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胎膜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孕周的胎膜又称为早产(足月胎膜胎膜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胎膜的原因有创伤,宫颈内口松弛,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衔接不好,胎膜发育不良等。

  • 标签: 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足月胎膜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分娩的足月胎膜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且分娩结局相较于对照组较好,P<0.05。结论:足月胎膜护理中运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改善了分娩结局,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未足月 胎膜早破 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胎膜孕妇的识别与治疗。方法选择76例足月胎膜孕妇为研究对象,经B超检查、羊膜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等方法,判断其病情;并给予患者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结果经B超检查、羊膜镜检查、窥阴器检查等证实,76例孕妇均为足月胎膜;治疗后,3例新生儿死亡,7例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并发症;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B超检查、羊膜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等手段可作为识别足月胎膜的依据,治疗方法宜选择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硫酸镁 阴道分泌物pH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胎膜早产的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以及对母婴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6例足月胎膜早产产妇和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周至34周产妇分成A组(n=10),35至36周产妇分成B组(n=56),分析不同孕周产妇的处理办法和妊娠结局。结果A组和B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出现围产儿死亡、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针对足月胎膜破产妇可以根据不同孕周采取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的原因、处理、预防。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161例孕28-36+6周早产合并胎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35-36+6周新生儿并发症比孕28-34+6周并发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积极预防胎膜因素,膜后采用宫缩抑制剂、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抗生素等延长孕周至35周以上,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并发症。

  • 标签: 胎膜早破 早产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的原因、临床治疗及母婴结局。方法对110例足月胎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28-34+6周足月胎膜患者与35-36+6孕周足月胎膜患者所产下的婴儿其窒息、感染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道炎、双胎、臀位、不良孕产史等是足月胎膜发生的主要因素;围生儿的结局与孕周密切相关,对不同孕周足月胎膜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孕28-34+6周胎膜破产妇,宜采取期待治疗,以达到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期待治疗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的发病原因及不同孕周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足月胎膜孕妇的发病原因、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并发症及新生儿病死率。结果感染仍然是导致足月胎膜最常见原因之一。新生儿并发症及病死率随胎龄增加,发生率逐渐降低。结论对足月胎膜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积极给予促胎肺成熟、预防性抗感染、抑制宫缩延长孕周等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临床处理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足月胎膜17例孕妇的处理及对母儿的影响,对孕34+1~36+6孕龄、保胎时间超过3天及3天之内作分析比较。结果期待治疗超过3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3天之内者。结论足月胎膜患儿采取期待治疗尽可能延长孕周,以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胎膜的母婴结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足月胎膜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不同孕周数、不同潜伏时间、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B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A组和B组的>48h组产褥感染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于≤48h组,且A组的>48h组胎儿窒息、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48h组,差异显著(P<0.05);A组阴道分娩者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胎儿窒息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剖宫产者,差异显著(P<0.05);B组两种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孕周数、潜伏时间、分娩方式不同时,母婴结局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治疗及干预,以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母婴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足月胎膜的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足月胎膜患者共98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需要对患者的病因、治疗手段、分娩方式以及围产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出现足月胎膜的主要因素一般有胎位异常、感染、宫颈功能不全以及宫腔压力上升和缺乏营养等。而围产的结果主要有脐带脱落、胎儿窘迫、感染以及早产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且患者的怀孕周数与其有紧密的关系。结论对足月胎膜患者来说,需要能够及时的使用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但要注意对于不同孕周的患者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措施,这样能够有效的改善围生结果。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临床分析 孕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pPROM)的易发因素、分娩方式、处理、妊娠结局及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足月胎膜的孕妇99例,其中孕28~33+6周为实验组A,孕34~36+6周为实验组B,孕37周以上胎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导致pPROM易发因素中以不明原因、头盆不称、生殖道炎症为主;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pPROM、孕37周以上产妇剖宫产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与头盆不称和生殖道炎症等关系密切,但大部分患者原因不明,胎膜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的选择应根据胎儿所处的危险性大小来决定。

  • 标签: 未足月 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 早产儿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的相关因素、临床处理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96例足月胎膜患者(其中孕28~33+6周24例;孕34~36+6周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孕周<34周围产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孕周>34周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孕周>36者围产儿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治疗者(P<0.01)。结论对不同孕周的胎膜因素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 期待治疗
  • 简介:摘要:足月胎膜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产科临床并发症,目前学者们尚未完全明确本病的病因和具体的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发现感染、流产引产史、酶类反应、胎位异常、细胞凋亡、医源性创伤以及微量元素等诸多因素都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据统计,足月胎膜发生率在近几年来有明显升高趋势,引起了临床重视,关于本病病因的研究也屡见报端。基于此,本文就足月胎膜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发病机制 进展
  • 简介:足月胎膜是指妊娠37周以内,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孕妇中的足月胎膜发生率约为3%。由于足月,临床上治疗护理不当,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羊膜腔感染、胎盘剥、羊水过少、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从而导致孕产妇感染率和围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护理不当 期待疗法 孕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胎儿宫内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的原因及其对母婴影响,以提高产科护士对此类孕妇的监测和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两年间40例30-36+6周胎膜病例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母儿预后。结果所有孕妇无一例发生宫内感染及产后感染,新生儿预后好者(APgar评分>7分)达95%。结论足月妊娠的孕妇思想压力大,住院时间长,合理的治疗配合悉心的护理处理可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胎膜早破 护理 未足月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