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评估

李应明

新田县中医医院  425700

【摘要】目的:评估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共82例,均在2022年01月-2023年10月期间入我院治疗。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即1-82号,前41号归入参照组并实施常规治疗,后41号归入观察组并实施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预后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参照组(P<0.05)。论:将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用于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有效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高位肛周脓肿;治疗有效性

高位肛周脓肿是指肛周脓肿的位置高于肛门括约肌以上的情况[1]。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病情不断加重,可出现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有不良影响[2]。在临床上,手术治疗较为常用,如挂线术、等压引流术等,各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评估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2.01-2023.10期间我院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中选取82例展开分析。按入院顺序进行1-82号编号,其中1-41号归入参照组,42-82号归入观察组。参照组中男/女为20/21,年龄29-63(46.17±4.68)岁。观察组中男/女为19/22,年龄30-62(45.84±5.13)岁。评析、处理二组的临床信息,波动性较弱(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参照组,n=41)

    具体的术前操作与引流术内容同下组维持一致,主要是在主切口处使用橡皮筋挂线,之后依照脓肿腔的大小决定作几个辅助引流切口,但不予以挂浮线操作;脓肿腔打开后充分清除脓液,反复冲洗,检查出血点并电凝止血,术后包扎操作同前组维持一致。

1.2.2 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治疗(观察组,n=41)

    术前完成相关辅助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并予以患者腰麻处理,常规消毒铺巾,并在药物见效后展开手术操作;对脓肿病灶进行探查,确定其具体位置与大小,并在隆起明显处作一个放射性切口,长度为1.5cm左右;使用止血钳对脓肿腔内的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充分排净脓液,探查脓腔的具体深度;将食指置入肛管并作引导,另一只手使用探针经切口置入,定位脓肿腔的内口,在对应处作一个放射性切口,并依照脓腔实际状况确定切口长度,此为主引流切口;充分处理内口坏死组织后,在切开低位的皮肤,对高位部分的直肠环进行穿孔挂线处理,并将橡皮筋充分勒紧,修正肛缘周围,以保障引流通畅;在肛缘处作一个辅助引流切口,并将相邻切口使用橡皮筋连接,形成环状结扎并作浮线引流;用橡皮筋作浮线,注意松紧适宜,可在切口处进行拖动;处理完毕后进行电凝止血,反复冲洗脓肿腔,并在主切口处放置凡士林油纱布,之后使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切口,做好固定工作,术后医师定时为患者换药。

1.3 观察指标

预后恢复情况共涉及术后疼痛水平、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两种情况,前者评估工具为VAS量表,得分区间:0至10分,且越低疼痛越轻。治疗有效性中痊愈:治疗后排便困难等情况消失,且创面愈合良好;有效:治疗后排便困难等情况减轻,且创面愈合一般;无效:治疗后排便困难等情况无变化,且创面愈合较差。治疗有效性为前两者占比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分析处理数据的工具为SPSS25.0软件包,针对预后恢复情况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执行t检验;针对治疗有效性使用(n%)表示,执行X2检验。评析、处理二组研究数据,波动性较强(P<0.05)。

  1. 结果

2.1 对比预后恢复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的预后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见表(1)。

(1)预后恢复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n)

术后疼痛水平(分)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d)

观察组

41

0.83±0.19

29.86±2.15

参照组

41

1.12±0.23

32.94±2.18

t值

-

6.2243

6.4410

P值

-

0.0000

0.0000

2.2 对比治疗有效性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治疗有效性对比(n%)

组别

例数(n)

痊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性(%)

观察组

41

17(41.46)

23(56.10)

1(2.44)

40(97.56)

参照组

41

12(29.27)

21(51.22)

8(19.51)

33(80.49)

X2

-

-

-

-

6.1157

P值

-

-

-

-

0.0133

  1. 讨论

高位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周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肛管的直肠软组织、炎性物质向周围组织扩散所致。典型症状有肛周红肿、疼痛、皮温升高、排便费力等,降低患者生存质量[3]。对于该类患者而言,多应用手术治疗,常规治疗主要是进行单纯切开引流治疗,但术后可形成瘘管,再次手术风险较高,长期预后不佳。而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治疗术式,能够借助橡皮筋持续勒割切断,减少对肛门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保护肛门功能,利于术后恢复,防范肛门失禁发生。另外,此法持续引流,减少脓肿再次形成,同时,还可刺激肉芽组织生成,加快手术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感,提升预后恢复质量,疗效更理想。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预后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且治疗有效性更高(P<0.05)。

综上,为研究患者应用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的效果较确切,能够降低术后疼痛水平,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建议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涛,王传思,王小龙等.高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内口封闭负压封闭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临床对比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06):58-61.

[2]李杰.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后的疼痛及排尿障碍情况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22,43(09):84-87.

[3]梁秋萍.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07):64-66.