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间质纤维化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干扰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2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60例实施糖皮质激素[1]联合干扰治疗、对照组60例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效果更显著,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肺间质纤维化 糖皮质激素 干扰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Fb)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0例瘢痕患者(男4例、女6例)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10例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7~41岁)手术后剩余的正常全层皮肤组织。根据患者年龄,将6例患者[(10.7±1.6)岁]瘢痕组织纳入年轻组,将4例患者[(40.0±2.2)岁]瘢痕组织纳入年长组。对正常皮肤和2组瘢痕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形态、排列并测定胶原含量,冻干及金属镀膜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层胶原纤维微观形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液相下测量2组瘢痕组织硬度。取2组瘢痕组织,分离和培养Fb,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桩蛋白的表达以反映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促纤维化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及机械力转导相关蛋白Yes相关蛋白(YAP)和增殖相关蛋白Ki67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促纤维化基因TGF-β1、α-SMA和Ⅰ型胶原,抑制纤维化基因TGF-β3及机械力转导相关基因Rho相关激酶1(ROCK1)和YAP mRNA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皮肤表皮层凹凸不平,真皮层可见血管和汗腺等附属器;年轻组、年长组瘢痕组织表皮层均较为扁平,真皮层血管和汗腺等附属器罕见。Masson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胶原纤维排列松散、无序,而2组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排列均较为致密、整齐,且年轻组瘢痕组织胶原纤维较年长组更为致密。年轻组、年长组瘢痕组织胶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t=8.02、3.15,P<0.05或P<0.01),年长组瘢痕组织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年轻组(t=4.84,P<0.05)。年长组瘢痕组织真皮层硬度为(50.3±1.1)kPa,明显高于年轻组的(35.2±0.8)kPa(t=11.43,P<0.05)。2组瘢痕Fb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及经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年长组瘢痕Fb细胞质中Ⅰ型胶原和TGF-β1表达较年轻组明显升高,2组瘢痕Fb细胞质中α-SMA表达相近。年长组瘢痕Fb细胞质和细胞核中YAP表达较年轻组明显增多,2组瘢痕Fb细胞核中Ki67表达无明显差异。年长组瘢痕Fb中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年轻组(t=2.87、4.85,P<0.05或P<0.01),TGF-β3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年轻组(t=3.36,P<0.05),α-SMA mRNA表达量与年轻组无明显差异(t=1.14,P>0.05)。年长组瘢痕Fb中ROCK1和YAP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年轻组(t=2.98、7.60,P<0.05或P<0.01)。结论年长者皮肤损伤后更容易发生瘢痕愈合,其分子机制可能是由于创面愈合过程中会产生硬度较高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使得组织硬度增加,从而激活ROCK和YAP/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序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促纤维化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标签: 瘢痕 硬度 成纤维细胞 年龄 纤维化基因和蛋白 机械转导基因和蛋白
  • 简介:摘要本版指南明确了肺纤维化的胸部高分辨率(HR)CT特征,建议将影像表现为可能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型与UIP型等同对待,影像表现非UIP型患者若病理为可能UIP型,则诊断为不确定的IPF(过去诊断为非IPF);有操作和病理解读经验的机构开展的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可能替代外科肺活检来诊断病理UIP型;不推荐抑酸药物、抗胃-食管反流的外科手术作为治疗IPF的措施。此外,首次明确了进展性肺纤维化(PPF)的诊断标准、临床疾病谱和治疗药物推荐,并展望了未来在PPF的临床和科研中的研究内容、以推进对PPF的诊疗。

  • 标签:
  • 简介: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跟踪技术显示胼胝体发育不良状态下脑内纤维结构的变化.方法患者,男,9岁,头痛1周.采用SIEMENSTrio2003T完成全脑MRI和DTI数据收集和后处理.结果常规MRI显示胼胝体体中部以后缺如,半球间蛛网膜囊肿,右侧向上延伸.纤维跟踪技术显示左侧弓状纤维束、下纵行纤维束、扣带束、海马及外囊等主要的连合、联合纤维走行方向与正常发育不同,有左右侧相互支援的趋势.结论DTI纤维跟踪技术能精确、直观显示先天性发育畸形的脑内白质纤维束,有助于预后的评估.

