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oundBite™/品音®牙骨传导听力系统(通过牙齿上配戴微型骨振器将声信号直接传至健侧耳蜗)对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干预早期的听力改善情况,探讨该装置的应用前景。方法招募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人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9~66岁;纯音测听500、1 000、2 000、4 000 Hz四频率纯音平均听阈患耳≥70 dB HL,健耳平均听阈均≤30 dB HL。其中先天或自幼单耳失聪8例,突发性聋7例,梅尼埃病1例,听神经瘤术后1例,慢性中耳炎术后失聪1例。患者上颌后牙槽部位须至少一侧有连续两颗牙齿,以保证微型骨振器(称为口内机)的制作与日常佩戴。成效观测期限为配戴SoundBite™/品音®装置后的(30±7)d,未同时使用其他单侧聋干预装置。成效评估包括:应用TDH50P气导耳机测试患侧助听前后的纯音听阈;以“心爱飞扬”言语测听软件测试患耳在50、65 dB SPL声级下的单音节识别率;在声场中采用普通话版矩阵式语句(CMNmatrix)测试信噪不同方位下的信噪比识别阈(50% threshold of signal-to-noise ratio,SNR50),以反映患者头影效应、静噪效应及双耳加合效应;采用助听器效果缩略简表(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言语-空间-听音质量(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问卷来评价患者使用牙骨装置后的助听效果、空间言语感知等方面的改善程度。结果配戴SoundBite™/品音®装置30 d后,患侧助听听阈和单音节识别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01);声场中患侧扬声器播放语句而健侧播放稳态言语谱噪声时的SNR50下降幅度(反映头影效应)为(2.6±2.1)dB;而患者前方播放语句而患侧播放噪声时的SNR50(反映静噪效应)降幅则为(0.3±2.8)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前方同时播放语句和噪声时的SNR50下降幅度(反映加合效应)为(1.0±2.2)dB。APHAB的四个亚项中EC(交流便利)、RV(混响环境)、BN(嘈杂背景)三个亚项及整体得分均有显著提升(P值均<0.01);更能反映单侧聋交流困境的SSQ问卷中,事关空间听觉、言语识别及听音质量的得分均有显著性的改善(P值均<0.05)。结论SoundBite™/品音®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干预早期成效表明,其能显著提升单侧聋患侧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帮助患者克服在声场噪声环境下识别语句时的头影效应,改善空间听觉的主观感受和言语交流能力,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非植入式骨导助听装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调查-忧虑量表(CHFSⅡ-WS)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2组干预效果。结果2组干预前的CHFSⅡ-WS、SD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试验组担忧畏惧得分、CHFSⅡ-WS总分为(6.61 ± 1.66)、(8.75 ± 1.73)分,低于对照组的(7.60 ± 1.44)、(9.69 ± 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78、2.247,P<0.05);试验组SDSCA中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用药行为得分分别为(20.36 ± 1.91)、(11.86 ± 2.27)、(7.19 ± 1.56)、(6.86 ± 0.99)分,高于对照组的(18.51 ± 1.50)、(9.89 ± 2.29)、(5.71 ± 1.45)、(5.31 ± 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44~5.983,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缓解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调查-忧虑量表(CHFSⅡ-WS)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2组干预效果。结果2组干预前的CHFSⅡ-WS、SD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试验组担忧畏惧得分、CHFSⅡ-WS总分为(6.61 ± 1.66)、(8.75 ± 1.73)分,低于对照组的(7.60 ± 1.44)、(9.69 ± 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78、2.247,P<0.05);试验组SDSCA中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用药行为得分分别为(20.36 ± 1.91)、(11.86 ± 2.27)、(7.19 ± 1.56)、(6.86 ± 0.99)分,高于对照组的(18.51 ± 1.50)、(9.89 ± 2.29)、(5.71 ± 1.45)、(5.31 ± 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44~5.983,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缓解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辅助清咽舒宁和小儿咽扁润露及传统中药饮片两种方法并进行疗效对比;【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70例,年龄在3~10岁之间,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辅助潍坊浩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清咽舒宁和小儿咽扁润露对上感引起的咽喉问题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方法,对两组患儿的免疫力水平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情况、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是否存在不良情况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得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14%,对比对照组的80.00%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免疫力水平在治疗前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免疫力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儿CD3+、CD4+、CD8+及CD4/CD8 水平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在退热时间、咽部红肿消退及痊愈时间以及止涕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观察组2.86%、对照组11.4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辅助清咽舒宁和小儿咽扁润露更加安全有效,患儿更容易接受这种治疗方式,且不良反应较少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安徽省和吉林省(3个省份)共46个城市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09- 2018年、安徽省2009-2015年和吉林省2013-2018年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及同期气象数据。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46个城市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通过Meta分析合并不同城市的结果,采用Meta回归方法分析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3个省份46个城市的每日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总体上呈非线性关系,广东省和吉林省的发病风险关系相似,即随体感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安徽省的发病风险随体感温度上升先增加,在18.1 ℃达峰值后下降。不同体感温度的滞后作用不同,较高体感温度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久。经纬度、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可能是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原因。