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接受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每组39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输液护理质量低于护理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05%、100.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的治疗患者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此项服务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分别问卷调查2013年7月~12月(未改造输液流程)和2014年1月~6月(改造输液流程)间接受我门诊治疗的输液患者对改造输液流程服务前后的满意度,加以对比,探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结果我院门诊输液室改造输液流程优质服务后,调查总满意度为99.58%,比开展前提升了3.44%,效果显著(P<0.05)。结论改造输液流程优质服务和落实便民措施,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并使其意识、态度均得以改善,此措施在提升满意度的同时可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输液护理在临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6例静脉输液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3例患者接受个体化输液护理,对照组5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差错事件与纠纷时间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与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针对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个性化护理方式进行研究,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进一步满足患者的输液需求,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选取静脉输液的患者104例,在对选取的患者进行输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观察,此次主要选取对比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将其中的52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组,在对该组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的护理方式;将剩余的5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个性化组,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满意度,和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一定的记录,为后续的总结和分析提供一定的资料基础。结果:通过使用上述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使用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会更好,并且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保障患者的安全,使医患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且从研究结果的数据上来看,所有患者的研究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以保障此次研究的完整性。结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在对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是更有优势的。因此,作为医生,在今后对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并将其进行积极的推广,使该种护理方式可以服务于更多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安全宣教对提高输液室患者安全输液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2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19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宣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静脉炎、针头滑脱、空气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调查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输液护理中个性化输液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0月在我院使用PICC静脉输液的患者58例纳入研究范围,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划分组别,29例/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服务,就两组的穿刺置管相关指标和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服务效果显著,不但能减少穿刺置管过程中的痛苦,还能降低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建议临床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急诊输液室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78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实行常规护理的39例命名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的39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两组心理状态(SAS、SDS)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参照组相较,研讨组SAS、SDS评分相对较优,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有效干预措施,急诊输液室中的静脉输液患者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值得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门诊输液大厅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大厅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然后采取常规护理。再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大厅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实验组,分析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然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大厅患者中认真分析护理风险,然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很好的减少患者静脉输液中的风险,提升输液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限制性输血和非限制性输血对贫血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预后影响的对比,以此来探究出对贫血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预后存在有更加积极的影响的输血方式的策略。最终进行正确输血方法的推广和应用。方法我院婴儿科在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这一年之间,收治了152例贫血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此项研究的抽取标准,排除干扰因素,从诸多贫血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随机抽取出120例患者,然后将这12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将实验组记录为Ⅰ组,对照组记录为Ⅱ组。在输血治疗中,实验组采用限制性输血,对照组则采用非限制性输血。治疗后,通过对贫血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多项生命指标的对比研究,血红蛋白值(Hb)、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计数(RBC)以及早产儿1周内头颅超声变化。以此来得出结论。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可能与出院患者贫血有关,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特点选择输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