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定期随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7月至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后好转出院的100例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于出院后第3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定期进行家庭随访。观察出院后半年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6min步行试验,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以及再入院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6min步行试验,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明显提高(P<0.01),再入院率降低(P<0.01)。结论定期随访能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了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向家庭延伸,提高了患者的家庭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从而减少了患者再入院次数。
简介:摘要背景及目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及潜伏性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后结果反应不一,机制至今不明。本研究针对一起结核爆发事件进行队列研究,探索IGRA变化的机制。方法对一起学校结核爆发事件进行随访,检测病例组,预防性治疗的接触者组,未预防治疗的接触者组三组群体的IGRA结果变化。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γ-干扰素释放水平(IFN-γ)在随访后总体均值都明显降低,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群体IGRA的阴转率分别为50.0%,50%,48.4%。但是三组之间在随访前后无论是IFN-γ释放水平还是IGRA阴转率都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化疗不是导致IGRA结果变化的主要原因,IGRA结果可能仅仅反映宿主机体内免疫系统的免疫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313例高危儿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存的问题,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高危儿的管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1313例高危儿进行研究,分析各类高危因素构成比、各类高危因素患儿随访次数、失访情况及原因。结果高危因素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窒息或缺血缺氧性脑病所占比例高;仅随访1次的高危儿占55.9%,随着高危儿年龄增长,各类高危因素患儿的失访率也随之增高;失访原因以家长对随访重要性认识不足为主要原因。结论应定期总结并分析高危儿的随访情况,加大对高危儿家长的宣教力度,降低失访率,完善随访体系,从而减少高危儿后遗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颤预约随访卡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出院的房颤行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出院前一天发放“房颤CARTO术后预约随访卡”,对照组为出院常规护理组。在出院后的一周即一个月分别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比较2组的服药依从性、复查时间、预约方式的掌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预约方式及复查时间的掌握率93.7%优于对照组86%结论房颤CARTO术后患者预约随访卡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直观的掌握预约复查就诊时间及所在科室的医师坐诊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定期进行CKD门诊随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标号,奇数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指导和肾内科普通门诊复查随访;偶数为实验组,除了进行传统健康指导外,还将患者导入CKD专病门诊,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疾病认知、服药指导、自我监测、心理支持、饮食与运动)的掌握程度和随访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随访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CKD专病门诊,对慢性肾脏病门诊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全方位、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随访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延缓病情的进展,推迟进入尿毒症期。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后听力随访结果的分析。方法收集滨海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45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治疗资料,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50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A组385例采用光疗,观察B组65例采用换血治疗;同期选择4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治疗后的听力随访结果,并与对照组听力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月龄听力学诊断时,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患儿听力损失发生率为4.67%,明显高于对照组听力损失发生率0.44%,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进行比较可见,观察B组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2.31%,明显高于观察A组听力损失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美国指南网、英国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文库、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委员会网站、国际指南网、医脉通等指南网及PubMed、CINAHL、Embase、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证据,包括系统评价、指南和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0月。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包括指南2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1篇。从随访团队构成及要求、随访频率、随访内容、病情监测、评估和提高治疗依从性、评估和改善心理状况、运动与康复、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8个主题汇总了26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具体情况,结合专业判断,形成有效、可行的护理策略,从而对患者实施科学随访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年幼喘息患儿的疾病转归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诊治的年龄<6岁的首次喘息患儿,随访10年后,根据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及疾病转归将患儿分为早期一过性喘息组、早期持续性喘息组、晚发性喘息组,对3组患儿在喂养史、出生史、被动吸烟、家族史、特应性体质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一过性喘息组417例,早期持续性喘息组253例,晚发性喘息组209例,早产儿、母乳喂养、父母哮喘史、患儿湿疹史、患儿变应性鼻炎史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63.875、78.761、81.970、38.458、53.016,均P<0.05)。早产儿、患儿湿疹史在3组间的百分比依次降低(31.65%、14.23%、6.22%;54.67%、41.11%、29.19%),父母哮喘史的百分比依次升高(13.43%、30.83%、46.41%),这3个因素在组间两两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母乳喂养仅在早期一过性喘息组与晚发性喘息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变应性鼻炎史在晚发性喘息组百分比最高,在早期一过性喘息组与晚发性喘息组间、早期持续性喘息组与晚发性喘息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母乳喂养、父母哮喘史、患儿湿疹史、患儿变应性鼻炎史与不同类型喘息转归密切相关,母乳喂养在早期一过性喘息中应给予更多关注,患儿变应性鼻炎在晚发性喘息中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