结论体感温度是一个同时评估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3种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关系的综合指标,其升高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关系的空间异质性与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因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对痛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痛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痛风病相关的临床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予以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幸福感指数、血尿酸水平等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健康问卷抑郁自评(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逐渐减低(P<0.05),幸福感指数评分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3个月PHQ-9、GAD-7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幸福感指数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家庭功能中沟通、行为控制、总功能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血尿酸(UA)水平逐渐降低(P<0.05),组间各时点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痛风患者,在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幸福感指数、家庭功能、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对痛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痛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痛风病相关的临床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予以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幸福感指数、血尿酸水平等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健康问卷抑郁自评(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逐渐减低(P<0.05),幸福感指数评分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3个月PHQ-9、GAD-7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幸福感指数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家庭功能中沟通、行为控制、总功能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血尿酸(UA)水平逐渐降低(P<0.05),组间各时点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即时、干预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痛风患者,在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幸福感指数、家庭功能、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精细化造口干预对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Miles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1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入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1例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精细化造口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造口适应能力[造口适应量表(OAS)]、自护能力[自我干预能力实施量表(ESCA)]、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IS量表(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社会孤立)评分[(12.23±4.02)分、(6.12±1.48)分、(10.02±3.25)分]及总分[(33.49±4.16)分]与对照组[(15.23±3.47)分、(9.02±1.47)分、(13.25±2.47)分、(42.52±3.4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34、9.928、5.651、11.904,均P<0.05);观察组患者OAS量表各维度评分[(65.41±6.54)分、(70.21±6.02)分、(47.21±5.95)分、(182.83±14.91)分]及总分[(182.83±14.91)分]与对照组[(54.62±6.31)分、(61.13±5.95)分、(39.52±6.24)分、(155.27±15.1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79、7.585、6.369、9.262,均P<0.001);观察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34.54±5.18)分、(23.63±4.25)分、(0.48±4.22)分、(28.63±3.75)分]与对照组[(30.29±5.04)分、(19.58±3.57)分、(35.25±4.04)分、(24.58±2.5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9、5.211、6.393、6.370,均P<0.001);观察组患者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75.46±7.42)分、(74.97±7.55)分、(77.13±8.25)分、(63.43±6.75)分、(79.24±5.91)分]与对照组[(64.17±7.01)分、(67.15±7.22)分、(68.41±7.95)分、(52.93±8.14)分、(62.51±8.3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99、5.346、6.059、7.091、11.688,均P<0.001)。结论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精细化造口干预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病耻感,促进造口适应,且能显著提升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为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专科内涵提供明确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联合Roy适应模式干预对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恢复情况及主观幸福感、腹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80例(大峰医院8例,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细节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Roy适应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主观幸福感、腹部感染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主观幸福感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主观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联合Roy适应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降低腹部感染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MSR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及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设为前列腺癌组,再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男性受试者97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MSR1基因rs918位点及rs190457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前列腺癌化疗相关因素及MSR1基因rs918、rs1904577位点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受试者MSR1基因rs918位点基因型GG、AG、A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G、AA基因型者相对于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前列腺癌的OR值分别为1.364、7.941;两组受试者MSR1基因rs1904577位点基因型GG、AG、A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G、AA基因型者相对于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前列腺癌的OR值分别为1.819、8.228。