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昌宁县耇街乡澜沧江沿岸地区人群乃至云南省是否存在或是否有地域性流行肝吸虫病,了解该区域人群与肝吸虫感染相关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健康知识的认知。方法对长期生活在昌宁县耇街乡澜沧江沿岸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加藤氏法进行人体粪便虫卵检测,采用直接压片法对鱼肉及腮进行囊蚴检查。结果本次调查合计粪检440人,肝吸虫虫卵感染检出率为0。肝吸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检验当地淡水鱼2种,共120条,其中两条鲤鱼中检出囊蚴,阳性率1.6%,鲤鱼平均每克鱼肉含囊蚴0.42个;鲤鱼腮平均每克内含囊蚴1.22个;鲢鱼未检出囊蚴。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48份,其中99.8%调查者表示生熟食物共用同一块砧板;4.8%曾进食生鱼片;85.8%吃火锅时进食未熟姜、葱、香菜。肝吸虫病相关知识方面传播肝吸虫病危险食物的知晓率为3.2%;肝吸虫在人体寄生部位知晓率为1.2%;肝吸虫中间宿主知晓率为1.2%;。结论昌宁县耇街乡澜沧江沿岸人群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加大了肝吸虫感染的风险,肝吸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今后应加大防治肝吸虫病的宣传力度;提高人群对肝吸虫病危害的认识从而降低人群感染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我乡卫生院内针对妇科病的患者开展的“无陪护护理模式”对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以及效果,以此分析并探讨该种无陪护护理模式在基层乡镇卫生院的临床使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了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了今年于我乡卫生院就诊的妇科病患者总共有40例,之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个组各为20例,对研究组的妇科病患者应用“无陪护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的妇科病患者则仅仅采取传统的陪护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妇科病的恢复情况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之后再采用统计学方法来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采取了无陪护护理模式治疗的研究组妇科病患者的恢复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而且妇科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其并发症或是不良反应的发生总数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病乡卫生院开展无陪护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各基层乡镇卫生院均应推广应用该种护理模式,以促进妇科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水城县陡箐乡(燃煤污染型氟病区)和花嘎乡(非氟病区)调查和相关指标的检测,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对健康的危害。方法选择水城县陡箐乡夹岩村、茨冲老街和花嘎乡底母村成年人(筛查出的可疑患者)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空腹采集血做相关指标检测,同时调查他们的燃煤情况、饮食习惯、主要经济来源等指标。结果陡箐乡和花嘎乡各项指标的对比,经方差齐性检验血清钙(Ca2+)、磷(P5+)、镁(Mg2+)、锌(Zn2+)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清铁(Fe3+)p<0.1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e3+、P5+、Zn2+含量夹岩村较花嘎和茨冲村高,而Ca2+含量则夹岩较茨冲和花嘎低。结论通过对陡箐乡和花嘎乡的调查和相关的检测分析,氟斑牙患病率和氟骨症患病率陡箐乡明显高于花嘎乡,发现两个乡的少数民族的健康状况受地方经济发展、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说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健康状况是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行为的改变在得到逐步的改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任务,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前期防控效果和加大防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