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评估介入护理在脑血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了40例脑血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接受介入护理。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以及患者康复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使用±s检验和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2%对比10%)。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实验组(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7.2±5.6),P<0.05。患者康复情况方面,实验组(86.5±1.6)也明显优于对照组(75.5±0.7),P<0.05。结论:介入护理在脑血管患者治疗中表现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介入护理在脑血管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管病患者 介入治疗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心脑血管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6例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至本院就诊的心脑血管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50例同时间至本院体检的健康组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就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和D-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研究组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酶原(Fbg)、抗凝血酶III(AT-III)以及D-D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病情转归良好患者,病残患者的各凝血指标则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患者凝血功能并给予其D-二聚体检测对于评估心脑血管患者的病情以及判断预后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可为主治医师选择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凝血功能检验 心脑血管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对脑血管变和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偏头痛患者,计算机随机分组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托吡酯治疗,研究组在其治疗基础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图异常情况以及颅底动脉血流速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图异常情况以及颅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疾病治疗中联合使用托吡酯、氟桂利嗪,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元放电情况,改善脑血管血流,更加利于实现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托吡酯 氟桂利嗪 偏头痛 脑血管病变 神经元放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建立实验性豚鼠阿尔茨海默氏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淀粉样变性脑血管变的脑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豚鼠颈总动脉内注射玉米粉,通过脑血管沉积淀粉蛋白 ,建立阿尔茨海默氏动物模型 ,应用水迷宫试验评价豚鼠高级认知功能情况 ,应用 HE染色、刚果红染色以及 a-actin、 Ap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淀粉样蛋白在豚鼠脑内沉积与淀粉样变性脑血管变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时间和平台探索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HE染色可见实验组豚鼠海马区颗粒细胞减少 ,细胞变性 ,胶质细胞增生 ,海马内小血管壁变性。刚果红染色可见玉米粉逐渐沉积在小血管壁 ,管壁增厚 ,小血管狭窄或闭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实验组脑组织内 Ap纤维逐渐向小动脉迁移。结论 使用玉米粉可以实验性导致微血管栓塞 ,微血管渗漏及早期神经轴突病变或淀粉蛋白沉着存在正相关能淀粉样变性脑血管变是阿尔茨海默氏的主要病理变化。

  • 标签: 玉米粉 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氏病 淀粉样蛋白 豚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8例,对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对研究组给予血塞通加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8%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评分为(10.6±4.8)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评分(19.5±7.7)分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给予血塞通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奥扎格雷钠 血塞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抑郁药物对脑血管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为了此次研究的顺利实施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脑血管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6例,通过病案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3)、试验组(n=43),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康复训练、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和认知障碍恢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LOTC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LOT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KPS评分、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QLQ-C30评分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抗抑郁药物 脑血管病 精神障碍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以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治疗后,能有限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与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右莰醇,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痴呆精神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划分60例2022.1-2023.6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性痴呆精神症状患者,对照组接受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后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丁苯酞 多奈哌齐 缺血性脑血管病性痴呆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盐酸罂粟碱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 以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85例,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脑神经损害、恢复患者意识等一般处理,治疗组采用盐酸罂粟碱序贯疗法治疗,即急性期用罂粟碱针剂,病情稳定后改用罂粟碱片剂,对照组采用单纯罂粟碱针剂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进行成本一效果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基本持平(P>0.05),治疗组成本/效果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盐酸罂粟碱序贯疗法在保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基础上,能明显降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成本,更具药物经济学价值,为减轻患者治病负担,序贯疗法可在临床推行。