对可能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T分期、Gleason评分以及MSR1基因rs1904577位点基因型进入回归模型(P<0.05),是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重要因素。MSR1基因rs918位点GG以及AG+AA基因型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R1基因rs1904577位点GG基因型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显著优于AG+AA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MSR1基因rs918位点和rs19045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相关,其中rs19045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者化疗的疗效及生存预后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采取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20.01月至2021.06月,实验对象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n=100),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常规干预),观察组(n=50,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连带病耻感以及应对方式评分效果差异变化。结果:干预前,患者的SAS(焦虑量表)评分、Link病耻感量表评分以及TCSQ(应对方式问卷)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8周后量表评分相比,观察组SAS评分、Link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采取接纳承诺疗法干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感颗粒+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的变化影响。方法:抽选本院接诊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共86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1月~2021年4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1:1分组,对照组(n=43)行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n=43)行抗感颗粒+奥司他韦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血清炎性标记物水平变化差异。结果:(1)治疗效果、安全性: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2)炎性标记物:治疗前患儿血清标记物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7日后,观察组血清CRP及PCT较同期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感颗粒+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临床效果确切,可在安全治疗同时实现对患儿感染症状的有效缓解,纠正血清CRP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仪在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的价值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中应用手指采血方法监测血糖,研究组治疗中应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仪监测血糖。观察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各个阶段时间、血糖达标时的低血糖(人均)次数和胰岛素用量,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 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结果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观察期、血糖和胰岛素用量稳定期、胰岛素用量调整期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低血糖(人均)次数和胰岛素用量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2hPBG、HbAlc、FP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仪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有利于临床治疗中胰岛素用量的调整,降低治疗中发生低血糖的几率和胰岛素用量,有利于血糖水平的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肿瘤易感基因11(CASC11)通过靶向微小RNA-3194-3p/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iR-3194-3p/PI3K/Akt)通路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膀胱上皮细胞SV-HUC-1和膀胱癌细胞J82、T24、5637中CASC11和miR-3194-3p的表达。然后选择T24细胞进行研究,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si-NC)、干扰CASC11(si-CASC11)转染至细胞内,记为si-NC组、si-CASC11组,将干扰CASC11和miR-3194-3p对照(si-CASC11和anti-miR-NC)、干扰CASC11和抑制miR-3194-3p(si-CASC11和anti-miR-3194-3p)共转染至细胞,记为si-CASC11+anti-miR-NC组、si-CASC11+anti-miR-3194-3p组。通过采用RT-qPCR检测CASC11和miR-3194-3p的表达;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Akt)相关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实验检验CASC11和miR-3194-3p的关系。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件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在膀胱癌细胞J82、T24、5637中CASC11表达(2.67±0.25比0.98±0.06,3.52±0.38比0.98±0.06,3.17±0.29比0.98±0.06,F=51.591,P<0.05)明显高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194-3p表达(0.52±0.06比1.03±0.08,0.36±0.03比1.03±0.08,0.46±0.04比1.03±0.08,F=85.848,P<0.05)明显低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CASC11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的凋亡。CASC11调控miR-3194-3p的表达,抑制miR-3194-3p部分回复干扰CASC1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干扰CASC11可以降低膀胱癌细胞p-PI3K(0.37±0.03比0.98±0.07,t=24.049,P<0.05)、p-Akt蛋白的表达(0.42±0.04比1.01±0.08,t=19.7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miR-3194-3p能降低干扰CASC11对膀胱癌细胞p-PI3K(0.69±0.06比0.40±0.04,t=12.065,P<0.05)、p-Akt(0.72±0.06比0.39±0.03,t=14.758,P<0.05)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SC11通过靶向miR-3194-3p/PI3K/Akt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