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9.1月-2022.1月这段期间,将我院儿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共选取30例纳入此项研究,以患儿的入院时间为分组标准,对患儿分成2组护理,15例的对照组患儿,接受儿科常规护理干预,另外的15例患儿,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CRP水平、白细胞水平、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患儿,各项指标均较优,(P<0.05);通过统计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于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临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理想,对患儿的症状缓解与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改善作用,利于其生活品质的恢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以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5例,均使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开展治疗)与观察组(45例,均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开展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A、FPG、2hPG、HbA1c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OMA-IR、HOMA-β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MWT、LVEF、NT-proBNP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之中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患有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时,为其实施补肺固元膏配合冬病夏治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Doll’s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纳入研究的60例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患者(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分组,A组(基础治疗组),B组(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冬病夏治和口服膏方治疗)。结果:治疗后经对比,三个月后B组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症状指标、呼吸问卷、焦虑抑郁评分、肺功能指标皆优于A组,P<0.05。结论:相比A组的基础治疗方案,开展补肺固元膏配合冬病夏治序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疾病好转,呼吸情况和心理状况更优,肺功能稳定恢复,研究有较大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应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的效果已经其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择的观察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共计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单纯应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硅酮凝胶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并总结合理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其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痤疮瘢痕的复发率要显著更低(P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伴右心发育不良(right ventricular hypoplasia,RVH)胎儿的生后诊治及预后情况,探讨现有胎儿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fetal pulmonary valvuloplasty,FPV)指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有FPV指征但因胎位或胎龄问题无法行FPV,且接受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的胎儿PA/IVS伴RVH的单胎妊娠孕妇。总结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价指标、生后诊治及随访结果。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就诊的胎儿PA/IVS孕妇35例,有FPV指征者28例,其中18例接受FPV,10例因胎位或胎龄问题无法行FPV。这10例中的4例家属要求引产,最终6例接受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者纳入分析。产前初诊超声心动图评估中位胎龄为28.9周(28.3~30.4周)。与产前初诊超声心动图评估相比,6周后再次评估时胎儿右心室长径/左心室长径增大[0.8(0.6~0.9)与0.6(0.5~0.8)],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4.7 m/s(3.2~5.1 m/s)与4.1 m/s(3.3~4.8 m/s)],三尖瓣Z值[-0.8(-1.6~0.8)与0.4(-0.3~1.9)]和单心室预测评分[0.5分(0.0~2.0分)与2.0分(1.0~3.0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2.00、-2.20和2.00,P值均<0.05)。6例胎儿均活产出生,中位出生胎龄38.9周(37.3~40.1周),生后即刻转入心脏监护病房后的中位体重为3 425 g(3 100~4 160 g),首次手术干预中位日龄为12.5 d(0.0~20 d)。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11.8~18.5个月)。产前初诊评估时4例胎儿单心室预测评分为1~2分,2例为3分。随访期间无死亡,4例患儿实现解剖层面双心室循环(产前初诊评估单心室预测评分1~3分),1例实现临床双心室循环(单心室预测评分3分),1例仍需进一步随访(单心室预测评分2分)。结论满足FPV指征但未行宫内干预的PA/IVS伴RVH胎儿生后进行治疗预后较好,提示目前的FPV指征也许过于宽泛,鉴于FPV实施困难,需要进一步探讨更适宜的FPV指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2018年上海市新泾社区糖尿病眼病的社区干预效果。方法依托“上海市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建立”项目,以2016年上海市新泾社区未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且接受社区糖尿病眼病干预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DR发病率、视力、对DR的认知度为研究指标,分析糖尿病眼病的社区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糖尿病患者537例,经社区干预,DR的发病率为7.6%,糖尿病病程(OR= 1.065)、糖化血红蛋白(OR= 1.090)是DR发病的危险因素。干预前后单眼低视力、双眼低视力的患者分别为27例(5.0%)、8例(1.5%)和19例(3.5%)、7例(1.3%)。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DR防治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定期到眼科接受检查、增强饮食控制以及体育锻炼的比例均有升高。结论对糖尿病眼病进行社区干预,可能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眼病的认知水平,降低DR的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妊娠糖尿病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平均血糖值、血糖≥7.8 mmol/L时间占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自护能力,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平均血糖值、最高血糖值、血糖≥7.8 mmol/L时间占比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我概念、自我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及自护能力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剖宫产、早产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胎盘早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更能够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HBM)的护理干预在烟雾病(MMD)搭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MMD搭桥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HBM组和常规组,各8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HBM组于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基于HBM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1个月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并发症防护知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HBM组出院1个月并发症防护知识、用药知识、疾病知识掌握度均较常规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组出院1个月GSES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组出院1个月HPLP-Ⅱ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组出院1个月GQOLI-74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BM的护理干预应用于MMD搭桥手术患者可有效提高其对自身病症认知度,增强其自我效能,促进其保持良好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麻下行牙病治疗的牙科畏惧患儿接受舒适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牙科治疗的60例儿童,均存在牙科畏惧。抽签分组,保持组间均衡性划分为30例一般组、30例的干预组。一般组实施基础性护理,将舒适化护理融入其中应用于干预组,比较两组儿童牙病治疗依从性,评估两组儿童畏惧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儿童治疗依从性高于一般组(P<0.05);干预组儿童护理后畏惧评分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 舒适化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全麻下行牙病治疗的牙科畏惧患儿畏惧程度,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骨折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骨折预防干预措施。方法:本次调查选择我院2016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小儿骨科住院骨折患儿23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骨折的原因、时间以及骨折类型,对流行病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结果:2360例骨折患儿中,男患儿1349例,女患儿1011例,多发生骨折的年龄在5-9岁之间,一年中的6、7、8月份为儿童骨折高发时期。骨折发生的原因:休闲玩耍、体育锻炼、意外事故,其中休闲玩耍是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发生骨折的时间段:发生骨折的时间段集中在早上8点-晚上22点,其中晚上19点-21点为高发时间段;骨折类型:青枝型骨折、竹节型骨折、弯曲型骨折、骨骺板损伤、多段骨折,青枝型骨折其最为常见的类型。结论:儿童骨折多发生于儿童休闲玩耍时,且男孩骨折远高于女孩,6、7、8月份为儿童骨折高发时期,晚上19点-21点为高发时间段,青枝型骨折其最为常见的类型,因此,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儿童骨折的情况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新诊者实施运动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0例2型糖尿病新诊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运动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并分析数据。结果:血糖水平:护理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疑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小儿,从中选取88例,所有患儿均实施常规检查后,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为研究组,确诊为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为单一组,研究组口服预防量维生素D进行治疗,单一组采取突击疗法进行治疗,之后探讨其干预的方法。结果:诊断结果显示,88例的小儿中,一共69例佝偻病患儿,发病率为78.41,其中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1-3个月以及3-12个月,经过干预后,佝偻病的患儿数量降到21例。通过简易诊断法诊断结果显示,共51例佝偻病患儿,由此可说明,对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十分重要。结论:在0-3岁的年龄段是患儿发生佝偻病的高发时间,通过25羟维生素D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安全可靠,并对其采取干预措施,可降低发病的几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