  • 标签: 扩散张量成像 纤维跟踪 发育畸形 先天性 胼胝体发育不良 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玻璃纤维桩、石英纤维桩、金属烤瓷三种技术对牙残根和残冠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0例存在牙残根和残冠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平均每组30例。采用金属烤瓷技术对甲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玻璃纤维桩技术对乙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石英纤维桩技术对丙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丙组患者残根残冠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甲乙两组;材料弯曲强度明显大于甲乙两组;牙齿功能和外观复常时间明显短于甲乙两组。结论应用石英纤维桩技术对牙残根和残冠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石英纤维桩 金属烤瓷 残根 残冠
  • 简介:Jun等的研究显示,基质信号蛋白CCN1(也称为CYR61基因,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动态表达。CCN1可以与整合α6β1和细胞黏附相关受体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相结合,从而诱导Fb衰老。CCN1能够引发DNA损伤反应、激活p53、活化可产生活性氧的Rac1—Nox1复合物。上述CCN1作用可激活活性氧依赖的p16(INK4a)/pRb通路,

  • 标签: 细胞蛋白 成纤维细胞 创面愈合 纤维化进程
  • 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晚期肝纤维化患者是进展至终末期肝病的极高危患者。我们构建并验证了一个评分系统.它由常规检查和容易获取的临床实验室数据组成.可以帮助区分有或无晚期肝纤维化NAFLD患者。总共733例患者纳入试验.肝活检均确诊为NAFLD。被分成两组用来构建(n=480)和验证(n=253)评分系统。研究采用多变量模型分析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和实验室数据,

  • 标签: 肝纤维化患者 NAFLD 评分系统 非侵袭性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实验室数据
  • 简介:目的:观察人胚胎成纤维细胞(FBs)对糖尿病足FB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创面FBs10例,分别与孕中期人胚胎皮肤FBs3例(实验组)、正常人皮肤FBs5例(对照组1)于transwell小室培养体系中间接共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对照组2)。绘制共培养体系中糖尿病足FBs生长曲线;观察共培养7d后糖尿病足FBs形态;共培养至第4、7d后,将各组糖尿病足FBs分离培养2d,测量和对比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和TGF-β1含量;检测共培养第3、5、7d,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胚胎FBs制作三维培养应用于8例糖尿病足溃疡,比较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时间,做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足FBs比2个对照组增殖活跃,形态更接近于正常。经胚胎FBs处理4、7d,糖尿病足FBs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TGF-β1明显增高,相对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羟脯氨酸4、7d:与对照组1相比P=0.023、P=0.007;与对照组2相比P=0.007、P=0.003;TGF-β14、7d:与对照组1相比P=0.000、P=0.000;与对照组2相比P=0.000、P=0.000)。实验组糖尿病足FBs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在共培养第3、5及7d无明显变化,2个对照组则明显增高。8例临床糖尿病足溃疡应用胚胎FBs三维培养治疗后创面均愈合。结论胚胎FBs能显著促进糖尿病足FBs增殖,延缓老化表型出现,同时上调羟脯氨酸、TGF-β1的分泌,可能与促进创面愈合机制有关。

  • 标签: 胚胎成纤维细胞 糖尿病溃疡 皮肤组织工程 胶原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咀嚼效率。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7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实验时间为2018.6—2021.10,用盲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5例)应用可塑纤维桩修复,观察组(35例)应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4.29%)相较于参照组的(77.14%)要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咀嚼效率(93.69±6.88)%与咬合力(146.73±12.66)Ibs均比参照组的要高(P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可塑纤维桩 咀嚼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生化检测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检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 60 例作为实验组 ,同期健康体检的人群 60 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生化检测, 对比 检验结果 。 结果:实验组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N 、 PC-Ⅲ 、 Ⅳ -C 、 HA 与对照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实验组 肝生化 指标 AST、 ALT与对照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生化检测 可有效用于患者 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与评估 , 准确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 。

