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与透明敷贴胃管固定法在新生儿外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8年12月行剖腹探查术的50例患儿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固定胃管法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行剖腹探查术的50例患儿采用透明敷贴固定胃管法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非计划拔管率,管道移位率,局部皮肤损伤率。结果对照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管道移位率及局部皮肤损伤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固定胃管法优于透明敷贴胃管固定法,降低了患儿非计划拔管率,降低了胃管固定处局部皮肤损伤的情况,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医院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病人护理中落实护理配合方案后的可行性。方法本次探讨的对象均为于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内镜病人,所有病患均通过无痛法进行诊疗。收集的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6月,从该时间段中抽取两组研究例数共100例,并将乱序后病人资料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0例病人护理法--常规性方案;研究组50例病人在上述病人护理的条件下采用护理配合方案。经护理后,研究与对比病人的满意度指标与不良症状参数。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96.0%,对照组88.0%,研究组满意度较高,P<0.05;研究组病人护理后出现不良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护理配合方案一方面可有效的提升病人的满意值,另一方面还能改善病人诊治后不良症状的发生几率,对于使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病人有较佳的应用优势与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中心的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方法采用分组观察的形式选择本院于2017年09月至2018年02月期间在门诊行内镜检查与治疗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检查时间分为常规组和有效组,两组皆分有121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给于常规护理措施,对有效组则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者在内镜中心一系列诊疗活动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隐患,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处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析可知,消化内镜中心存在护理隐患主要由人员素质、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等多种因素及患者从进入内镜中心开始在预约-登记-候诊-诊疗流程不合理因素多方组成。而在针对其护理隐患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可见,有效组97.52%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0.91%的满意度,其数据处理结果也符合P<0.05的标准,可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消化内镜中心存在多种安全(风险)隐患,这要求相关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水平,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及早识别和杜绝风险隐患是内镜中心重要而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16例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经验,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16例为导水管阻塞引起的脑积水,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其中5例同时行肿瘤活检。结果所有造瘘过程均顺利,瘘口通畅。14例双侧型脑积水行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4例效果满意,2例无效。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微创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可于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对减轻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ICU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危重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持续不间断输注法,采用肠内营养泵按80ml/h~100ml/h的速度持续输入,直至营养液输完,每日的营养液总量为1000ml~1500ml;实验组采取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每输注4h,停止1h,回吸胃残余量<50ml时,进行下一次营养输入,其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代谢方面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RDQ评分、QOL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RDQ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