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08月-2017年12月期间,诊断为硬核白内障并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纳入本实验,将46例行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传统组,46例行研究术式治疗的患者纳入治疗组。比较不同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视力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视力高于传统组,并发症治疗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提升,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发患者采取放化疗与奥希替尼联合诊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病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均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入院治疗,以奇偶法分组,等分为2组,对照组辅以放化疗治疗,基于此,研究组加用奥希替尼诊疗,评价不同治疗方法所产生的临床效果。结果:①临床疗效:研究组经对抽取患者有效率实施测定,其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②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组血清VEGF、CEA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发患者采取放化疗与奥希替尼联合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清肿瘤因子表达,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腹股沟疝开展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本院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中选择6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对照组(30例,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0例,按照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针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对比两组自主活动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股沟疝按照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整体手术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106例拟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化疗。化疗方案(NP):长春瑞滨25mg·m-2,d1、8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1~3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2组患者中,治疗组在近期疗效、卡氏评分、控制疼痛及不良反应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P方案联合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稳定,能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鉴别诊断、疗效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西区诊治的334例患者资料,其中SCLC134例,NSCLC和肺良性疾病(BLD)患者各100例。回顾性分析其化疗前血清ProGRP、神经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及治疗过程中血清ProGRP水平变化,评估血清ProGRP在SCLC诊治中临床意义。结果(1)血清ProGRP和NSE在SCLC患者组均显著高于NSCLC组和肺良性疾病(BLD)组,P<0.05。(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ut-off值取185.25时,血清ProGRP对SCLC诊断敏感性74.6%,特异性100%。(3)血清ProGRP水平与SCLC患者临床特征无相关性。(4)化疗前SCLC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血清ProG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6比1025ng·L^-1,P>0.05),治疗有效组血清ProGRP进行性下降,末次化疗后血清ProGRP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8ng·L^-1,P<0.05)。治疗无效组血清ProGRP水平在化疗2周期后下降,随后上升。末次化疗后血清ProGRP水平与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9.7ng·L^-1,P>0.05)。结论血清ProGRP水平对SCLC鉴别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SCLC患者治疗过程中ProGRP水平与治疗疗效呈负相关,对SCLC鉴别诊断和疗效预测的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支气管、隆凸以及血管成形术对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236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给予肺癌根治术,其中A组80例,联合支气管成形术治疗,B组77例,联合隆凸成形术治疗,C组79例,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加以辅助治疗,全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随访1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97.5%、92.21%和94.94%,三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76.25%、42.86%和59.49%,三组3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43.75%、11.69%和26.58%,三组5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患者复发率为36.25%,转移率为33.75%;B组患者复发率为70.13%,转移率为68.83%;C组患者复发率为53.16%,转移率为51.90%,三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联合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显著,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术式。
简介:目的考察前期发现的肾毒性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以已知具有肾毒性的5种中药雷公藤、马钱子、广防己、大黄和苍耳子提取液ig给予大鼠建立肾脏损伤模型,收集给药1和7d后的血样,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检测5种肾毒性生物标志物胸苷、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LPC(18:4)、LPC(20:5)和LPC(22:5)水平,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对其毒性进行判断;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r和BUN的水平;各组大鼠于取血后处死,迅速取肾脏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表现.结果对照组没有表现出毒性.5种中药在给药ld后,生化检测没有发现肾脏损伤,肾毒性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发现异常;在给药7天后,SVM的预测结果与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均出现肾毒性.结论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可将肾毒性小分子代谢物更加灵敏、快速、准确地用于中药肾脏毒性评价,对于临床药源性肾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与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方法45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注射液175mg/m^2静脉滴注。两组均联合顺铂80mg/m^2,21d为1周期。评价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反应及3~4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化疗毒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与紫杉醇相比,疗效相似,而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低。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康复灵对体部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急性放射反应的防护作用。方法选取接受体部伽玛刀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后给予复方康复灵口服,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的急性放射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21.2%(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6.4%,对照组为15.4%(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5.5%,对照组为28.8%(P〉0.05)。结论复方康复灵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体部伽玛刀治疗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6例(56眼),术前房角开放超过1800,均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8~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房角的变化。结果术前平均眼压(19.45±5.01)mmHg,术后平均眼压(10.11+2.9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周边前房深度〈1,2CT者36例,术后周边前房深度≥1CT者43例,所有眼术后房角加宽,大部分开放,术前视力≤O.05者18眼,占32.14%,术后视力t〉0.3者35眼,占62.5%,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房角开放超过180。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单纯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较好地控制眼压,并提高视力。
简介:脑缺血为高发的脑血管疾病,且常给病人带来不可逆性伤害。作为传统的抗炎药物,小檗碱(BBR)近年来显示出对脑缺血的防治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此,我们从体内体外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PPARγ是小檗碱的作用靶点之一:小檗碱在缺血再灌损伤中可以上调PPARγ表达。抑制PPARγ可以减弱小檗碱对缺血再灌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脑缺血损伤过程中BBR可以降低DAN甲基化,下调甲基化转移酶DNMT1和DNMT3a的表达。同时可以降低PPARγ启动区甲基化水平。上述结果提示,PPARγ是BBR的主要作用靶点之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BR促进PPARγ表达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有关。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17年 6至 2017年 8月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 3所学校的 45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裂隙灯、自动验光、检影验光检查,并记录结果。利用微信小程序(金数据)在线问卷调查家长,得到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验光检查的受检者共 454人,验光后发现,近视总患病率为 48.9%,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每日读写时间、每日户外运动时间、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同的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加近视呈明显上升趋势。较少的户外运动和过多的近距离用眼可能是近视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