4周1次行共3个月的PDL治疗。首次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个月,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并计算VSS评分下降值;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定瘢痕内血流灌注量,并计算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Bonferroni校正、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VSS评分均明显低于首次治疗前(Z=-3.74、-3.47、-2.69、-3.25,P<0.01);4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VSS评分下降值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35,P>0.05)。2周组、3周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瘢痕血流灌注量明显低于首次治疗前(Z=-2.95、-2.50,P<0.05或P<0.01)。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分别为-0.02(-1.05,0.69)、-0.29(-0.75,0.18)、-0.11(-0.55,0.23)、0.05(-0.61,0.75),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明显(H=9.39,P<0.05); 2周组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明显高于1周组(Z=2.76,P<0.01)。结论PDL治疗可降低VSS评分及瘢痕血流灌注量,2周1次及3周1次治疗对瘢痕血流灌注的改善更明显,可推荐为PD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适宜治疗间隔。
简介: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较为缺失,教师对德育渗透不够重视。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本就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素质培养较为忽视,德育的渗透更是微乎其微。而随着教育机制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打破,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愈发重视,而德育则是学生健康发展不可缺失的方式,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效的课堂渗透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现状,并提出优化的具体策略,以期提升德育实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体质辨识在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内收治的100例眩晕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均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中医组(50例,中医体质辨识后采取针对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眩晕感消失时间、住院时长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组患者其眩晕感消失时间、住院时长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所有对比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眩晕患者护理中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可有利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进而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减少患者医疗负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我国大规模、全国性线上教学的实施,源自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当时,为了响应国家“听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学段、各学科均积极开发了符合地域实际的线上教学平台,且从不同对学生落实线上辅导,以切实弥补“停课”期间的教学空缺。而且,随着线上教学的推行,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线上互动、线上交流也日渐频繁,为新的教育教学路径拓展奠定了基础。就小学英语而言,由于可供借鉴、开掘的线上资源比较丰富,以致很多学生在微课、音频、图画、动漫等辅助下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也比较高涨,教学效果自然更为显著。但是,随着线上教学的长时间推行,一些孩子便对这一教学手段产生了倦怠情绪,线上教学的实效性也慢慢下降。这使得加强对小学英语线上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实施小学英语线上教学时,应不断调控其手段与途径,变革其策略与模式,并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科学构建教学生态,灵活借助各类资源,以全面提升小学英语线上教学的趣味性、生命力、实效性,从不同领域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丰富性、多元化、高质量的线上教学活动中开启全新英语教学旅途,获得核心素养的塑造与认知需要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