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且分析其耐药性,进一步提高细菌性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痰培养结果。结果本次所有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共119株,最为常见的是革兰阴性菌85株,占到71.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多见,占到26.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8.5%)、大肠埃希菌(12.6%)。革兰阳性菌检出28株,占到23.5%,金黄色葡萄球菌(17.6%)、表皮葡萄球菌(3.4%)比较多见。真菌检出6例,占到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替考拉宁以及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而革兰阴性菌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慢慢提高。结论革兰阴性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病的主要病原菌,目前细菌耐药情况日益严峻,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痰培养结果合理用药。
简介:利用抑菌圈试验法研究蜂王浆对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和沙门氏菌等3种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蜂王浆对3种供试菌株都具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随蜂王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蜂王浆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主要由其低pH值引起,而对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除了低pH的原因外,还有其他的抑菌因素.蜂王浆的抑菌活性随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贮存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抑菌活性越弱;但在-20℃贮存15d,蜂王浆对3种试验菌的抑制作用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在25℃贮藏5d后其抑菌活性显著降低.另外,蜂王浆的抗菌成分主要是醚溶物和水溶物,而醚水不溶物不具有抑菌活性.
简介:目的分析口腔白色念珠菌与主要致龋菌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9—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职工和学生119人,采集其口腔牙菌斑,用PCR法检测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和发酵乳酸杆菌阳性表达,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发酵乳酸杆菌阳性率分别为28.6%(34/119),62.2%(74/119),10.9%(13/119)。变形链球菌在白色念珠菌阳性者中检出率(16/34,47.1%)低于白色念珠菌阴性者(58/8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负相关(r=-0.197,P=0.032)。发酵乳酸杆菌在白色念珠菌阳性者中检出率与在白色念珠菌阴性者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白色念珠菌与变形链球菌可能有拮抗关系,与发酵乳酸杆菌无拮抗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沙门菌与志贺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520例肛拭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培养法(2.24±0.53vs4.52±0.71)d、(2.31±0.44vs4.61±0.65)d;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7.24%。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短,灵敏度、特异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建立鼠疫菌MIC测定方法,掌握常用抗生素对鼠疫菌的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Labor Standard Institution,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共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鼠疫菌的MIC,并计算MIC50、MIC90(能抑制50%、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以纸片扩散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观察两者的一致性。118株鼠疫菌分离自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由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保存。结果检测的118株鼠疫菌,未发现具有单个或多个抗菌药物抗性的菌株,与纸片扩散法结果一致,并获得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菌的MIC50、MIC90。结论成功建立了鼠疫菌MIC测定方法,该方法能高通量测定抗菌药物对鼠疫菌的MIC,评价鼠疫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实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