  • 标签: 盐酸罂粟碱序贯疗法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总结出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随机抽取到我院接受医治的164例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同时对这些病人的坠床行为、心理认知还有跌倒行为进行评估,力求提出有预见性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办法。结果这164例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期间都没有发生安全问题,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结论及时的评估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可能发生的危险,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甚至是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病人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明确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老年脑血管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某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录的 50例老年脑血管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尝试改善患者脑部的供血环境,使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提供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做引导,按照体针与头针并用的方式协调患者体内激素环境,并提供适当的运动与按摩措施,尝试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运动能力,为脑血管后遗症的治疗工作提供持续性的帮助;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可见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脑血管后遗症患者在接受过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后,整体治疗总有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临床病症变化明显,值得将此种疗法在临床中大范围应用。

  • 标签: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 老年脑血管病后遗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查颈总动脉窦部、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并分析了危险因素,结果对5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彩超检查异常者为45例,占90%;其中有30例检出斑块形成,检出率66.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极大意义。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脑血管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各种斑块数量及分布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左侧及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实验组斑块148处,其中软斑块数量最多为59处,其次为硬斑块,扁平斑块数量最少。实验组患者斑块总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斑块位于颈内动脉起始段的分别为31处和8处,颈总动脉处分别为15处和4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易操作、无创性、无辐射等优点,能够清晰反映脑血管患颈动脉血管情况,并可测量参数显示血管自身特征与动脉血流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病 颈动脉 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评价高龄心脑血管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心脑血管患者共计241例,其中男性147例,女性94例,分别进行服用阿司匹林和非抗血小板疗效对比。结果高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能降低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尤其对于次要终点事件的预防和控制,能起到更理想的效果。但同时服用阿司匹林也增大了出血和其他不良症状的发生。结论结合不同的症状和疗效,在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积极降低出血等相关不良症状的风险,从而加强对高龄老年人群健康的关注。

  • 标签: 高龄老年 心脑血管疾病 药物疗效与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入院的108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另外选取30例非脑血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两者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组的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其颈总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与对照组的有差异(P<0.001),颈总动脉的内径与对照组的也有明显差异(P<0.001)。实验组的患者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实验组的发生率高达65.8%;实验组的患者发生狭窄的程度主要是中、重度的狭窄,发生狭窄的部位主要是在颈总动脉,然后是颈内动脉。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帮助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确定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狭窄发生部位等,可以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 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65例,根据其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 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则给予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治疗 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实验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 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随访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接受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治疗的价值较高,安全有 效,意义重大。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旨在通过试验数据成果来分析比较脑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前后对血压变化及脑卒中发病情况的临床效果,比较脑血管危险因素干预的疗效评价,以获得脑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对血压变化及脑卒中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2016年在芦山县内选取社区40岁以上的居民6000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其中3000名作为干预组,另外3000名作为对照组。在施加干预前均统一检查居民的血压、吸烟、饮酒情况以及体重指数,并且从这些方面对干预组居民进行干预,要求干预组居民戒烟控酒,对其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并积极宣传健康知识教育,震后心理疏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5年过后,对干预组与对照组中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统一检查以上指标,尤其试验者的血压变化以及脑卒中的发病情况,进行两组之间的分析比较。结果:5年后干预组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降低,由16.4%降到了14.9%;而对照组中高血压比例增加,由17.1%升高到了18.0%。患有脑血管疾病的例数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94例、147例,脑卒中发生率随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而升高,干预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施加脑血管疾病因素干预,震后心理疏导,可以延缓脑血管危险因素、震后心理问题增加血压的情况甚至会出现降低血压的情况,并且脑卒中的发病情况也会降低,因此可以对社区居民进行施加危险因素的干预,并且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管危险因素干预 血压变化 脑卒中 震后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规划化流程护理对抢救心脑血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100例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急诊规划化流程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且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急诊规划化流程护理 心脑血管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人性化的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中护理的应用进行加以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接受的该类治疗的患者60例,并且将其平均分为2组,其中30例患者为对比组(A组),剩余30例患者为观察组(B组)。对A组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实施疏血通药物护理,对B组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在疏血通药物护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人性化护理工作。结果 A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33.3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2.68%;B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1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结论 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脑血管 老年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