  • 标签: 血清肝纤维化 肝生化检测 乙肝 肝纤维化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nf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产物神经纤维瘤蛋白在肿瘤抑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部分NF1患者以丛状型神经纤维瘤为主要表现,而丛状型神经纤维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欠佳,同时传统放疗、化疗方案无效,为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是目前多组学及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NF1相关丛状型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特点、靶点探究现状和针对丛状型神经纤维瘤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神经纤维瘤,丛状型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治疗中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运用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拟行口腔修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口腔修复纤维桩的不同分为预成组和可塑组,对比不同纤维桩的修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预成组的牙菌斑指数少于可塑组,牙周袋深度浅于可塑组,牙龈沟出血指数较对照组减少,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不但具有良好的口腔修复效果,且对患者的牙周影响较小,整体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可塑纤维桩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活性维生D3(1,25-(OH)2D3)的经典作用是参与体内钙磷代谢调节。近年研究发现1,25-(OH)2D3能够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和肾小球硬化,从而延缓肾功能减退。

  • 标签: 活性维生素 D3 肾脏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beta
  • 简介:目的了解γ干扰(IFN-γ)对瘢痕疙瘩Fb(KFb)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IFN-γ治疗病理性瘢痕的可能机制。方法切取3例患者的瘢痕组织,体外分离培养KFb,实验选用第3-5代细胞。(1)将KFb分为:对照组,加无血清DMEM培养;TGF-β1组,用10ng/mL的TGF-β1单独作用;IFN-γ组,用100ng/mL的IFN-γ单独作用;TGF-1,+IFN-γ组,10ng/mL的TGF-β1与100ng/mL的IFN-γ联合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蛋白表达,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与阳性细胞表达情况。(2)另取KFb,用10ng/mL的IFN-γ作用,于作用前及作用后30min和1、2、4、6、8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mad3和Smad7的mRNA表达,于作用前及作用后1、2、4、6、8h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mad3和Smad7的蛋白表达。(3)另取KFb,根据添加的IFN-γ终浓度不同分为1、10、100ng/mLIFN-γ组,均作用4h;设立未添加IFN-γ的KFb为对照组。同前检测各组Smad3和Smad7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IFN-γ组KFb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为0.017±0.009与1.198±0.004,较对照组(0.024±0.013与1.229±0.011)显著减少(P〈0.05);TGF-β1+IFN-γ组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为0.634±0.138与1.204±0.010,较TGF-β1组(1.331±0.298与1.727±0.004)显著减少(P〈0.01)。IFN-γ组KFb中,α-SMA阳性细胞荧光强度(0.922±0.059)和α-SMA蛋白表达量(0.3051±0.0031)较对照组(1.055±0.005与0.4513±0.0094)显著减少(P〈0.01);TGF-β1+IFN-γ组-α-SMA阳性KFb荧光强度(1.129±0.004)和α-SNA蛋白表达量(0.6734±0.0098)较TGF-β1组(1.270±0.005与1.3842±0.0024)显著减少(P〈0.01)。(2)10ng/mLIFN-γ作用后第1个时相点,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出现一过性增高,随后降低,mRNA表达量于作用后4h降至最

  • 标签: 干扰素Ⅱ型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力纤维瘤的CT及磁共振(MR)诊断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对其实施CT及MR诊断检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临床病理学诊断证实,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共20个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其中13个病灶累及双侧、5个病灶位于右侧、2个病灶位于左侧。CT与MR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表现均为肌肉样密度(信号)软组织肿块、脂肪样密度(信号)灶,增强扫描后均未见强化迹象。结论CT及MR诊断强力纤维瘤均具有较好效果,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确切的诊断资料。

  • 标签: 强力纤维瘤 磁共振 病理学诊断 肩胛下角区 软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聚已内酰胺[NH(CH2)5—CO)。(聚酰胺—6或尼龙—6)是通过内酰胺开环聚合所取得的最普通的聚酰胺,是合成纤维工业和纺织业的重要原料。由于聚己内酰胺纤维本身存在静电现象,使纤维不能集束,织物易吸附灰尘、污垢,引起粘贴,并危害人体健康,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和不便,下面介绍两种消除静电的方法。

  • 标签: 聚己内酰胺 永久性抗静电纤维 聚乙二醇醚 相对湿度 抗静电性能 导电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纤维瘤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7例结肠纤维瘤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甲组6例、乙组6例和丙组5例,甲组患者实施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乙组实施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吻合术,丙组实施保留肛括约肌的结肠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结论对结肠纤维瘤患者来讲实施保留肛括约肌的切除术是临床有效的手术之一,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纤维瘤 结肠切除术 临床诊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