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AI辅助教学技术在外科护理教育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开封大学医学部 2020 级两个班共103名大专生为教学对象,A班为观察组,采用AI辅助式沉浸教学模式;B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完毕后,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理论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比考试成绩及授课满意度。结果:A班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7.5+2.8分高于B班的81.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班的学生对授课形式满意率达到97.5%,高于B班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I教学在外科护理教育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积极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以确保预后良好。方法:随机选择神经内科危重患者60例,纳入实验研究。他们均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并按相同数量随机分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n=30)和护理风险评估和治疗干预(实验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护理舒适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护理舒适度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终末期老年肿瘤患者的衰弱评估以及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60例终末期老年肿瘤患者的入院时间2020年1月~2022年1月。所有终末期老年肿瘤患者按照自愿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分级护理,而观察组则基于衰弱评估分级护理,对比2组终末期老年肿瘤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老年终末期肿瘤患者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终末期肿瘤患者应展开全面、规范化护理服务,通过衰弱评估加以分级护理方式,有助于的改善终末期老年肿瘤患者的预后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及临床带教的价值。方法:根据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实习的60例骨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成员为30例,对照的实习生采取骨科常规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研究组的学生采取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学,分析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前后的创新和临床反应能力以及护理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实习生的总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的实习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在学习前,创新和临床反应能力以及护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没有较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经过系统的学习,两组实习生在创新和临床反应能力以及护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研究组的实习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案例教学法灵活应用于骨科教学护理中学科,对于培养优秀的骨科护理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骨科护士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量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问卷、护理人员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对227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中位数得分为120分,疼痛管理自我效能中位数得分为84分,是否进行循证培训、疼痛知识能否满足临床工作需求、是否有过疼痛培训、工作年限是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创伤骨科护士术后疼痛循证评估实践水平偏低,其疼痛循证评估实践水平得分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创伤骨科护理工作年限、职称、是否为疼痛科专科护士、科室疼痛护理制度建立情况、疼痛管理培训情况、是否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有关。
简介:摘要:疼痛作为机体主观感受,容易引发情绪及生理感觉不适状况发生,并且多伴有组织损伤,对患者性格、心理、情绪均具有一定影响,易导致患者合并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及继发瞳孔扩大、血压升高、呼吸急促、骨骼肌收缩、出汗等生理症状,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潜在危害性较大。危重症患者伴有疼痛概率较高,为临床常见病理表现,因疼痛作为临床常见影响因素,对其机体健康、生理健康具有严重负面影响,一定程度增加病情危重情况,于疼痛较甚时,易导致机体内源镇痛物质分泌减少,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及血管活性介质,加速机体代谢紊乱情况发生,增加病理表现,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有效的镇痛措施尤为重要。现特针对本科既往收治危重症患者疼痛评估及临床护理对策开展如下探讨,旨在为临床危重急症治疗对策提供经验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神经外科病人的护理项目中,实施细节护理后,患者的病态情感改变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探讨的对象均为在我院进行医治与护理的神经外科患者,抽取的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终止时间为2018年3月。在此期间内,分别选取两个组共86个病例,将全部神经外科患者的数据打乱顺序后,按照病例对等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43位患者采用了科学和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常规护理方案,将其称为对照。余下的43例病患在上述病人护理与医治的条件下落实:详细的护理计划。称之为详细组。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86例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变。结果:对比患情绪变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36.3±2)和SDS评分(36.6±2)显著降低,P
简介:摘要:妇科肿瘤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且有一定的遗传性。对妇科肿瘤高危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高危患者,预防疾病恶化和提高治愈率。目前我国尚无成熟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妇科肿瘤风险评估系统,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妇科肿瘤风险评估系统,从多源异构数据中挖掘出可能影响女性妇科肿瘤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妊娠情况、生育情况、性生活史、吸烟酗酒等,通过构建的模型预测出女性发生妇科肿瘤的概率和疾病恶化概率。该系统可以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预防措施,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适合急诊ICU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 接班护士使用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识别潜在危重症和护理风险。对比实施评估式交接班模式前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符合率,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护理措施主动落实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 实施护理量化评估式交接班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符合率为98.30%(对照组93.96%,P<0.05),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为98.86%(对照组95.05%,P<0.05),护理措施主动落实率99.43%(对照组95.60%,P<0.05),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8.43%(对照组96.15%,P<0.05)。结论 采用评估式交接班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ICU的交班质量、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功能及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使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基于评估与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干预。采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吞咽功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GUS评分(16.29±3.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3.24±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评估与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超声在重症患者胸部评估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使用肺部超声进行胸部评估,抛硬币方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肺部超声指导的目标导向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ICU救治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ICU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患者采用肺部超声进行胸部评估,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效果的同时让患者更加认可临床服务内容,缩短患者ICU救治时间,值得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