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TCP骨修复材料与异体骨材料、自体骨材料融合效果。方法将3种材料分别植入16只新西兰兔棘突与关节突之间,术后8周、12周分别取材,通过显微CT、切片HE染色及改良丽春红三色染色证实骨融合效果。结果术后12周终点,经上述检查证实,β-TCP骨修复材料与异体骨材料融合效果相近、较自体骨材料融合效果差。结论β-TCP骨修复材料作为一种骨替代材料,可以作为骨生成支架,对于新骨生成有骨传导作用。

  • 标签: 骨融合 &beta -磷酸三钙
  • 简介:摘要: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民族药与中药的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民族药与中药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探讨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民族药 中药 融合发展
  • 简介:摘要居民健康卡是集医疗就诊卡、银医卡和电子健康档案于一身的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是记录一个人一生医疗信息的基础载体。1要保证居民健康卡的更好更充分使用,就需要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应用,融合其它社会公众服务卡,整合社会资源,方便居民快捷的享受多种公共服务。本文从居民健康卡的建设背景和意义入手,着重探讨了居民健康卡的框架设计和融合其他社会公共服务卡的建设模式、应用模式等相关问题。

  • 标签: 居民健康卡 公共服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可吸收材料(PDLLA)制成椎间融合器通过将其应用于实验动物,观察其在骨融合过程中的降解情况,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猪行腰椎椎间融合术,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等方法了解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实验动物体内融合的不同时间对骨融合情况及降解吸收情况。结果术后1月融合器颜色变白,周围被纤维组织包裹。3个月融合区域部分完成融合,内部及表面出现塌陷,崩解。6个月融合器大部分降解吸收,仅存少量呈细小碎片状,骨融合基本完成。9个月融合器完全降解吸收,被骨组织替代融合完成。结论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是一种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满足植骨融合强度要求的良好的医疗产品。

  • 标签: PDLLA 腰椎间融合器 可吸收材料
  • 简介:摘要腰椎融合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在临床上能够对于腰椎疾病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目前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在腰椎间盘疾病方面以及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但在实际的使用了腰椎融合术完成后,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这其中邻近节段的退变就是一种常见的情况。文章讨论了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能够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医防是医疗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其能够降低公众出现疾病的可能性。但当前的医防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公众健康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文献资料,围绕医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对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相应启示。

  • 标签: 医防 融合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准确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其中染色体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迄今报道涉及50多种特异的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收集医院的临床资料,查阅近年关于腰椎融合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的基本情况,包括邻近节段退变的概念、预防、发生率、影响因素等。结果邻近节段退变的概念包括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和临床症状邻近节段退变,腰椎融合术后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最低为百分之八,最高可达百分之百,临床症状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为百分之十二左右。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术前基本情况等个体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融合节段长短、椎间隙过度撑开、融合术式、矢状面平衡、内固定使用等手术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邻近节段退变的预防上应积极从术中减少融合节段、应用非融合技术、维持矢状面平衡等方面入手。结论腰椎融合术后很容易发生邻近节段退变,通过应用非融合技术能显著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 标签: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我院从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38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后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手术治疗,复位满意,融合优良率达到95%。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钉系统 椎间融合器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行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腰椎退变自然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科37例行腰椎后路固定椎间融合术和48例行保守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研究,定期行MRI检查,并以ODI及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椎间盘退变有无差别,评估临床疗效与ASD相关性探讨ASD与自然病程的关系。结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但手术组ASD致椎间盘退变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且与手术存在相关性。结论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但腰椎融合后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等变化不可避免导致了ASD的进展,且这种变化较自然病程更为明显,对于存在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骨质疏松等,同时慎重考虑融合方式及内固定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0~2012年间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37例患者及48例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多节段腰椎退变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固定融合术 自然病程
  •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健康问题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我国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体医融合已由战略规划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体医融合成为促进老年人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体医融合视域下老年科学健身运动开展有效实施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体医融合视域下老年科学健身的发展路径,实现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探索。

  • 标签: 老年人 体医融合 老年健康 机理分析 健身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并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人工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并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症38例,根据邹德威疗效评价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38例病例均获得椎间骨性融合。优28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1%。结论人工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并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植骨融合率高,可保持术后椎间隙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椎间融合 内固定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 :本综述旨在研究推动学科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效果。首先,介绍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意义。其次,并强调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然后,深入研究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包括提升科研水平、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接着,分析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挑战,并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的对策。

  • 标签: 学科建设 产学研深度融合 医院发展 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且获1.5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47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TLIF结合PLIF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8.3岁,病程2个月-15年,不稳节段,单节段33例,L4/L5/S1双节段9例,L2/L3/L4/L5,L3/L4/L5/S1三节段各2例,L1/L2/L3/L4/L5四节段1例。对有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的节段行PLIF手术,对没有椎管狭窄的节段保留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的完整性,行TLIF手术,对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椎体融合率及退行性侧弯的矫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全部47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向)评估临床疗效,由术前平均(11.7±6.5)分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2.7±11.6)分,其中优3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占95.7%。结论在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中,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临床疗效好,椎间融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 标签: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不稳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单位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旨在提高单位凝聚力和工作效率,推动创新发展,降低风险与挑战,为单位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思想政治工作 单位 高质量发展 深度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群体,以体医融合教学模式对体质健康、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7月随机选取8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分析,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教学指导,研究组体医融合教学模式,每组各40名,分析两组体质健康、健康行为。结果:研究组体质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群体予以体医融合教学模式,能提高健康行为评分,保障大学生体质健康,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大学生体质健康 健康行为 体医融合教学模式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