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螺旋CT在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均经病理学诊断被确诊,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分别为32例和30例,对其均行MRI与螺旋CT诊断,统计学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MRI诊断的灵敏度(93.33%)、特异度(96.88%)、准确率(95.16%)均高于 CT诊断(80.00%)、(90.63%)和(85.48%),(P<0.05)。结论:临床上对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实施鉴别诊断时,采用MRI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依据,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结果和特征,对其影像诊断价值进行归纳。方法:选取2010年-2021年于我院经过病理确诊的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记录检查影像学结果,对照病理。结果:40例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28例患者发生在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脊膜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为20例、8例;12例患者发生在中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脊膜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为9例、3例。病灶中心偏右25例,病灶中心偏左15例。病灶上下径较长,两端细尖,延续为正常的硬脊膜,形状与纺锤相似,顺邻近神经根向外侧多椎间孔伪足样蔓延,蛛网膜下腔受到挤压有所变窄,呈现出半环状包绕脊髓形态。6例患者增强扫描后肿瘤两端硬脊膜强化明显,与瘤体相延续,似脑膜尾征样改变,呈毛笔尖特征。结论: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影像特征明显,结合影像学特征诊断结果,能够为临床肿瘤的诊断、鉴别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就心电图QRS波振幅变化在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疾病诊断中发挥的价值进行探究。
简介:摘要:目的 就心电图QRS波振幅变化在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疾病诊断中发挥的价值进行探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结果和特征,对其影像诊断价值进行归纳。方法:选取2010年-2021年于我院经过病理确诊的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记录检查影像学结果,对照病理。结果:40例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28例患者发生在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脊膜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为20例、8例;12例患者发生在中段胸椎背侧硬膜外,原发硬脊膜外、继发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为9例、3例。病灶中心偏右25例,病灶中心偏左15例。病灶上下径较长,两端细尖,延续为正常的硬脊膜,形状与纺锤相似,顺邻近神经根向外侧多椎间孔伪足样蔓延,蛛网膜下腔受到挤压有所变窄,呈现出半环状包绕脊髓形态。6例患者增强扫描后肿瘤两端硬脊膜强化明显,与瘤体相延续,似脑膜尾征样改变,呈毛笔尖特征。结论: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影像特征明显,结合影像学特征诊断结果,能够为临床肿瘤的诊断、鉴别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螺旋CT在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均经病理学诊断被确诊,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分别为32例和30例,对其均行MRI与螺旋CT诊断,统计学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MRI诊断的灵敏度(93.33%)、特异度(96.88%)、准确率(95.16%)均高于 CT诊断(80.00%)、(90.63%)和(85.48%),(P<0.05)。结论:临床上对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实施鉴别诊断时,采用MRI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依据,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医学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9月收治的乳腺占位病变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有124个占位性病变,此次参与研究患者均经过手术、穿刺病理学确诊。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以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最终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对比患者2D-US、CDFI、CDFI+UE灵敏度,准确性,对比应用价值。结果:二维超声灵敏度为59.42.特异度为85.43,准确性为74.9,彩色多普勒诊断灵敏度72.94,特异度为85.35,准确性为90.34,超声弹性影像灵敏度76.24,特异度86.32,准确性为92.46,。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各48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两组比较,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发热、长期坐卧、感染性疾病、静脉血栓病史(P<0.05)。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83%(46/48)。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能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1.5T超导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护理治疗的60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医护人员通过对60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医护人员通过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1.5T超导MRI方式进行检查诊断。其中,1.5T超导MRI方式进行检查方法中,存在着三种序列,分别为T1WI序列、T2WI序列以及STIR序列,每种序列上的影像信号将会代表着不同隐匿性骨折症状。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达到73.33%,而观察组患者的T1W1检出率达到86.67%,T2W1检出率达到93.33%。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来,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对 CT 磁共振成像与 X 线平片在脊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从我院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中选取 120 例入组研究,所有患者均经 CT 磁共振成像和 X 线平扫诊断,将影像学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脊椎骨折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 CT 与 X 线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后发现, CT 诊断准确率 94.17% ,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 98.33% , X 线诊断准确率 73.33% , CT 诊断准确率优于 X 线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优于 CT 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相较于 X 线诊断, CT 、磁共振诊断在脊椎骨折临床中应用价值更高,其诊断准确率更高、诊断结果更加可靠,对临床诊疗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心脏 B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 4月 ~2019年 12月我院接收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者 72例为对象,予以所有病例冠状动脉造影、 B超诊断,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看作金标准,对 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查后不良反应率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 B超诊断的 95.83%( P> 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患者不良反应率为 5.56%,高于 B超诊断的 0.00%(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与CT检查在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49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通过CT及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扫描。CT检查方法采用GE 64排CT机,设置层厚为5mm,螺距设置为0.9,对比剂为欧乃派克。MRI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对患者实施常规平扫、动脉增强、DWI扫描,使用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结果:CT检查当中注入对比剂后囊内间隙轻微扩展,病灶形态不规则,血管、肠壁能被病灶包围。MRI图像检查中病灶多存在较长的T1和T2信号,能够观察到囊壁及间隔,注入对比剂后囊内间隙轻微扩展。结论:综上所述,运用CT和MRI检查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病灶的位置、范围及结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快速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检验科住院及门诊患者10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两组,各50例,另回顾性选取同期本院检验科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运用免疫浊度法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测定,运用Jaffe’s法对肌酐水平进行测定。最后将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计算出来,统计分析三组人员的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阳性情况。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糖尿病组、高血压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快速检测的意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