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儿科收治的15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患儿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除常规护理模式外增强对患儿的肢体语言沟通。将两组患儿的临床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在部分抵触率和部分接受率上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完全抵触率和完全接受率上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儿对医嘱的依从性,增进患儿和医护人员的沟通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乐趣、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交流,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随机抽取50名患者作为研究个体样本。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5名。对照组采取静卧,每天3次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并通过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每天1次,7天为1疗程。观察组采用内服外用结合推拿的方法,来达到消除骨伤肿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骨伤患者经过内服外用加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其中治愈的患者有20名,好转的患者有5名,无效的患者人数为0。治愈率为80.0%,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人数为10名,好转人数为12人,无效患者有3名。治愈率为40.0%,总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数据对比明显,P<0.05。结论针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问题,中医疗效远远好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通过采用内服外敷加推拿的办法来达到对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处达到活血化瘀、活络筋骨、祛湿消肿的作用。因中医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应该被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者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5名患者采取静卧,每天3次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并通过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每天1次,7天为1疗程。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内服外用结合推拿的方法,来达到消除骨伤肿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骨伤患者经过内服外用加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其中治愈的患者有20名,好转的患者有5名,无效的患者人数为0。治愈率为80.0%,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人数为10名,好转人数为12人,无效患者有3名。治愈率为40.0%,总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数据对比明显,P<0.05。结论针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问题,中医疗效远远好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通过采用内服外敷加推拿的办法来达到对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处达到活血化瘀、活络筋骨、祛湿消肿的作用。因中医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应该被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5名。对照组采取静卧,每天3次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并通过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每天1次,7天为1疗程。观察组采用内服外用结合推拿的方法,来达到消除骨伤肿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骨伤患者经过内服外用加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其中治愈的患者有20名,好转的患者有5名,无效的患者人数为0。治愈率为80.0%,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人数为10名,好转人数为12人,无效患者有3名。治愈率为40.0%,总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数据对比明显,P<0.05。结论针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问题,中医疗效远远好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通过采用内服外敷加推拿的办法来达到对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处达到活血化瘀、活络筋骨、祛湿消肿的作用。因中医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应该被广泛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全程适时干预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相关治疗和操作,并分别于入组当日、发病3个月和发病6个月进行FMA评定;于入组当天、入组2周、入组8周、发病3个月和发病6个月进行Brunnstrom评定法的评定。结果:患者入组当天分别与发病3个月、发病6个月的FMA值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患者入组当天分别与入组2周、入组8周、发病后3个月和发病后6个月的Brunnstrom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该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肌张力或对患者肌痉挛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来探究具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医院接受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者随机抽取50名患者作为研究个体样本。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5名。对照组采取静卧,每天3次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并通过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每天1次,7天为1疗程。观察组采用内服外用结合推拿的方法,来达到消除骨伤肿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骨伤患者经过内服外用加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其中治愈的患者有20名,好转的患者有5名,无效的患者人数为0。治愈率为80.0%,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人数为10名,好转人数为12人,无效患者有3名。治愈率为40.0%,总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数据对比明显,P<0.05。结论针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问题,中医疗效远远好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通过采用内服外敷加推拿的办法来达到对骨伤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患处达到活血化瘀、活络筋骨、祛湿消肿的作用。因中医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应该被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超声在早孕期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超声科就诊的孕11周-13周6天NT超声检查的孕妇34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肢体(远端-近端)重点观察胎儿肢体,并留取规范化的标准切面。结果3458例早孕期胎儿共检出胎儿肢体畸形7例,漏诊1例,所有病例均经产后或引产后病理证实。结论早孕期(11周-13周6天)规范化的胎儿肢体超声检查,能够及早的发现胎儿肢体畸形,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孕期胎儿畸形,使其对孕妇的影响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